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 对比远端胰腺切除术中两种胰腺残端封闭技术的疗效,为胰腺外科手术医生选择合理的胰腺残端封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1-01至2013-09-30因“胰体尾占位性病变”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行开放的远端胰腺切除术的部分病人资料,分为切割闭合器组(99例)和手工缝合组(57例),对比两组之间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输血量、引流液淀粉酶值及胰瘘、术后输血率、术后体温(T)≥38℃、术后心率≥100次/min、术后再次手术、术后住院天数、术后30 d内再住院率及术后30 d内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输血量和总住院费用手工缝合组均少于切割闭合器闭合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胰腺外科医生在行开放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时优先考虑选用手工缝合的方法来封闭保留侧胰腺残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5例PTC的临床资料,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4.27%,中央组(Ⅵ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侧区(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性别、年龄、多灶、癌灶最大径、侵犯被膜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男性、年龄<55岁、多灶病变、癌灶最大径>10 mm、被膜受侵犯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Ⅵ区转移率最高,行颈淋巴结清扫时应将Ⅵ区作为常规清扫区域。对于男性、年轻、多灶病变、癌灶最大径>10 mm、被膜受侵犯的患者应高度警惕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徽州房事     
许敏  刘彻  十一朵 《东方养生》2008,(10):10-13
这些前世的庭院,在今天被叫做遗珍。先人建造起传世府邸,无福子孙却各散西东,荒草丛生的屋檐下,谁有福泽消受得起它沉积百年的气场?老宅,从此再无主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ERCP+LC)与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LCBDE)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ERCP+LC或LC+LCBDE治疗11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ERCP+LC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范围:8~49)个月,中位无结石生存时间25个月,1、2、3年复发比例分别为13%、41%、47%。LC+LCBDE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3.5(4~52)个月,中位无结石生存时间为24(17~48)个月,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27%、32%。多因素分析发现,胆总管直径≥1.2cm(P=0.011)、初始治疗方案(ERCP+LC/LC+LCBDE,P=0.013)是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内窥镜取石过程中行胆管下段括约肌切开可能增加结石远期复发。在胆管扩张的情况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内上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邻近皮瓣转移即刻修复乳房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 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2021年7月-2022年4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接受上象限乳腺癌保乳术, 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 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 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邻近皮瓣转移即刻修复乳房缺损在内上限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效果 良好,可有效清除癌细胞,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后手术切除治疗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肝胆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完成的17例TACE联合SPVE治疗的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59.17±10.30)岁。分析患者SPVE后与TACE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联合栓塞1个月后肿瘤反应、手术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中,SPVE术后第1、3天的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TACE术后[第1天:191.4(30.5~1966.4)IU/L比125.3(35.7 L~846.2)IU/L,第3天:298.5(24.6~1334.2)IU/L比208.6(21.6~775.6)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栓塞术后1个月,肿瘤长径5~10 cm的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33.3%),部分缓解3例(50.0%),病情稳定1例(16.6%);肿瘤长径>10 cm的1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9.1%),部分缓解4例(36.4%),病情稳定5例(45.5%),病情进展1例(9.1%)。最终11例患者接受了手术评估,治疗前中位残余肝体积329.5(284.9~365.7)ml,经联合栓塞后术前中位残余肝体积415.6(354.7~718.8)ml,中位增生比例28.1%(14.1%~51.3%)。8例患者最终接受了手术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7(7~4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7(7~42)个月。结论对于残余肝体积不足的大肝癌患者,术前TACE联合SPVE对控制肿瘤进展、促进残肝增生、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改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肝肾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烧伤科住院部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补液抗休克、抗生素抗感染、创面处理、营养支持以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0.9%Na Cl溶液500 ml静脉滴注,而观察组则给予乌司他丁300 KU治疗,即将乌司他丁300 KU溶于0.9%Na Cl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7 d。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7 d后的丙氨酸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血清IL-6、IL-8以及IL-10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7 d后,观察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51±26.28)vs(179.36±25.98),(43.67±6.76)vs(62.85±7.08),P<0.05];观察组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25±15.75)vs(128.54±20.26),(56.76±8.04)vs(64.48±7.41),P<0.05];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4±6.12)vs(21.76±5.24),(9.54±2.04)vs(6.56±0.47),P<0.05]。结论乌司他丁抑制严重烧伤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6和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来实现的。乌司他丁亦可减轻严重烧伤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