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1.
本文采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使血压下降至30mmHg维持30min后再灌流,让血压回升到正常范围。观察缺血再灌流期 SCBF和 SEP变化。缺血期平均动脉压 30~40mmHg,脊髓 T12及Ll节段灰质血流量减少57%~64%,白质血流量减少32%~50%;SMEP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各波的波幅降低并有25%~67%的波幅消失。再灌流期当血压回升到90~130mmHg时,灰质血流量仍低于伤前(P<0.01),白质血流量无显著差异.SMEP潜伏期仍明显延长(P<0.05),除Pl波波幅下降有统计意义外,其它各波幅无差异,波幅消失占25%~33.3%。光镜下见脊髓存在损伤性病理变化,显示缺血再灌流后脊髓组织仍然存在继发缺血性病理损害和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在动物身上做了64次血管吻合,结果表明血管吻合后内膜对合良好,通畅率高,不易形成血栓。血管壁损伤较轻,无吻合口破裂现象,动脉瘤发生率亦低。实验中对两轮间隙值和血管壁厚度的测量,亦说明本吻合器用于人体血管吻合是可行的,现已提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脊髓横断 (SCT)后自体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 (ABC)染色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及微量血清 (CH5O)溶血法分别检测脊髓下胸段 (T10~ 12 )完全横断后血清中抗脊髓抗体、损伤局部免疫复合物、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及总补体活性。结果 SCT后第 5天 ,血清中出现抗脊髓抗体 ,第 7天横断局部出现免疫复合物 ,此时血清及脑脊液中开始产生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MBPAb) ,其Dλ 值伤后明显升高 (P <0 .0 1 )。上述变化持续至伤后 2 0d。血清补体于伤后第 3天开始升高 ,7d达高峰 ,9~ 1 4d显著下降。病理检查发现伤后 3d开始有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SCT后动物运动功能毫无恢复 ,而其自体免疫发生了明显改变 ,这可能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CNS)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2个吻合血管和8个不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标本进行了微血管造影观察。11个吻合血管通畅的标本,移植骨内均有微血管分布,与宿主骨结合部的微血管主要来源于移植骨及骨膜,说明了移植物是存活的,并参与了和宿主骨的愈合。8个不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标本中,4周以内的标本均未见微血管分布,8周以后的标本内见有少量周围软组织的微血管长入移植骨,说明传统骨移植的“爬行替代”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