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液的保护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且俯卧位手术的全麻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联合组: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控制性降压组。手术开始前输血浆代用品贺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20 mL/kg和林格氏液20mL/kg,速率50 mL/m in,术中采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实施控制性降压,输注速率为0.5~0.6μg/(kg.m in),控制平均动脉压(M AP)在55~65 mmHg。结果:联合组实际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节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并且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心功能及氧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次低剂量丙泊酚联合肢体缺血后处理(L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泊酚组、LIPC组和联合治疗组(丙泊酚+LIPC),每组20只。采用线栓闭塞大脑中动脉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面积,MDA含量,SOD、GSH-Px活性以及IL-6、TNF-α水平。结果:5组大鼠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剂量丙泊酚和LIPC均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IL-6水平、TNF-α水平及MDA含量,抑制SOD、GSH-Px活性的下降,而丙泊酚与LIPC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丙泊酚联合LIPC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合用具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将体外培养A549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25、50、100 mg/L,罗哌卡因组(Rop组)]、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组(si-NC组)、si-circ_0044516组、Rop+pcDNA组和Rop+pcDNA-circ_0044516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circ_0044516和微小RNA(miRNA,miR)-198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0044516和miR-198调控关系。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不同剂量Rop组A549细胞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22.54±2.11)%、(47.01±4.28)%、(65.84±4.63)%比(0.00±0.00)%,F=670.553,P<0.05],细胞迁移数[(82.08±4.60)、(63.02±4.34)、(47.94±3.85)个比(105.64±11.21)个,F=123.952,P<0.05]、侵袭数[(70.94±5.08)、(53.63±4.11)、(31.01±3.34)个比(93.00±6.25)个,F=267.501,P<0.05]及Ki-67(0.62±0.05、0.46±0.04、0.32±0.03比0.75±0.04,F=191.409,P<0.05)、MMP-2(0.41±0.03、0.28±0.03、0.13±0.02比0.59±0.04,F=361.500,P<0.05)和MMP-9(0.67±0.05、0.52±0.03、0.36±0.03比0.82±0.06,F=177.835,P<0.05)的蛋白表达、circ_0044516表达均低于对照组(0.81±0.06、0.61±0.05、0.45±0.04比1.00±0.06,F=182.097,P<0.05),miR-198表达高于对照组(1.64±0.12、2.16±0.20、2.77±0.23比1.00±0.05,F=185.99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circ_0044516组细胞抑制率高于si-NC组[(51.27±4.11)%比(5.69±0.46)%,t=33.064,P<0.05],迁移数[(55.57±4.04)个比(107.65±10.84)个,t=13.506,P<0.05]、侵袭数[(43.02±4.08)个比(92.42±7.84)个,t=16.768,P<0.05]及Ki-67[0.40±0.03比0.78±0.05,t=19.551,P<0.05]、MMP-2(0.21±0.03比0.58±0.04,t=22.200,P<0.05)和MMP-9(0.42±0.04比0.86±0.06,t=18.305,P<0.05)的蛋白表达均低于si-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rc_0044516靶向负调控miR-198。Rop+pcDNA-circ_0044516组细胞抑制率低于Rop+pcDNA组[(28.57±2.49)%比(67.48±4.78)%,t=21.658,P<0.05],迁移数[(88.57±5.31)个比(46.35±4.33)个,t=18.486,P<0.05]、侵袭数[(74.57±5.97)个比(28.26±2.19)个,t=21.848,P<0.05]及Ki-67(0.64±0.04比0.31±0.03,t=19.800,P<0.05)、MMP-2(0.46±0.04比0.12±0.02,t=22.808,P<0.05)和MMP-9(0.73±0.06比0.33±0.03,t=17.889,P<0.05)的蛋白表达均高于Rop+pcD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op可能通过调控circ_0044516/miR-198轴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8例,年龄18~55岁,其中男16例,女22例,体重46~68kg,心功能Ⅱ~Ⅲ级,其中包括低温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27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乙托咪酯0.3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10mg.kg-1.h-1,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mg/kg。转机后体外循环机内加入芬太尼5μg/kg及维库溴铵0.05m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体外循环采用高流量100m l.kg-1.m in-1非搏动性血流灌注。记录入室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体外循环(card iopu lmonary bypass,CPB)前即刻、降温至32.0℃、阻断主动脉前即刻、阻断主动脉后2m in、开始复温即刻、停CPB即刻及停CPB后15m in时的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患者的CSI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期间各时间点的CSI指数均低于体外循环前即刻(P<0.05);体外循环期间各时点鼻咽温度均低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气管插管、CPB前即刻及体外循环期间各时点的MAP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体外循环期间各时点的MAP低于CPB前即刻(P<0.05);阻断前即刻的HR明显高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结论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中可有效反映麻醉深度,低温体外循环期间麻醉深度指数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5.
