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100853北京市) 一种期刊品牌的形成。蕴含着编者、作者、读者的艰辛努力,不懈奋斗和不断积淀。《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已经具有了这样的品牌效应.这是一代又一代脊柱外科学家精心培育的结果,这是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和杂志工作人员心血的结晶,这是《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颈椎前路手术间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内手术间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992年1月~2004年1月,颈椎前路手术412例,对年龄、性别、病史、病种、瘫痪情况等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获取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手术间接相关并发症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围手术期内发生手术间接相关并发症23例次(19例),统计分析显示间接相关并发症可能与患者的瘫痪情况有关。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接相关并发症主要同患者自身病情有关,根据病情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能会降低其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的制备与理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硫酸钙/骨基质明胶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能。方法分别制备硫酸钙、骨基质明胶颗粒,按1:1、2:1、3:1、1:0不同质量比例制备复合人工骨。经扫描电镜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及体外降解试验,研究不同配比复合人工骨的结构特征、力学强度及降解速率。结果硫酸钙与骨基质明胶呈均匀混合分布,材料内见较多孔径为100~500μm的微孔结构,孔隙间相互交通,随着骨粒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增大。质量比为1:1、2:1、3:1、1:0的复合人工骨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53±0.62)、(6.74±0.78)、(13.60±1.01)、(39.85±2.33)MPa,100%体外降解时间分别为8、10、12、12周。结论硫酸钙/骨基质明胶复合人工骨具有利于新骨长入的微孔结构,随着骨粒含量的增高,材料的力学强度逐渐减低,降解时间加快,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可适用于不同的植骨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分析南方医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开展的颈椎前路手术的老年病例,探讨了老年患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珍珠层水溶性提取物(WSM)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和WSM分别作用于第3代细胞,对照组不加处理因素。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施加处理因素后的生长状态;采用钙钴法染色检测AKP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BMP-2等生长因子表达;应用茜素红染色检测骨髓基质细胞的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施加处理因素第7d,WSM组、条件培养基组的BMP-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WSM组及条件培养基组TGF-β1表达量较对照组相比未见差异。施加处理因素第7d,WSM组及条件培养基组骨髓基质细胞AKP染色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数,条件培养基组、WSM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加入处理因素18d,条件培养基组可见典型红色钙化结节形成,WSM组也可见到钙结节形成,但没有条件培养基组典型,对照组偶有零星钙化结节形成。结论:WSM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性分化进程,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股骨头内及其支配血管磷酸二酯酶5(PDE5)基因及其表达水平,为研究磷酸二酯酶5抑制药可选择性增加股骨头血流量提供合理解释.[方法]采用RT-PCR法、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7只雄性狗股骨头、主要髋外周动脉的PDE5基因及其表达.[结果]狗股骨头和髋外周动脉组织提取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可显示较清晰的总RNA条带,分别为28S,18S,5S;RT-PCR扩增PDE5 cDNA后可见大小为426 bp的PDE5特异条带;Western印迹法显示狗股骨头在相对分子质量Mr≈95 × 101处有PDE5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狗股骨头PDE5分布于骨髓粒细胞系胞浆内.[结论]股骨头和供血血管有PDE5的正常表达,提示PDE5特异性抑制药可通过调控基因表达而影响股骨头血流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59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 mg,联合放射治疗40Gy,1个月后再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 mg;对照组仅用放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2.7%(P>0.05),多发骨转移癌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1.7%(P<0.05)。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6%和62.0%(P<0.05〉。结论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termediate-term result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Zweymüller hip system. Methods Review the 116 cases (142 hips) who were treated with total hip replacement from 1996 to 2002 by a single surgeon using cementless Zweymüller hip systems. Results Sixty-one cases (77 hips) were followed up, 50 cases (64 hips) were evaluated both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while 5 cases (6 hips) and 6 cases (7 hips) were only evaluated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7.3 years(range 5 to 11 years). The mean pre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 was 46 while the mean post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 was 93. Distal cortical hypertrophy and medullary sclerosis were observed in 30 hips(42.3%) and 33 hips(46.5%) respectively.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arose in 45 hips (63.4%). Radiolucent lines occured in 27 stems(38.0%) but in no cups. Radiolucent lines were mosdy observed in Gruen zones 1. Osteolysis occured in 7 cups (9.9%) and 18 stems (25.4%). Osteolysis was mostly observed in Delee Zone 3 and Green zone 7. In the distal Gruen zones 3, 4 and 5, no radiolucent line or osteolysis was observed. No hips had been revised, 3 cups needed revision surgery because of aseptic loosening. Conclusion The 5-11 years follow-up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but osteolysis is common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67,自引:13,他引:54  
目的根据脊柱稳定性状况,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成人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17~75岁,平均39.4岁;病史1~60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结核破坏程度及手术可能带来的脊柱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12例脊柱稳定性无明显破坏的病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8例脊柱稳定性部分破坏的病例采用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术,而80例脊柱稳定性显著破坏的病例则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结果10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5例失访外,其余95例均获得1~7年随访(平均2.9年)。68例前路椎体间植骨病例,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5个月。65例有后凸畸形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2°,随访期内丢失2°~4°。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组1例因抗结核化疗周期不足复发外,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32例有明显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脊柱稳定性改变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髓核置换是保留脊柱运动功能的非融合技术之一.随着材料科学、组织工程、制造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髓核假体取得了快速、全面的发展.现就人工髓核假体、人工髓核置换的进展动态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