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为异常阴道出血临床精准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06月—2020年0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实验组设为非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为无异常阴道流血子宫肌瘤患者。根据第9版教科书年龄18-43岁定为育龄组;44-54岁定为绝经过渡期组(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1〕)。 应用Excel双录入,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R×C列联表卡方检验、四格表卡方检验及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分别得到OR值与相应95%的可信区间。在此模型中,OR值>1认为是危险因素,OR值<1认为是保护因素。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设定为双侧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统计分析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将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相关的33项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得出,月经周期异常、肌瘤位置(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癌、核分裂像>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2.子宫肌瘤异常阴道出血核分裂像>5个与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1. 子宫内膜发生病理改变是子宫肌瘤患者引起异常阴道出血的原因之一。2.月经周期异常、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个是子宫平滑肌瘤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3.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得知,月经周期、肌瘤位置、肌瘤大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均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平滑肌瘤;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纹状体属于端脑基底核内的一个神经核团,在维持正常的肌肉紧张度方面起重要作用,胶质细胞参与纹状体生理及病理过程,S-100是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内表达,S-100具有神经保护功能,它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促进胶质细胞伸出神经突起。OX-4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中特异表达,可以将OX-42阳性细胞按形态分为静止形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男,50岁,蒙族。因骶尾部包块术后1年复发,来我院就诊。查体:骶尾部偏右臀触及一大小15cm×34cm的隆起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有压痛并向右腿部放射。B超检查:骶尾部及右臀部探及一大小15.3cm×32cm×6.9cm哑铃形中低回声反射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骶尾部呈分叶状低回声区,并可见小囊状  相似文献   
4.
垂体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一般为1/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手术切除是垂体瘤治疗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垂体本身具有非常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以及和周围结构较复杂,使得该手术的复杂程度高,术后的并发症也多。常见的并发症有尿崩症、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盐耗综合征、感染等。而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等中心放射治疗时俯卧位设计放射治疗方案与常规仰卧位照射时食管位置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科顺序取40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一患者在俯卧与仰卧两种体位上行CT扫描,分别测量第6颈椎、胸骨切迹、气管分又、左心房、左心室、膈顶和贲门7个平面处食管前缘到脊髓前缘的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统计两种体位上平均距离的差异。并且在CT定位下对两种体位的病变进行GTV、CTV、PTV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和设计三野等中心照射,观察射野的难易程度。结果 患者均可顺利完成两种体位的摆位、CT扫描及各种勾画和照射设计,体位舒适程度上感觉基本无差异。俯卧位时食管由上向下逐渐向前和向中线平面移动,在左心房平面前后方向上差距最大,后又逐渐缩小;左右方向上食管全段向中线处移动。位于食管中、下段的较大范围肿瘤,俯卧位较仰卧位三野等中心照射避开脊髓好。结论 俯卧位食管向前向中线移位,在食管中段俯卧位较仰卧位更远离脊髓。中下段食管癌俯卧位设计放疗方案优于仰卧位。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石梅  苏明权  杨秀芝  马海昕  张歌萌 《医学争鸣》2001,22(14):1321-1323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TRAP微孔杂交法检测45例子宫颈癌组织标本和8例正常的子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45例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6.6%,其中宫颈癌Ⅰ期27例,阳性率77.7%,宫颈癌Ⅲ期6例,阳性率100%。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检测出端粒酶阳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指导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效果,选择孕37周以后,无产科禁忌症的孕妇247例,随机分成两组,米索组112例;对照组(缩宫素组)135例。分别应用米索前列醇(每24h给药一次,30-50μg)和缩宫互引产。结果,米索前列引产成功率为95.54%,对照组引产的成功率为89.63%;P<0.01,有显著差异;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米索组短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无差异。提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可有效诱发宫缩,缩短产程,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癌基因c-erbB-2点突变及过表达同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对c-erbB-2 的点突变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c-erbB-2 的过表达.结果:40例喉癌阳性表达率为52.5%(21/40).其中24例声门上癌表达率为57%(17/30);6例声带癌表达率为50%(3/6),4例声门下癌表达率为22.5%(1/4),同前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未见c-erbB-2的点突变检出.结论:喉癌中广泛存在着c-erbB-2 的扩增及过表达,而喉癌细胞中却无c-erbB-2点突变,推测可能存在着另外的基因改变或c-erbB-2的扩增和过表达为喉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脑转移瘤的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风云  郭艳  孙朝阳  石梅  王立根 《医学争鸣》2000,21(6):S128-S130
目的 对比分析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SRT对脑转移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脑转移瘤患者69例行SRT加全及放疗32例,单纯SRT37例,SRT等中心剂量14~22Gy,全脑放疗30~40Gy/3.5~4.3wk。民单纯SRT组比较,SRT加全脑放辣其局部复发率低(3%vs35%,P〈0.05)和中位复发时间和910.5mo vs 4mo P〈0.05),但局部控制率(94  相似文献   
10.
NMDA受体与NOS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柱的定位和生后发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魏丽春  石梅  马海昕  王志祥 《医学争鸣》2000,21(10):1178-1181
目的 探讨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1和NMDAR2A/B亚基)、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还原型辅酶Ⅱ硫辛酰胺脱氢酶(NADPH-d)活性在大鼠脊髓中间外侧柱(IML)的定位与生后发育特征。方法 在甲醛固定的脊髓切片上,进行ABC法免疫染色和NADPH-d组织化学反应与半定量分析。结果 MMDAR1,NMDAR2A/B,NOS I和NADPH-d反应产物丰富地分布于IML,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在生后早期发育中它们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生后7d(P7)有微弱或中等的表达,随后逐渐上调,P21或P28达到高峰,然后保持于此水平于成体动物。结论 NMDA受体-NO通路可能是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途径,并参与神经元生后发育成熟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