崔明珠  苏靖心  刘月强 《山东医药》2013,53(29):103-104
苏醒期躁动是小儿全麻常见的不良反应,其直接影响患儿的术后恢复过程.疼痛是引起躁动的主要原因[1].酮咯酸氨丁三醇属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NSAIDs),近年来,我们对其预防小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2~4月在我院择期行眼科整形手术患儿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6±2.5)岁,体质量(22.7 ±6.7)kg,ASA分级Ⅰ级.排除有精神病史、NSAIDs过敏史、心脏疾患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对肝脏损伤患者静脉全身麻醉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患者60例,年龄18~55岁,体重40~80 kg,ASA I~Ⅱ级,肝脏损害程度评估为轻度(见表1),随机分为3组(n=20)。D1组:负荷剂量Dex 0.4μg/kg,维持剂量0.2μg/(kg·h);D2组:负荷剂量Dex0.8μg/kg,维持剂量0.4μg/(kg·h);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心电图、血压、心排血量变化;监测大脑状态指数(CSI)。三组患者均在负荷剂量输注完毕后静脉滴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诱导,丙泊酚TCI2.2μg/ml开始,逐渐增加浓度直至CSI降至50以下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丙泊酚浓度;记录患者唤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输注Dex后D1组MAP明显下降,D2组明显上升。麻醉诱导后D1和D2组MAP明显高于C组。手术过程中D1组MAP明显增高。D1和D2组各时点HR与C组比较明显下降。术中丙泊酚TCI浓度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D2组小于D1组。苏醒期C组发生8例烦躁,阿托品干预D2组发生6例。结论在轻度肝损害患者麻醉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可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应激反应,不影响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对七氟烷麻醉后大鼠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烷组及牛蒡子苷元低(5 mg·kg-1)、中(10 mg.kg-1)、高(2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6%七氟烷麻醉.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  相似文献   
8.
麻醉的术前心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前存在恐惧和焦虑反应,往往能降低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在术中及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不仅不利于麻醉医生术中管理工作,且因此易产生医患纠纷。早在25年前,Engel已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我们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开展了通过答卷形式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先心病患儿15例。心功能Ⅱ~Ⅲ级。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20μg/kg、乙托咪酯0.3 m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 mg/(kg.h),切皮前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转机后CPB机内加入枸橼酸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05 m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CPB采用高流量100 mL/(kg.min)非搏动性血流灌注。记录各个时间点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后患者各时间点CSI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CPB期间各时间点CSI指数均低于CPB前即刻(P<0.05),鼻咽温度均低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气管插管、CPB前即刻及CPB期间各时点MAP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或0.01),CPB期间各时点MAP低于CPB前即刻(P<0.05);阻断前即刻HR明显高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结论CSI监测可有效反映低温CPB下先心病手术中麻醉深度,但小儿CSI变化有其自身特点,低温与CPB对CSI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低给药速度在腰椎椎体(L3~L4)间隙行重比重罗哌卡因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102例,术前右侧卧位下超声定位下腰椎椎体L3~L4腰椎椎间隙,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3组(n=34):L组给药速度0.025 mL/s,M组给药速度0.05 mL/s,H组给药速度0.1 mL/s。记录并比较3组的给药前(T0)、给药后1 min (T1)、5 min (T2)、10 min (T3)、15 min (T4)、30 min (T5)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平面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M、H组相比,L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下降幅度较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P<0.05);血管活性药使用率低(P<0.05);医生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P<0.05);恶心呕吐发生低(P<0.05)。结论 以低给药速度(0.025 mL/s)对老年患者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且具有更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