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1在临床中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在rhIGF-1为0ng/ml,10ng/ml,20ng/ml,50ng/ml的浓度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MTT法,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测定细胞增殖和分化,RT-PCR测定rhIGF-1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7d可铺满瓶壁,30d可形成钙结节,rhIGF-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GN的分泌,促进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的表达,以促进骨保护素表达明显,在rhIGF-1为10ng/ml时作用明显。结论 rhIGF-1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的表达,骨保护素mRNA表达显。rhIGF-1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使骨重建,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有多种分化的潜能,但其分化并非是一个完全自发的过程,探讨使用条件培养基对MSCs体外成骨潜能的影响,为优化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条件培养(A组)与完全培养(B组)基两种方法将兔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后,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检测以及采用碱性磷酸酶(ALP)与骨钙素检测试剂盒进行定量分析,以判断两种培养基对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细胞传代培养中A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B组。A组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呈多层生长,不发生接触抑制现象。而B组随时间的延长,细胞间逐渐出现接触抑制,细胞分裂停止,逐渐死亡。ALP含量A组为(8.17±0.61)U/L,B组为(5.07±0.49)U/L。骨钙素含量A组为(25.38±1.06)μg/L,B组为(14.37±1.71)μg/L,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MSCs具有一定的成骨能力,使用含有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可以大大提高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携带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片段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BMP-2)转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以脱细胞脱钙骨基质材料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人工骨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只日本大耳白兔,在L5,6行单节段双侧横突间融合术,依植入融合材料分为3组:A组为转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组;B组为自体髂骨组;C组为单纯支架组。每组12侧。术后12周取出融合节段脊柱,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方法检测脊柱融合情况。结果三组横突间融合成功率分别为84%(10/12)、75%(9/12)和8%(1/12);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检测证实,A、B组成骨活跃,脊柱融合的硬度和强度显著高于C组。结论 转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用于脊柱融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为儿童骨组织工程研究选择种子细胞。方法 将儿童髂骨内骨髓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骨髓法培养,待细胞长满培养瓶后传代,选取正常生长骨髓基质细胞第3代绘制生长曲线并测定细胞内骨钙素(OCN)及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培养期间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原代儿童骨髓基质细胞呈长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存在有集落样生长特性,传代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且生长、增殖稳定,细胞内OCN及培养液中ALP含量在1周左右达到高峰。结论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骨髓法获得儿童骨髓基质细胞,经培养、传代后,可以得到大量稳定增殖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转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纤维蛋白凝胶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于14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造成10mm骨缺损,采用四种方法进行处理:A组植入转基因MSCs与纤维蛋白凝胶的复合物;B组植入单纯MSCs与纤维蛋白凝胶的复合物;C组植入纤维蛋白;D组不做处理,留作空白对照。每组7条桡骨。术后12周进行组织学、放射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A组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B组,其骨缺损得到了较彻底的修复。C、D两组均不能产生骨性愈合。结论转基因MSCs复合纤维蛋白凝胶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表达的影响,探索体外作用的机制和最佳剂量。方法 第2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的三七总甙,观察细胞生长、钙结节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分泌量检测,骨钙素(OCN)检测,MTT法观察成骨细胞增殖,免疫组化SP法结合阳性细胞计数法检测成骨细胞OPG表达。结果 成骨细胞在7d可铺满瓶壁,30d可形成钙结节,三七总甙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OCN的分泌,以50μg/ml时作用明显。三七总甙可促进成骨细胞OPG的表达,在50μg/ml时作用明显。结论 三七总甙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成骨细胞OPG的表达,以50μg/ml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大鼠坐骨神经节段不同剂量放射后再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杀灭肿瘤细胞而最大程度保存神经干再生能力的放射剂量 ,为肿瘤侵犯神经干时保存肢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5只大白鼠随机分 5组 ,切取大白鼠右侧坐骨神经中段约 10mm ,A组切断后原位再植 ;B、C、D、E组分别以 4 0 0 0、6 0 0 0、80 0 0、10 0 0 0cGy高能X线离体照射后原位再植。定期观察动物受试肢体功能恢复情况。12周后测定各组大白鼠坐骨神经指数、电生理指标 ,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实验坐骨神经节段形态学改变。结果 坐骨神经指数、神经传导速度及在光镜下轴索数均表明 :A组与C、D、E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组与C、D、E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D、E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4 0 0 0cGy高能X线照射可以作为杀灭肿瘤细胞而最大程度保存神经干再生能力的理想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TGF-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TGF—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作用机理。方法 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颅盖骨分离成骨细胞,在TGF—β为0μg/L、1μg/L、10μg/L、100μg/L的浓度中培养。对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观察其生长状态,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由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水平测定得到。用RT—PCR技术测定TGF—β对成骨细胞OPG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7d可铺满瓶壁,30d可形成钙结节,TGF—β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CN的分泌,以TGF—β为1μg/IJ时作用明显。TGF—β可促进OPG基因的表达在为1μg/L时作用明显。结论 1μg/L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成骨细胞OPG基因mRNA的表达。TGF—β可能通过影响OPG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使骨重建。  相似文献   
9.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上肢周围神经卡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20世纪40年代末经Brain等[2]首次报道,并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CTS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1.8/1000(女性2.8/1000、男性0.9/1000)[3],在特殊职业里发病率高达17%[4].本文总结近年来CTS的病因、症状和体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相关文献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务工作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修复脊髓传导束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再生的情况。方法121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5组,A组(实验组,n=25):在T9水平横行切断脊髓并切除5mm,植入肋间神经和含酸性成纤维因子(acidicfibroblastgrowthfactor,aFGF)纤维蛋白凝胶;B组(水平对照组1,n=25):同法制备脊髓横断模型,断端间由含aFGF的纤维蛋白凝胶填充;C组(水平对照组2,n=25):同法制备脊髓横断模型,断端间植入肋间神经和不含aFGF的纤维蛋白凝胶;D组(水平对照组3,n=25):同法制备脊髓横断模型,断端间旷置;E组(空白对照组,n=21):仅行椎板切除术。通过BDA顺行神经示踪、FG逆行神经示踪、运动诱发电位(MEP)和大鼠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观察脊髓传导束再生的情况。结果A组在损伤区有BDA标记的神经纤维通过,在颈髓背角和腹侧角、脑干中缝核和红核、网状结构、前庭侧核以及在大脑运动皮层的第V层均发现FG标记阳性的神经细胞数。A组大鼠MEP的平均潜伏期和波幅以及BBB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B、C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周围神经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能部分修复脊髓传导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