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地氟醚对成人骨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的影响。方法择期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龄18~60岁,BMI 19.2~23.8 kg/m~2,ASAⅠ或Ⅱ级。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60例。在拔管前按照改良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估EA程度,术后按照数字评价量表(nmeric rating scales, NRS)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分析舒芬太尼总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强行体动、切口裂开、出血增多、自行拔除导管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ASA分级和手术种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舒芬太尼总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改良PAED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两组患者入恢复室15 min NRS评分、拔管时间、寒战、恶心呕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强行体动、切口裂开、出血增多、自行拔除导管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氟醚麻醉的成人骨科患者术后尽管从全身麻醉中苏醒更快,但苏醒期躁动发生程度较七氟醚麻醉更为严重。在地氟醚麻醉中认识到苏醒期躁动的风险性并预防重大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3.
正患者,男,47岁,173cm,75kg,因"跌仆致右小腿肿胀,活动受限1d"入院。入院诊断"右胫腓骨骨折",查体见患者意识清楚,言语略缓,舌肌震颤,四肢肌肉萎缩,右小腿下段肿胀明显,双下肢有色素沉着,右下肢外旋畸形,压痛明显,可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四肢肌力均4级,肌张力正常,右足背动脉可触及。感觉系统查体无异常。下肢CT平扫示:右胫腓骨下段骨折,双下肢B超示:双侧下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5岁,BMI 18~28 kg/m 2,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经皮穴位电刺激患侧合谷、内关穴持续至手术结束。C组不予电刺激。两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入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的MAP、HR以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β-内啡肽浓度。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估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记录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入室时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C组MAP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组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HR明显减慢(P<0.05)。与入室时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两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T组 β-内啡肽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T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β-内啡肽浓度明显升高(P<0.05)。T组有2例(7%)发生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C组的10例(30%)(P<0.05)。两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利于增加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释放,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