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颈椎前路低切迹钛板系统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颈椎前路低切迹钛板系统(ACLPS)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16具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行载荷-位移测定后,制作C5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切除、髂骨植骨及钛板固定标本(A组用ACLPS,B组用Orion),再行载荷-位移、扭矩和扭转刚度测定;对ACLPS行拔出试验及疲劳试验,以三维有限元分析钛板的应力变化及其分布。结果:ACLPS与Orion内固定后颈椎位移降低幅度、各纵向位移、颈椎的扭矩和扭转刚度、最大拔出力及相对位移和能量吸收值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疲劳强度为473.27Mpa,疲劳载荷次数达5.5×105次,足以满足术后在体内安放较长时间;有限元计算得出ACLPS孔洞周围有较大应力集中,但其孔洞直径和孔边距离仍处安全范围。结论:ACLPS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紧固能力,能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18~61岁,平均32.6岁,20~40岁者占64.5%.2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余29例根据离断骨块、突出椎间盘与椎管的关系选择术式.偏一侧者行患侧开窗或扩大开窗摘除致压物,呈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行双侧开窗摘除致压物,累及椎管前方大部者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或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4年,平均2.6年.1例保守治疗无效者改行患侧开窗减压术.离断骨块和突出椎间盘偏一侧者6例术后均获显效;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10例术后总体恢复率仅为60%,未恢复及术后症状加重者再行PLIF而获明显改善;累及椎管前方大部者13例术后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手术治疗.病变偏一侧者可行患侧开窗或扩大开窗摘除致压物;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若突出物占位椎管以旁侧为主且该侧无明显侧隐窝狭窄时可行双侧开窗减压,若突出物占位椎管以中央为主或存在明显侧隐窝狭窄时应行PLIF或TLIF;累及椎管前方大部者应行PLIF或TLIF.  相似文献   
4.
李某,女性,33岁,工人,已婚。反复头晕耳鸣5个月。既往体健,否认药物中毒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以长期失眠等神经官能症史。自述母亲怀孕时因患肝炎而服用过中西药(服用何药不详)。患者5年前曾有头部挫伤史,当时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急诊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KOA患者264例,依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将其分为0期组50例,Ⅰ期组75例,Ⅱ期组44例,Ⅲ期组54例,Ⅳ期组41例。测量5组各膝关节角,并探讨临床分期与膝关节角的关系。 结果 5组胫骨平台角、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髁干角、股骨下角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与胫骨平台角、股骨髁干角呈负相关(r=-0.578、-0.264,P<0.05),与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下角呈正相关(r=0.733、0.505、0.976、0.416,P<0.05);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胫骨平台角、关节间隙角为临床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β=-3.864、7.430,P<0.05)。 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期胫骨平台角、胫骨上角、胫股角、关节间隙角、股骨髁干角、股骨下角间存在相关性,且胫骨平台角、关节间隙角为临床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复方龙马自来胶囊治疗兔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复方龙马自来胶囊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和机理,采用改良的Alen氏装置,以25×10g·cm重力造成T10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以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节段脊髓灰白质血流量、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学分析、超微结构变化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显示中药组动物髓鞘、神经元细胞结构恢复理想,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节段脊髓灰白质血流量以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复方龙马自来胶囊可以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改善脊髓微循环,促进神经元及损伤神经纤维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7.
补肾活血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在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取家兔双侧桡骨中段手术造成3mm横断缺损的骨折模型,分别应用补肾活血、活血祛瘀、补肾接骨的3类中药,观察不同配伍的中药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补肾活血中药在X线检查、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检查等方面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明显优于另两个单一用药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缩短血肿机化时间,促进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及毛细血管再生,增加骨折局部的微量元素,加快内外骨痂的生成,从而使骨折愈合过程缩短。  相似文献   
8.
颈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随访研究,探讨对无明显后凸畸形和节段不稳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后是否有必要加用钛板内固定。方法采用16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测量单纯植骨组和加用钛板内固定组在2.0Nm纯力矩载荷下的运动范围;应用有限元力学分析计算出各时相两组的骨痂强度及与融合节段相邻部分的平均应力水平。临床随访同时期施行单纯植骨融合的27例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的18例患者,比较3年以上疗效;同时随访行单纯植骨融合的33例患者,评价10年以上疗效。结果尸体标本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术后即刻加用钛板内固定组的稳定性高于单纯植骨融合组(P<0.05)。有限元力学分析显示:术后0.5年起单纯植骨融合组的骨痂强度和融合节段相邻的C5椎体平均应力水平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组基本相当;颈椎前部结构总体应力水平随植骨融合而增加,后部结构总体应力水平随植骨融合而减小。单纯植骨融合组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组术后3年以上随访疗效相当;单纯植骨融合术后10年以上随访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对不伴明显后凸畸形和节段不稳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生物活性玻璃涂层椎弓根螺钉 (BPS)置入椎体后的稳定性 ,探讨生物活性玻璃涂层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 方法 采用 7具新鲜成人脊柱标本T1 1 ~L5共 4 9个椎体 ,随机选择 38个椎体 ,每个椎体按标准操作随机选一侧椎弓根置入普通钛合金椎弓根螺钉 (对照组 ) ,另一侧置入生物活性玻璃涂层椎弓根螺钉 (BPS组 )。随机选择 14个椎体 ,螺钉拧入时连接扭矩传感器 ,以测定最大拧紧力矩。然后取经测螺钉最大拧紧力矩的 14个椎体行轴向拔出试验 ,以测定最大轴向拔出力、相对位移以及拔出过程中的能量吸收值 ;随机选择 12个椎体做梯增负荷的周期抗屈试验 ;随机选择 12个椎体行磨阻试验 ,测定摩擦系数。 结果 BPS组最大拧紧力矩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最大拔出力较对照侧增加 5 7.71% (P <0 .0 1)、相对位移较对照侧提高 15 .13% (P <0 .0 5 )、能量吸收较对照侧提高 5 8.2 8% (P <0 .0 1)。周期抗屈试验与磨阻试验中 ,BPS组能耐受更强的负荷 ,在同等负荷下产生的位移较小 ,摩擦系数较对照组高 2 1.38%(P <0 .0 5 )。 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涂层能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后的稳定性 ,并因其涂层分布均匀、无粘合剂注入后椎体外渗漏而危及邻近营养血管和神经根之虞 ;内固定系统各螺钉强  相似文献   
10.
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对592例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主要并发症10种84例,占14.19%。计有胫骨上端关节面劈裂、胫骨平台后倾、同筋膜室综合症、髌腱止点下移、骨迟缓愈合、病理性骨折、马蹄足、骨端提前融合、膝关节屈曲畸形、神经牵拉症状等。结论 术前认真设计、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