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患者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本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数字表为患者分组原则,常规组41例,疼痛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疼痛管理,比较满意度、疼痛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疼痛组满意度92.68%比常规组73.1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13,P <0.05),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用于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高,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小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FJA)与腰椎经皮置钉手术中发生关节突破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或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后路经皮置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第2天予以腰椎X线片和CT检查,观察置钉手术对关节突关节的破坏情况;同时测量置钉椎弓根平面的FJA角度,探讨FJA角度与关节突关节破坏的相关性。结果 (1)本组共经皮置入321枚椎弓根钉,置钉过程中,222枚(69.16%)的关节突关节破坏等级为0级,即未出现破坏;另99枚(30.84%)置钉过程中出现破坏,其中60(18.69%)枚为1级,27枚(8.41%)为2级,12枚(3.74%)为3级。(2)以关节突关节破坏与否作为自变量,则破坏组的FJA平均值为(40.73±11.50)°,显著高于未破坏组的(33.14±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FJA值为自变量,则FJA≤35°组的置钉破坏率仅为20.2%,显著低于FJA35°组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FJA值和关节突关节破坏等级进行Spearman分析,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29,P0.05);将L1-L5节段的FJA值与关节突关节破坏率进行Spearman分析,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08,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损伤是腰椎后路经皮置钉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而置钉椎弓根平面的FJA值大小可显著影响其发生情况,且与关节突关节破坏的等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临床、MRI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DL)构建联合模型,评估其预测初发前列腺癌(PCa)骨转移(BM)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经病理证实的初发PCa,根据患者来源将其分为训练集(53例BM、121例无BM)和测试集(29例BM、83例无BM)。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初发PCa BM的临床独立风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基于MR 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提取并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评分(Rad-score),以最佳DL特征建立DL标签评分(DL-score),进而构建影像组学-DL模型;最后基于临床独立风险因素、Rad-score及DL-score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初发PCa BM的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比其临床获益。结果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OR=1.003,P<0.01)及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评分(OR=3.023,P=0.01)为初发PCa BM的临床独立风险因素;以之构建的临床模型预测训练集及测试集初发PCa BM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辅助麻醉在老年创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创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老年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8.24±3.22)岁;道路交通伤41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砸伤9例,运动损伤7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辅助麻醉)与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各39例,两组均给予减压手术治疗。记录、观察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术后日本骨科协会颈椎评分系统(JOA)评分、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及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麻醉,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术后1h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显著波动(P>0.05)。术后3d利多卡因组中脊髓神经功能0级1例,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30例;右美托咪定组中分别为5、6、8、10与10例(P<0.05)。利多卡因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后3d,利多卡因组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两组术后14d的血清TNF-α、IL-6值低于术后1d,利多卡因组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术后14d利多卡因组与右美托咪定组的麻醉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4.6%(P<0.05)。结论利多卡因辅助麻醉应用于老年创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促进保护脊髓神经功能与改善颈椎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沉默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活力、凋亡、转移能力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沉默SAA在骨肉瘤U2OS细胞中的表达,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SAA-siRNA,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MTT法观察细胞的活力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AA、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的蛋白水平。结果:SAA-siRNA可显著降低SAA在骨肉瘤U2OS细胞中的表达(P 0. 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AA-siRNA组细胞的活力显著降低(P 0. 05),凋亡率显著升高(P 0. 05),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 0. 05)。SAA-siRNA组细胞中p-p38 MAPK和p-JNK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而总JNK和p38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沉默SAA的表达可抑制骨肉瘤细胞活力,诱导其凋亡,降低细胞的转移能力,其作用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应用FT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7d,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襄阳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年龄>65岁)共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静脉麻醉并要求卧床休息等常规干预为对照组,每组41例。在术前1 d、术后2 d和术后7 d留取血液标本,检测病人的免疫功能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Harris评分、并发症和自理能力BI指数。结果 术后7 d和术后1月,观察组病人的Harris积分(68.8±12.7)和(90.7±8.3)明显优于对照组(56.4±11.6)和(71.6±12.4)(t=4.617,8.195;P=0.008,0.001)。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总例数为4例(占9.7%),较对照组12例(占29.3%)明显降低(χ2=2.144,P=0.031)。术后7 d,观察组自理能力为(53.5±8.2),较对照组(44.3±7.4)明显升高(t=5.348,P=0.003)。术后2 d和术后7 d,观察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两组病人在CD8+细胞比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和术后7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117.6±20.1)及(125.9±20.7)和IgA(130.6±15.3)及(146.9±13.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104.3±18.7)及(111.3±19.2)和IgA(100.5±14.8)及(105.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3.442和9.149,11.764;P=0.012,0.014和0.001,0.000)。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硬膜外镇痛能够促进术后病人肢体功能和免疫状态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的78例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微创手术的38例纳入微创组,行开放手术的40例纳入开放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病人术后3 d、6个月、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周、3个月、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 78例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明显并发症。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组;但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人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两组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术后1周、3个月的VAS评分和ODI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后路短节段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维持脊柱稳定性和伤椎高度方面与开放手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本院收治的上颈椎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34例上颈椎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以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A组;以2013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B组,提取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进行比较,观察上颈椎损伤的流行病学趋势变化情况。结果 234例患者中,男148例,女86例,男女比例为1.72∶1;年龄分布在18-90岁之间,平均年龄(41.3±2.1)岁; 21-50岁是上颈椎损伤的高发年龄段,占62.4%; 18-20岁年龄段占比最少,约8.5%。234例中,寰椎损伤82例,枢椎损伤152例,比例为1∶1.85;两种损伤类型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58.5%和59.2%。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5,P=0.259)。两组患者均以21-50岁之间为高发年龄段,但两组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颈椎合并下颈椎损伤者占全部患者的8.1%。结论上颈椎损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枢椎损伤患者多于寰椎,枢椎损伤在后5年呈增加趋势,年龄分布差异显著,多以21-50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