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检查转运经验及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组建专人CT转运小组;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人员、物资、环境准备;转运时病情观察、仪器设备管理配合,以及加强CT检查管理;转运后环境及物品的消毒防控管理等。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共行98次转运,有1例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后成功转运,其余均顺利转运,转运期间均未发生医院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AIDR)3D算法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对比剂模拟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100 kV、300 mA、0.5 s进行颅脑单圈扫描,分别采用AIDR 3D 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进行图像重建.获得轴位血管CT值及噪声、脑组织CT值及噪声、SNR和CNR.不同迭代算法等级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不同AIDR 3D等级重建的血管噪声、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血管CT值及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不同AIDR 3D等级降低噪声效果和提高图像质量能力不同,等级越高,图像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的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120 k V管电压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颅脑单圈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血管CT值及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及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管电压100k V时较120 k V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分别降低39.29%、39.52%和39.42%;管电压80 k V时较120 k V时CTDIvol、DLP及E分别降低66.88%、67.02%和67.31%。管电压一定,不同迭代水平重建时:血管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CT值及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迭代重建水平一定,不同管电压扫描时:血管CT值、血管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在AIDR 3D off和mild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ndard和strong水平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k V管电压扫描联合standard或strong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会获得较高质量的脑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4.
CR与非晶体硅DR胸部摄影曝光剂量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对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 =0.893、0.848, 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55, 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 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CR与非晶体硅DR胸部摄影曝光剂量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DR摄影系统在新生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CR系统和DR系统(使用剂量为前者的1/4)分别得到新生儿30幅图像.由6位医生来评价以上两者的影像系统对于导尿管末端的显影的清晰程度.结果 二者的图像在诊断质量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DR有较好的分辨率和低噪声特性,高DQE有助于减少新生儿患者的接受剂量,图像传输速度快,使得临床诊断更为及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CT成像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CT成像》课程整合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本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乳腺X线钼靶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特别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检查方法。计算机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技术可以将模拟影像数字化,利用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提高图像质量。本科利用CR的IP板代替常规胶片做乳腺钼靶摄影,并利用CR技术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提高了乳腺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20例利用CR技术处理的乳腺影像,探讨CR技术在乳腺钼靶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CR与DR系统胸部摄影参数对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CR、DR在胸部摄影中的最优化摄影参数。方法:CR、DR系统分别对胸部等效衰减模体行不同参数曝光成像,记录每次曝光的模体表面剂量,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获取CR组、DR组最佳图像的IQFinv值,并换算成摄影参数。结果:CR组、DR组摄影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DR:IQFinv=0.005D+3.359,CR:IQFinv=0.005D+1.651,D为辐射剂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获得DR、CR最佳图像摄影参数分别为125 kV、1.6 mAs,125 kV、16 mAs。结论:要得到满足诊断要求且一致的图像质量,CR的摄影剂量大致是DR的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