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夏荣林 《中国校医》2021,35(7):554-556
围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急剧降低,骨微环境出现紊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引起高转换型骨代谢。目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围绝经期妇女常见慢性骨代谢性疾病,其治疗主要方法为药物疗法,但长期应用药物可引发严重毒副作用。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其副作用少、操作简便。但目前临床暂无统一、特效的运动方案,对运动方式、强度、时间等方面的选择尚无统一认知,且疗效评估标准不一,导致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鲑降钙素对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4. 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 - 2014. 5),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 - 2014. 5 ),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 - 2014. 5 ),PubMed (1966 - 2014. 5 ),Cochrane library (2014年第2期),EMBASE (1990 - 2014. 5 ),收集鲑降钙素治疗髋部骨折的随机对照实验 (RCT),依据Cochrane评价手册5.1.0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个RCT,共823名患 者。Meta分析结果示:鲑降钙素可降低髋部骨折患者的再骨折率[RR = 0. 41,95% CI (0. 04,0. 47)]。可缓解髋部骨折后疼痛 [SMD =2. 27 95%CI( 1. 08,3. 46),P = 0. 0002];不影响骨密度。对于骨代谢、髋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等指标,由于条件所限未能做Meta分析,只进行描述性分析。结论 鲑降钙素可以降低髋部骨折患者的再骨折率,缓解疼痛,部分研究显示可能改善髋部活动功能及促进骨折愈合。因此可推荐鲑降钙素作为髋部骨折后的常规临床治疗方案。本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科学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39例高脂血症患者(男65例,女74例;平均年龄52岁,进行了血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病例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的增高(P<0.05),说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存在明显异常。笔者就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进行了探讨,从临床角度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初探(摘要)@宋玉舒$天津医院骨内科!300211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92-3593
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密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术后使用唑来膦酸,对照组术后未使用唑来膦酸,对两组术后骨密度、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VAS评分对比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5.31%,对照组为63.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部、腰椎骨密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1年时,观察组腰椎、髋部骨密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应用唑来膦酸不对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造成影响,可提高术后1年骨密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于健  郭红玉  李月  常雅茹  曹虹 《骨科》2022,13(3):237-242
目的 探讨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对髋部骨折病人内科并发症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医院住院治疗的1 062例髋部骨折病人的资料,其中男317例,女745例,年龄为(69.81±13.43)岁。对病人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ACCI评分,计算出每个病人的ACCI总评分,将其归类为低危0~2分,中危3~5分,高危6~8分,极高危≥9分。根据病人髋部骨折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内科并发症组(593例)和非内科并发症组(469例)。比较两组病人年龄、骨折类型、住院时间、ACCI评分、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贫血、低蛋白血症、脑萎缩、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差异,对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骨折类型、住院时间、ACCI评分、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贫血、低蛋白血症、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OR=1.011,95% CI(1.006,1.017),P<0.001]、ACCI评分[OR=6.333,95% CI(4.949,8.103),P<0.001]、冠心病[OR=0.579,95% CI(0.409,0.872),P=0.008]和贫血[OR=1.536,95% CI(1.097,2.150),P=0.012]是髋部骨折病人发生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单独使用ACCI预测髋部骨折病人的内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相关肽注射6个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随后停药18个月时,对于骨密度是否仍存在作用。方法以采用甲状旁腺素相关肽注射6个月的3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匹配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及停药18个月时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平均增加(1.115±3.711)%,全髋骨密度下降(0.498±2.871)%,股骨颈骨密度增加(0.127±4.912)%;对照组在腰椎下降(1.773±2.626)%,全髋下降(1.255±3.02)%,股骨颈增加(1.959±4.065)%;除腰椎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18个月时,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增加(2.210±8.171)%,全髋下降(0.734±4.266)%,股骨颈下降(1.854±4.184)%;对照组腰椎下降(2.004±5.065)%,全髋下降(3.271±3.003)%,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下降(2.704±2.659)%,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用甲状旁腺相关肽6个月,随后停药18个月时,对腰椎和全髋骨密度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髋部骨折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使用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 MIMIC)-Ⅳ分析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IDMC)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信息, 记录患者合并症、疾病评分、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有创操作和药物使用情况。参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 KDIGO)指南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 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逻辑回归算法分析入院后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因素, 并推算出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474例, 其中训练集331例、验证集143例。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73例,按照是否发生UTI将其分为UTI与非UTI组。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其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拟合优度检验和校准图以及DCA决策曲线图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UTI发生率为17.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留置尿管时间>3 d、年龄、性别和电解质失衡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个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AUC为0.729,拟合优度检验χ2=10.942,P=0.2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UT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列线图能够初步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及临床分析王玉甫温孝恒马健邓彤骨钙素(BGP)是由49~50个氨基酸组成的非胶原骨蛋白,目前认为与骨转化有关,它是反映骨更新的一项特异的生化指标。糖尿病患者有矿物质代谢失衡,伴有骨丢失。为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我们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入院后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白细胞/血红蛋白(Hb)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75例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常规等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及标本采集时间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抽取275例健康查体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 WBC、NT、N%、WBC/Hb水平,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0~12 h组与其他各组比较,12~24 h组与48~60 h组及60~72 h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由于机体应激反应,WBC、NT、N%、WBC/Hb明显升高,骨折12 h后开始有下降趋势,48 h后下降更明显。此时少数患者上述指标无下降趋势甚至持续升高时,需进一步评估应激反应及合并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以指导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