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顾振群  郭德文 《上海医学》1994,17(6):326-329
本文报道上海市胸科医院1984年-1992年期间经电影或数字减影造影检查的Ebstein畸形39例,介绍其造影征象和动态分析。主要征象有:心脏膈面的双切迹;帆样征;房化心室;三尖瓣闭锁不全及各征象的动态表现。作者着重对本病的病理与X线造影表现对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3):143-146
目的利用123I-15对碘苯基-3(R,S)甲基十五烷酸(BMIPP)在犬顿抑心肌(SM)中的不匹配分布,探讨其作为诊断SM示踪剂的可能性。方法建立标准犬左回旋支(LCX)顿抑心肌模型(18min结扎后再灌注,n=12)。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参数。Doppler探头测量ICX血流和局部室壁收缩厚度(WT)。SPEGT显像和组织γ计数法测量局部心肌的BMIPP、201Tl分布和微球灌注(RBF)。测量局部心肌耗氧量、葡萄糖和乳糖利用率。动态测量局部BMIPP摄取与清除。薄层层析法分析BMIPP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心肌顿抑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到基础水平,但WT明显低于基础值[(12.9±29.1)%和(66.3±22.4)%,P<0.01]。离体心脏SPECT显像示,顿抑心肌残留BMIPP[(70±6)%]高于201Tl[(66±6)%,P<0.05]。SM组织计数则BMIPP[(88.5±6.0)%]和Tl[(85.4±6.7)%]高于RBF[(70.4±10.5)%,P<0.001]。SM中,201Tl与RBF相关性较好(r=0.67),而BMIPP与RBF不相关(r=0.11)。虽然SM的局部耗氧量和乳糖利用率低于基础值,但BMIPP代谢产物清除增加。未经代谢的BMIPP摄取和清除均有减低趋势。结论代谢因素对SM的BMIPP残留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BMIPP摄取减低和其代谢产物清除增加。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主诉为左前臂疼痛4年余.临床检查:左前臂相当于尺桡骨中段可扪及一巨大肿块,活动度欠佳.X线片显示左尺骨中段多发骨质破坏,中央膨大呈泡沫样改变,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却未见明显界限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影.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报道了在数字减影造影(DSA)中另一种不同的减影方法即时差减影法(TID)的原理、操作及效果,并讨论了300余人次各不同病种临床病例的TID和DSA造 对照观察。结果发现,TID的减影效果较DSA更为满意,并能了地反映血流动态和显示解剖细节。另外,对12种不同病变的TID表现作了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Ebstein氏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自1866年Ebstein氏首先报告第一病例后,迄今国外文献报告的90例;国内仅熊氏报告一例。以前认为本病在临床上很难作出诊断,但近几年来由于心导管术及心血管造影术的广泛使用,于生前作出诊断者亦不在少数。作者等于最近半年中在门诊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较详细阐述了主动脉夹层的MRI检查方法、MRI(包括电影MRI)表现、诊断准确性和检查优缺点以及MRI对主动脉夹层术后的评价,并与其它影象学方法进行比较。MRI不需造影剂即能显示内膜片和真假腔,诊断准确性高,且无创伤性,能多方位成象。有作者认为仅MRI或结合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或CT即能为临床处理提供足够的资料,大多数病例可避免创伤性的主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主动脉根部CT血管造影(CTA)在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并与二维超声数据对比,评价两者与术中外科测量数据的相关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53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15例,年龄10~77(42.9±18.3)岁.收集术前经胸二维超声和主...  相似文献   
9.
纵隔畸胎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纵隔畸胎瘤的CT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纵隔畸胎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纵隔畸胎瘤绝大多数(97.1%)位于前纵隔中上部。纵隔畸胎瘤包括囊性畸胎瘤(60.0%)和实质性畸胎瘤(40.0%)2大类,其内可以观察到多种胚层的各种组织。囊性畸胎瘤(21例)CT表现为囊状水样密度块影,大多数具有“显壁囊肿”的特点。实质性畸胎瘤(14例)CT表现为混杂密度软组织块影。恶性畸胎瘤(5例)与周围组织间脂肪间隙消失,并对周围大血管呈全包绕或大半包绕状态。纵隔畸胎瘤可产生胸腔积液(6例)和心包积液(12例)。结论纵隔畸胎瘤具有明显的CT特点。CT在纵隔畸胎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脑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脑转移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预后很差。本研究旨在筛选人肺腺癌脑转移细胞株CPA-Yang1-BR以及建立裸小鼠动物模型和检测方法。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CPA-Yang1-GFP接种于裸小鼠左心室,约7周-8周后比较三种小动物显像方法:microPET/CT显像,X线、放射性核素、荧光(三合一)活体成像系统和小动物线圈MRI显像,实验证明MRI显像是最准确的小鼠脑转移病灶检测方法。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aticresonanceimaging,MRI)显像找到脑转移灶,深麻醉处死裸小鼠取出脑转移病灶,部分病理验证,部分行原代培养后获得人肺腺癌脑转移细胞,再次接种裸小鼠,用上述方法重复以上体内外循环4次,观察脑转移形成情况。结果获得人肺腺癌脑转移细胞株CPA-Yang1-BR及其裸小鼠模型。结论 CPA-Yang1细胞经反复裸小鼠脑组织内外筛选的方法可获得具有高转移潜能的裸小鼠脑转移模型,为肺癌脑转移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小动物线圈MRI或microMRI活体显像是检测小鼠肺癌脑转移敏感、准确、无创伤的显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