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自由基水平变化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氦氖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Sun改良的肾上腺素自氧化法及Uchiyama的双波长测定法,分别动态测定40例对照组和47例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组患者血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治疗组LPO含量伤后第10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伤后第1、5、10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B疗法能使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加,从而减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病理生理损害。  相似文献   
2.
例1,男,47岁.因发作性抽搐3年,频繁发作2天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 诱因于睡眠中突发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3min自行缓解,对发作情况不能回忆,除感 乏力外,无明显头痛,无恶心及呕吐,不发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镜像动脉瘤(IM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栓塞证实的20例IMIA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IMIA术前均经64排螺旋CTA检查确诊,CTA扫描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重建(3-SSD)、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20例IM-IA患者64排螺旋CTA共发现42个动脉瘤,其中2个动脉瘤19例,4个动脉瘤1例。两侧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完全对称(Ⅰ型)7例,不完全对称(Ⅱ型)13例。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IMIA的位置、瘤体大小、瘤颈宽度、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结论 64排螺旋CTA诊断颅内镜像动脉瘤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IMIA诊断的首选无创伤检查方法。将IMIA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判断出血的责任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并且已在体内外实验中得到证实。临床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脑出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10~18 d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组通过介入途径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有协同并弥补其不足的优点,通过颅脑MRI检查及各项相关生化检查表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提示来源于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无特殊不良反应,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可达到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64排容积CT三维成像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64排容积CT颅骨三维成像并塑形钛网应用于颅骨修补术的价值.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手工塑形组21例:术前利用64排容积CT颅骨三维成像,根据所得数据及实体,制作出与缺损部位吻合良好的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中手工塑形组19例:初步估算钛板的大小并在手术中修剪塑形修补颅骨缺损.比较两组塑形质量、术中医师塑形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结果 两组均取得满意的塑形质量.术前手工塑形组术中医师塑形时间、麻醉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少于术中手工塑形组(P<0.05),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64排容积CT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颅骨修补术减轻神经外科医师的工作强度及患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容积CT维重建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在本院住院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伤后6~24h内行64排容积颅脑CT检查,并针对病情及时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诊断明确,得到及时救治,尤其对于特殊部位病灶、脑室脑池、颅骨及颅底骨折多方面多角度的显示.结论 64排容积CT重建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手术、减少误诊等多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浅谈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学技术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由于污染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因而,导致了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加,为了杜绝或减少急依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就急诊科特点、发生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逐一进行粗略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4月应用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8例.显做镜下手术21例,现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并且已在体内外实验中得到证实。临床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10~18d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组通过介入途径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有协同并弥补其不足的优点,通过颅脑MRI检查及各项相关生化检查表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提示来源于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无特殊不良反应,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可达到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5岁。主因间断头痛3个月,加重伴视物模糊、听力下降1个月,于2006年3月9日入院。查体:神清,一般状况良好,粗测双眼视力低于正常,双眼颞侧视野缩小,双眼球向上运动受限。强化MRI提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约5.6cm×6.5cm×4.7cm大小不规则不均匀强化肿物,周边可见水肿,诊断胶质瘤。行右侧顶枕入路侧脑室肿瘤切除术,术中于脑室三角区,见肿物呈灰白色,质硬如橡胶,边界清晰,部分瘤组织变性坏死,质脆,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病理报告:肿瘤细胞及细胞核大部分呈梭形、椭圆形,核分裂像>5个/10HPF,可见大片坏死变性及大量病理性间接核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