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临床教学中老师是否将护理质量标准向学生进行了讲解以及护生对护理质量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本市3所三甲医院的2017届大专以上的151名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前1月和45名2018届护理本科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1 d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也对64名带教老师就是否对实习护生讲授过护理质量标准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显示151名即将结束实习的学生中25人能够说出1~4项护理质量标准名称,126人不知道护理质量标准是什么,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45名学生中仅1人能够说出3项护理质量标准名称。64名临床教师对护理质量标准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学生,达到100%,但是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质量标准教育,仅在部分学生管理查房中提到护理质量标准。结论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理质量标准教育缺失严重,护生质量意识较差,希望医院及教育机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加入护理质量标准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实验包括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体外实验,首先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培养,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E2转染对血管紧张素II刺激HUVEC产生的LOX-1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首先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ACE2组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组(EGFP组),每组10只。ACE2组经尾静脉注射ACE2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ACE2)(2.5×109 pfu/ml),EGFP组注射等量EGFP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EGFP)。注射一个月后处死动物,做腹主动脉的油红O及LOX-1表达的检测。结果: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均证实ACE2基因转染抑制了内皮细胞LOX-1的表达,体内实验中ACE2组斑块内脂质含量明显低于EGFP组水平。结论:ACE2通过抑制LOX-1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HPLC法同时测定益胃口服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益胃口服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250 mm×4.6 mm,5μm),以乙睛-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1∶7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在7~140 mg.L-1内,橙皮苷在6~120 mg.L-1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95。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RSD=0.67%)和98.7%(RSD=1.1%)。结论HPLC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益胃口服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并可作为益胃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动眼神经麻痹74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科常见的体征,引起原因很多,诊断有一定困难,现为总结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我们收集了我院从2000-01~2008-05有动眼神经麻痹病例74例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血管紧张素1-7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确定斑块中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的细胞类型。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动脉内膜损伤术后饲以高脂饲料4个月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腹主动脉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血管紧张素1-7蛋白在兔腹主动脉斑块中表达,大多数的巨噬细胞、部分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都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主要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阳性区域表达,分布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阳性细胞胞外。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血管紧张素1-7都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及血管紧张素1-7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魏剑波  吴科  张月辉  杨玲  关俊文  张汝林 《四川医学》2010,31(11):1651-1652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时间的生物节律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了32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发病时间,分析24h中12个时间段的发病时间特征。结果 6~8点和16~18点是24h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时间的高峰。白昼时间段和黑夜时间段的发病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白昼较黑夜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时间具有典型的近日节律;其发病高峰期位于每天的6~8点和16~18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观察通心络对血胆固醇(TC)、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脂质含量及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饲养组、高脂饲养加通心络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酶学方法测定各组动物的血脂水平;处死动物后取胸主动脉,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斑块脂质,免疫组化测定LOX-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心络组的T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P<0.05),但低于高脂饲养组(P<0.05)。AS斑块中含有明显的染成红色的脂质,通心络组脂质含量明显少于高脂饲养组(P<0.05)。通心络组LOX-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结论:通心络通过降低TC水平、减少斑块脂质含量及抑制LOX-1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54例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18例),给治疗组以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给对照组以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治疗,疗程20d,比较2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后House-Bmckmann(HBN)量表评分和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年龄、性别、病程、HBN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0d 后,2组患者HBN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NMES 治疗对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疗效好,为周围性面瘫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ENPP1)基因位点rs1044498 K121Q, rs7754561 A>G+1044TGA和rs1799774 IVS20delT-11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94例GDM患者(GDM组)与94例健康孕妇(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PCR- HRM)技术检测ENPP1基因位点rs1044498 K121Q,rs7754561 A>G+1044 TGA和rs1799774 IVS20delT-11的3个基因型。样本的群体代表性进行哈丁温伯格遗传平衡(HWE)检验;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字2检验,连锁不平衡采用SHEs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rs1044498的C等位基因在GDM组的频率为68.1%高于对照组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AC基因型携带者患GDM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携带者的90.46和2.339倍。rs7754561的A等位基因在GDM组的频率为43.1%高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G基因型携带者患GDM的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携带者的3.576和0.445倍。rs179977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携带者患GDM的风险是TT型携带者的3.084倍,是Tdel+TT携带者的3.478倍。单倍型AAT、ACdel、GAT、GCT、ACT与GDM发病正相关(OR>1)。结论 rs1044498 K121Q和rs7754561 A>G+1044TG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GDM有关,rs1044498 C等位基因和rs7754561 A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GDM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月辉  王相明  詹成  林文 《四川医学》2012,33(6):985-986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误吸发生率,卒中后吞咽障碍与预后相关性,提高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方法选择连续登记的129例住院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h内完成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hic swallo-wing study,VFSS)。将其分为有吞咽障碍组和无吞咽障碍组。6个月后,完成mRS量表评分,判断卒中患者预后。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 129例患者中有63例有吞咽障碍(48.83%),无吞咽障碍组66例,其中误吸34例,安静误吸11例。有吞咽障碍组63例,6个月后有14例患者仍存吞咽障碍,4例患者仍需胃管饮食。无吞咽障碍组预后好于有吞咽障碍组(P<0.05)。结论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吞咽障碍影响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