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80例老年血栓性疾病非急性梗塞期患者随机应用TP或ASA,结果表明,在延长出血时间、抑制0.5μmol,2.0μmolADP诱导的血小板Ptmax、抑制AT-Ⅲ活性及降低纤维蛋自原含量方面,TP的作用优于ASA.在抑制2.78μmol,5.56μmolAdr诱导的血小板Ptmax和降低全血还原粘度方面,两者相近。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要点(试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易感染,且老年患者重症率及病死率更高。免疫衰老是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危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因合并基础疾病,可能导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肺部影像学不典型,应特别注意。对老年患者进行诊治时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老年患者的治疗除一般治疗、氧疗、抗病毒治疗、呼吸支持等外,还应注意基础疾病的诊治、营养支持、排痰、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支持治疗。我们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编写了《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要点》,以期有益于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对老年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模型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2BS细胞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CA对2BS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获得最佳CA培养浓度,再用该浓度的CA对2BS进行传代培养,观察其对细胞代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细胞周期分布和衰老相关蛋白p53、p21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表明CA在1μmol/L、5μmol/L能够上调2BS细胞活力;采用含1μmol/L CA的培养液对2BS细胞从30PD(population doubling,倍增次数,亦称作"代")开始培养,直至完全停止生长,同时设立对照。对照组细胞于54PD左右发生衰老,SA-β-Gal染色阳性率达85%,而55PD的CA处理组仅为20%左右,接近年轻细胞水平;此时CA组细胞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处于G1/G0期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期比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53、p21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A组细胞继续培养至61PD左右才出现衰老。结论 CA在1μmol/L剂量下能延缓2BS细胞的复制性衰老,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笔者观察到新规格阿仑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并进行精心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高糖环境人心脏成纤维细胞(HCF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贴壁法培养HCFs,体外建立高糖诱导的HCFs增殖模型,分为对照组(5.5 mmol/L)、高糖组(25 mmol/L)以及高糖联合不同浓度的大蒜素组(分别为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应用MTT比色、瑞氏-吉姆萨染色倒置生物显微镜、Hoche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测定、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观察大蒜素对HCFs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增殖增加,B细胞淋巴瘤-2(Bcl-2)增加,Bcl-2相关X蛋白(Bax)降低。与高糖组比较,大蒜素各组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率及Casepas-3水平提高,高糖联合10μg/mL大蒜素组及高糖联合20μg/mL大蒜素组Bcl-2减低,Bax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浓度大蒜素处理高糖环境HCFs 72 h,可见到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数较高糖组有所减少,染色质浓缩、边集、碎裂,凋亡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栓危害因子以及与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的相关性。方法对高脂血症组(81例)和正常血脂对照组(65例),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各种甲酯化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的含量,用标准方法测定血液中血栓形成危害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11-脱氢血栓素B2(TXB2),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血小板磷脂膜廿二碳六烯酸(2∶6n-3)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呈明显负相关(P<0.01)。TXB2与花生四稀酸(20∶4n-6)呈正相关(P<0.05)、与廿碳五烯酸(20∶5n-3)、廿二碳六烯酸(22∶6n-3)和n-3/n-6呈明显负相关(P<0.05、P<0.01)。结论提高血小板磷脂膜n-3PUFA/n-6PUFA的值有利于降低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危险因子Hcy和TXB2的生成,为选择饮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衰老及延缓衰老是当今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热点课题, 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对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及延长健康寿命意义重大。聚焦衰老干预研究, 即通过研究人体基本衰老过程, 把衰老作为一个整体器官机能衰退或者通过"治未病"来延迟、预防或减缓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药物干预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 但其在延缓衰老的效果判定标准、干预衰老途径及方法等方面仍有不同意见, 争议较多。老年医学领域的临床医生对于什么是延缓衰老策略、目前具有前景的延缓衰老药物主要有哪些、人类干预衰老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等关键问题的认知上需要更新掌握。为此, 我们召集延缓衰老药物干预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 全面梳理和总结了目前延缓衰老的热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前和临床应用证据及进展, 形成《延缓衰老药物干预研究中国老年医学专家共识(2024)》(简称《共识》), 《共识》旨在为促进延缓衰老药物向临床转化提供依据, 同时为提高中老年保健医疗水平提供帮助, 共同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内皮素-1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内皮素(endothelin,ET)是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1988年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纯化出来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活性肽,它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之一,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生和发展过程[1]。ET主要分布于心血管内皮细胞系统,也广泛存在于肺、肾、脑、肝以及皮肤等脏器和组织。本文就ET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ET组成、结构及分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即Glycogen Synthase(GS)基因M416V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252例T2DM患者、196例非DM对照者GS基因第10外显子第416号位点上由蛋氨酸(Methionine)置换成缬氨酸(Valine)的变异,即M416V。结果 (1)T2DM组的GS基因M416V的Val等位基因频率为10.3%,对照组的Val等位基因频率为6.4%;T2DM组中的Val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7。(2)在T2DM组中,具有GS基因Val等位基因者的BMI值明显高于无Val等位基因者(P-0、024),具有GS基因Val等位基因者的2hPG值明显高于无Val等位:基因者(P-0.005)。结论 GS基因416位点上的Val等位基因与T2DM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它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水平。结果(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轻度升高(P>0.05),恢复期明显回落(P<0.0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在急性期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进一步升高;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在急性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趋于正常,而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存在一定差异(P<0.05)。(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急性期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进一步升高(P<0.0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均大致正常;急性期血浆中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明显回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趋于正常,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入院时)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入院后二周)回落,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急性期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两者含量均趋于正常(P>0.05)。结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系统失平衡,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