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1.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有约90%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手术[1]。改良根治术后同侧胸壁和区域淋巴结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及改善生存[2-3]。但X线和电子线进行胸壁照射时具有剂量建成效应,皮肤表面产生低剂量区,为使皮肤剂量提高,多采用皮肤填充物进行剂量补偿。临床常用填充物有石蜡、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等,其中化学成分为聚苯乙烯的组织补偿胶体凝胶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填充物,密度为1.03~1.05 g/cm3。它与人体密度非常接近,可模拟人体组织与射线的相互作用,且易于塑形能起到补偿人体不规则外轮廓、调整射线剂量分布及提高皮肤及皮下剂量作用[4]。但目前对采用皮肤填充物的时间、厚度、部位,即皮肤剂量应达到多少,尚无一致认识[5-6]。因此,对皮肤填充物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结果进行回顾,旨在为规范使用皮肤填充物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效果、近期预后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7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术后2~4周给予调强适形放疗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化疗6个周期。比较治疗后2个月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水平变化,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卡氏评分(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oring, KPS)和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变化,观察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VEGF和EG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个月VEGF和EGF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周KPS评分、QOL评分均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KPS评分、QOL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且恶心呕吐、脱发、头痛头晕、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阴阳观在治疗认知论上的具体体现,始终贯穿于针灸临床实践中。临床上针灸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重要神经康复手段。本研究以周围性面瘫面部经筋气血闭阻、阴阳失衡的总病机为前提,根据其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不同分期下的病机特点和临床症候,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探讨针灸临证时的选穴、配穴与针刺手法,阐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法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的临床应用,进而为临床辨证和治疗方案提供与传统理论相契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雅棣  李奕彤 《癌症进展》2014,(1):16-21,69
通过检索Pubmed近5年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相关专业文献,对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照射方式、照射范围、照射剂量以及综合治疗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便为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外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一样,都是局限性前列腺癌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中高危患者会从联合内分泌治疗中获益。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后出现包膜外侵、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等时,应尽早加用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调强放疗中靶区变化与剂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观察宫颈癌治疗过程中,肿瘤及邻近组织器官移动所导致的靶区受照剂量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行TOMO治疗的5例宫颈癌患者,每次治疗前行兆伏级CT(MV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后,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并勾画肿瘤及靶区。分析分次治疗间肿瘤与靶区体积、位移与受照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5例患者外照射结束时宫颈肿物体积、最大径分别平均下降68.90%、26.91%(t=5.21、8.39,P<0.05)。肿瘤、子宫、临床靶区(CTV)质心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中位位移分别为-1.43、-7.72、0.02、0.40、-1.24、-6.51、-0.43、-1.68和-0.22 mm。CTV中位V95%为99.40%(95.96%~100%),中位漏照体积为6.94 cm3(0~32.30 cm3)。结论 宫颈癌放疗中,肿瘤变化、位置的移动与生理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靶区实际受照剂量与初始计划存在差异,部分靶区漏照,在图像引导放疗(IGRT)下,漏照体积较少。  相似文献   
7.
骨转移瘤占全身转移性肿瘤的15%~20%,是骨原发肿瘤的30多倍,其中囊状膨胀性改变的骨转移瘤相关文献甚少,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1]。随着恶性肿瘤疗效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治疗骨转移瘤、缓解癌性疼痛、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迫切。本例患者系囊性膨胀性骨转移瘤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结合局部及全身药物治较为成功的案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奕彤  陈瑜  高效铭  李婷  吴萌  李志刚 《针刺研究》2023,(12):1236-1241+1257
目的:观察“通督启神”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铁死亡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提高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APPswe/PS1dE9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以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各12只。针刺组予电针“百会”“印堂”并点刺“水沟”,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分别采用WST-1法和TBA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第2—5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ptgs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GPX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