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6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USIC     
《健康之友》2006,(6):184-184
蒙族游子对草原的深深依恋;展开一条音乐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恋爱暴力在大学生恋人中普遍存在,但是它的发生机制及对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清楚,依恋类型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16名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考察成人依恋、恋爱暴力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温和暴力(仅有精神和躯体暴力)没有显著降低幸福感,而严重暴力(性胁迫、伤害)的发生会显著降低个体幸福感。②安全依恋、协商及遭受更少的恋爱暴力有助于提升女性的幸福感,安全依恋可提升男性的幸福感。③安全依恋和协商有利于个体维持恋爱关系。研究结果为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分性别干预提供了实证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成人依恋量表,对河南某高校随机抽取的288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上差异显著.②大学生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对其抑郁情绪有影响,其中,拒绝型和恐惧型的大学生在抑郁情绪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成人依恋的类型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婚恋依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依恋研究已由亲子依恋依恋表征拓展到婚恋依恋.婚恋依恋是成人与情侣间的依恋情感联结。该文介绍了婚恋依恋提出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婚恋依恋类型及测量方法、有关婚恋依恋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婚恋依恋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非自杀性自伤(NSSI)在各国青少年群体中均有很高的发生率,且其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现阶段全球公认的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备受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也正处于初级阶段。据目前研究显示,NSSI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NSSI等风险行为的发生, 并可能成为未来早期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下一步研究家庭因素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孩",以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单独二孩"政策的提出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以使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伴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夫妇想要备孕二胎,但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是否会给第一个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近期各媒体均有相关报道,本刊特约儿童心理学专家解读第一个孩子将面临的心理挑战,并提出帮助他(她)们做好这一角色转换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其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 85 名存在自伤行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85 名无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对照组)为研究 对象,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自伤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自伤行为大学生依恋 类型分布为安全型27 例(31.8%)、迷恋型19 例(22.4%)、淡漠型26 例(30.6%)和恐惧型13 例(15.3%)。自 伤行为组依恋类型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依恋类型的自伤大学生自伤行为 发生种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7,P< 0.05)。非自杀性自伤与不安全依恋相关。结论 有自 伤行为大学生中不安全依恋类型占多数,不安全依恋类型是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9.
中职生同性依恋的现象已越来越凸显,为全社会、各中职院校和学生家长所关注。中职生产生同性依恋行为的原因分为家庭情况、学生自身性格和社会环境等均对中职生的穿理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对中职生同性依恋进行正确引导应立足中职生自身自信心的提升,并且中职院校与学生家长应改变对中职生异性正常交往的态度,从而使中职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与同性和异性相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其嫉妒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湖南某高校选取443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和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的测试。结果:1男生在情绪反应得分上显著低于女生,而在情感断绝上显著高于女生(t=2.519,-3.493;P0.01)。男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女生(t=4.269,3.622;P0.01);2自我分化总分与嫉妒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嫉妒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分化总分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r=-0.285,0.220,-0.346,-0.537;P0.01);3自我分化总分与依恋焦虑均对嫉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0.239,P0.001;Beta=0.113,P0.05);4自我分化总分在依恋焦虑对嫉妒的影响作用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1.199,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4.49%。结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建立安全型依恋以减少嫉妒的消极心理影响,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