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年龄特征对CT表现的影响。方法 收集780例根据临床表现和/或实验室检查疑诊AS,并且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资料完整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参照X线及CT片对其进行了分级和征象统计,并以<40岁(第1组513例)和≥40岁(第2组267例)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级及CT表现差异的比较。结果 本组X线诊断为0-Ⅳ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各组中,CT结果与之符合的比率分别为44%、35%、49%、71%和77%。根据CT所示可以分别将56%、29%、33%X线平片诊断正常及Ⅰ、Ⅱ级病变的病例提高1-2个诊断级别。第1组0-Ⅰ组所占比率明显高于第2组,而Ⅱ组比率则远低于第2组。第1组骨性关节面硬化、模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结论 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与平片的区别在于细微征象的显示率高,对较早期的病变可以提高诊断等级,同时也有利于治疗析观察。本研究的分组分析结果提示在对骶髂关节的CT片进行分析时亦应将年龄因素导致的退行性表现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碘基值定量分析在初步判断食管鳞癌(ESCC)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对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SCC患者采用GE宝石CT能谱成像(GSI)行CT增强扫描,利用GSI分析软件在碘-水基物质图上测量病灶、相同时相胸主动脉及左心房的碘基值(IC),并计算病灶与胸主动脉及左心房的碘基值比值(A1、A2),对不同部位(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不同病理分级(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病灶IC值及A1、A2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胸上段病灶的IC值高于胸中段和胸下段;上、中段病灶间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A1、A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分化ESCC的IC值 明显高于中分化ESCC 和低分化ESCC ,三者间的IC值、A1、A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碘-水基物质图上测定的IC值能反映不同病理组成物质的X线吸收系数,对ESCC的病理分级具有一定判断能力,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健康人群和慢性鼻窦炎人群各型额气房的出现率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73例和同期既往无鼻窦炎病史及CT检查显示无鼻窦病变患者94例,采用美国GE公司8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输至GE Advantage Windows4.0后台工作站,应用MPR工具在同一屏幕上重建成连续的冠状位、矢状位图像,并对各型额气房进行辨认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组病例与慢性鼻窦炎组病例额气房观测出现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组中无额窦病变组病例与有额窦病变组病例额气房观测出现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额隐窝引流通道中的额气房对于额隐窝的阻塞及额窦炎症的发生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在遇到需要一名医师在无助手协助下进行介入性操作时,如何独立操作,这里介绍3种1人独立操作置入导管鞘的方法。方法一:确认穿刺血管成功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套管,右手持短导丝进入穿刺针套管,进入深度以套管外留置长度超过导管鞘长度3~5cm为宜。沿短导丝退出穿刺针套管,以左手中指压迫皮肤穿刺点上方1~1.5cm处,用肝素盐水纱布擦净导丝上的血迹。右手将导丝盘曲一匝,导丝末段交左手食指和拇指持稳。右手拇指和食指持导管鞘(已套在扩张器上)前端,将导丝末端套在导管鞘前端,再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导管鞘前端…  相似文献   
5.
肝腺瘤的CT及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腺瘤的CT、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误诊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腺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CT扫描包括平扫及三期(动脉、门脉、延迟)增强扫描;MR检查为常规扫描,其中2例另外接受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结果8例肝腺瘤患者中,4例表现较为典型,均做出正确诊断;4例表现不典型,其中3例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2例肝腺瘤的^1H-MRS可见肿瘤组织与瘤周正常肝组织胆碱峰的差异不明显。结论肝腺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表现不典型时易误诊。^1H-MRS对肝腺瘤可能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桡骨颈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其中JudetⅢ、Ⅳ型多建议手术治疗,但对于采用弹性髓内针旋转撬拨复位固定、双根还是单根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进一步探讨3种方法治疗桡骨颈骨折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桡骨颈骨折病例共83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6例,年龄4~16岁,平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2~L4椎体的骨密度变化趋势,并比较定量CT(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从多中心合作数据库中选择11443名志愿者数据进行L2~L4椎体骨密度(BMD)分析,其中11081名志愿者选用DXA检测椎体BMD值,男性2158名,女性8923名;362名志愿者选用QCT检测椎体中间松质骨BMD值,男性170名,女性192名,比较二者测量各腰椎BMD的差异。结果 DXA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F=74.450,P<0.05;女性:F=605.388,P<0.05),从L2~L4呈增加趋势;QCT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F=1.291,P>0.05;女性:F=1.653,P>0.05)。结论 QCT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产妇肛提肌大体形态学损伤阴性是否存在肛提肌微观结构的异常改变。方法:前瞻性将经阴道分娩后出现POP且肛提肌大体形态正常的35例产妇(产妇POP组)及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的经阴道分娩后盆底结构正常的31例产妇(产妇对照组)和未孕未产健康志愿者27例(正常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受试者均行MR DTI及T2WI检查,以T2WI作为参考,由2位放射科医师测量各组受试者双侧肛提肌分支即耻骨直肠肌(PRM)、髂骨尾骨肌(ICM)的定量参数值,包括体积(V)、长度(L)及DTI参数(FA、ADC)。采用ICC评估2位医师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S检验验证测量数据的正态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或Kruskal-Wallis检验(不符合者)比较三组间肛提肌各分支的各项定量参数值的差异。结果:2位医师测量的肛提肌各分支的FA和ADC值的一致性均为良好(ICC=0.706~0.993);正常对照组、产妇对照组和产妇POP组PRM-FA分别为0.378±0.050、0.362±0.044和0.355±0.038,三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且产妇POP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9);3组的ICM-V分别为(2655.040±1113.402)、(2232.916±875.958)和(2129.462±1100.542)mm3,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产妇POP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1),余肛提肌分支各DTI参数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产后POP的发生与肛提肌损伤和功能减低密切相关,MR DTI能够较敏感地发现肛提肌的微观结构损伤,有助于指导临床尽早进行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骶髂关节CT扫描的选择和影像分析方法。方法 收集 980例疑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X线及CT资料为研究对象 ,对二者的诊断及征象显示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 X线显示 5 0 2例异常 ,CT显示 5 79例异常。在X线诊断为 0~Ⅳ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各组中 ,CT结果与之符合的比率分别为 43 %、3 5 %、48%、71%和 78%。根据CT所示可以分别将 5 7%、2 9%、3 3 %X线平片诊断正常及Ⅰ、Ⅱ级病变的病例提高 1~ 3个诊断级别。结论 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的细节 ,因而有助于对较早期病变的及时和准确定级 ;而对于X线上病变表现明显的病例 ,如果单为诊断则无做CT检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脑功能成像方法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后引发的小脑脑功能激活,以及小脑参与内脏功能调节的表现和途径。方法:足阳明胃经上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配伍电针针刺健康志愿者,同时行脑功能成像,记录激活和抑制脑区并分析。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与上巨虚2个穴位后,右侧小脑皮层和双侧丘脑出现激活,小脑呈同侧激活,而丘脑呈双侧激活。结论:小脑-下丘脑双向通路是小脑参与足阳明胃经调节胃肠功能的通路,可实现小脑的内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