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近年来,我科收治60例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小儿,经治疗47例拔管,13例未能拔管。病例情况:60例患儿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在2岁以下者41例,2岁以上19例。戴管时间不满6个月者28例,超过6个月者32例。气管切开的原发疾病以喉部病变为主,其中急性喉炎31例,各种原因造成的喉及气管狭窄17例,其他疾患12例。47例拔管病例中,影响拔管的因素有:呼吸系统炎症14例,原发病未治愈9例,气管切开位置偏高11例,喉及气管瘢痕狭窄4例,右侧声带外展麻痹1例,拔管方法不恰当8例。  相似文献   
2.
3.
张振英 《医学信息》2007,20(9):793-795
目的探讨不同的吸痰方法,从而有效地清除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方法对47例气管插管病人均采用常规法和呛咳法两种方法吸痰,呛咳法要求:吸痰管带负压进入气管插管,随吸痰管插入深度调节负压,适时安全吸痰,适度气道湿化。常规法按临床一般方法进行吸痰。将两种方法吸出的痰量,痰液性状及吸痰前后20min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吸出的痰量,痰液性状和SpO2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P<0.01),呛咳法吸出的痰多且粘稠。吸痰后SpO2明显高于吸痰前和常规法。结论呛咳法吸痰能充分吸出气道深部的痰液,可以有效防止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微循环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即I/R组、I-postC组和预处理(IPC)组(n均=8),左后肢作为自身对照。无创动脉夹夹闭右侧股动脉4h,松夹再灌注2h建立大鼠后肢I/R模型。于再灌注结束时分别检测大鼠胫前肌血氧饱和度(StO2)、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骨骼肌湿、干重比值(W/D)和骨骼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再灌注I-postC减轻I/R对心功能的抑制,I-postC组+dp/dtmax和-dp/dtmax较I/R组分别增高18.5%和21.3%(P<0.05),I-postC组W/D较I/R组降低4.9%(P<0.05);I-postC组MDA较I/R组降低40.9%(P<0.05)。(2)再灌注I-postC组实验侧细静脉血流速度较I/R组增加8.3%(P<0.05),细动、静脉收缩减轻(细动、静脉内径较I/R组分别增加14.8%和29.1%,P<0.05),与IPC的保护效果接近(P>0.05)。结论:I-postC显著减轻骨骼肌I/R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PIH)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检测60例PIH患者(PIH组)及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AGT基因CD235.Met→Thr变异多态性及ACE基因插入与缺失多态性.结果-PIH组TT型占56.6%,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IH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0.75,高于对照组的0.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IH组DD型占46.7%,高于对照组的2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IHI I型占30%,低于对照组的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IH组D等位基因频率为0.58,高于对照组的0.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GT基因TT型、ACE基因DD型与PIH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7.
中药"六陈"并非陈者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药六陈(狼毒、半夏、橘皮、枳实、麻黄、吴茱萸)的贮存保管,对其色、气、味的变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比较观察;结合现代理化研究。认为传统所谓的中药“六陈”,以陈久为良,是欠科学的,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指出对狼毒、半夏、橘皮、枳实(枳壳)、麻黄、吴茱萸无需久贮。  相似文献   
8.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年来 ,我们在辅导执业药师考试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员将药引与引经药两者混为一谈。而一些书报也认为药引与引经药含义相同 ,如《中医大辞典》谓 :“药引 ,指引经药 ,即方中使药 ,又称引经报使……”。《中药通报》1987年第1期中“中药药引初探”一文谓 :“中药药引即是引经药”。《中国医药报》2 0 0 2年 6月 9日 7版谓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就是使药”。笔者认为把药引称作引经药是不正确的 ,分析如下。药引是指医师根据药剂的性质或病情的需要 ,要求病家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 ,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所以 ,药引在处方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9.
张振英 《中原医刊》2006,33(19):F0003-F0003,50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强化了对病人的整体认识,护理工作重点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全面护理转变,要求护士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通过执行医嘱、向家属介绍病情、询问病情收集病人资料,制定相应健康教育,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与免疫学机制。方法选择40例HIE患儿,按入院时间顺序以单双号分为黄芪治疗组(20例)及常规治疗组(2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IE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及合并症的发生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观察黄芪注射液在体外对PBMC产生IL-6及TNF-α能力的直接影响。结果与常规治疗相比较,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患儿异常的原始反射、肌张力、意识障碍及惊厥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心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高胆红素血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黄芪注射液治疗后血浆及PBMC 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而常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将黄芪注射液直接加入PBMC培养系统后,其IL-6及TNF-α产生明显受抑制(P均〈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抑制PBMC产生IL-6及TNF-α等损伤性细胞因子,发挥减轻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缩短病程等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