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持治疗 大多数AI H5N1感染的住院病人快速进展至ARDS,在入院后24-48小时内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由于缺少具体的资料,应该常规进行包括肺保护策略在内的器官支持。仍然要考虑到关于高频振荡通气可产生气溶胶。尚不清楚随后是否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细胞癌(HCC)结节中局部的坏死在肝移植后是很常见的组织学发现,但它和肿瘤复发的关系从来还没有被研究过。  相似文献   
3.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患的病情,延长了患的生命,大大地降低了HIV/AIDS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耐药性的出现却极大地限制了HIV抗病毒治疗效果。选择一个能最大抑制HIV-1复制的方案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对于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不但可能对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对其它药物亦会产生潜在的交叉耐药,因此耐药性的产生对救援治疗方案的效力亦具有很大的影响。即使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耐药病毒的感染也会限制初期联合抗病毒方案的病毒学和免疫学效力。研究证明根据耐药检测结果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可有效地降低病毒载量,升高CD4细胞,从而极大地改善HIV一1感染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因此许多专家组织,如IAS—USA、DHHS及EuroGroup已提供耐药检测的推荐和指南。目前HIV耐药性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基因型耐药检测、表型耐药检测和虚拟表型耐药检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DF,又称骨折热,Dandy热及其它的名称)是由黄病毒属中4种病毒中的任何一种引起,该病毒为登革热病毒1-4型。登革热是一种持续时间短、非致命的疾病,以突然发作的头痛、后眼眶痛、高热、关节痛和皮疹为特点。普通的DF有时会更隐秘。根据已知免疫增强机制,某种登革热病毒的持续感染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所以不复杂的DF能够预示DHF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作的研究目的是开发肿瘤特异性靶抗原高亲和力和高稳定性的抗体及其片段,来尝试研制人肝细胞癌(HCC)新的治疗制剂。肿瘤相关抗原是药物和基因传送的很好靶位,具有细胞特异性的优点。作已经研究了使用抗人肝细胞癌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Mab)AF-20作为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6.
据Medscpe.tom3月9日报道(原载Eur Respir J 2006),法国研究人员指出,在卡介苗(BCG)接种的个体中,对一种特异性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的快速免疫学检测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能更好地检测潜伏性肺结核,该抗原不存在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过程中CD4+CD25+Treg的意义。方法 1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48周全部获得了HBsAg清除。每12周观察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效价、CD4+CD25+Treg变化。结果 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59.41±35.20U/L)较基线(25.72±12.85U/L)、48周(27.86±10.27U/L)升高更明显(P<0.05);CD4+CD25+Treg变化与ALT同步,HBsAg清除前节点的ALT(9.07±3.37)较基线(2.72±1.33)、48周(3.13±1.18)升高更明显(P<0.05);谷丙转氨酶(ALT)与CD4+CD25+Treg比率呈正相关(R=0.769,P=0.008)但是Treg比率与HBsAg效价(log)无相关性(R=-0.14,P=0.879)。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过程中,ALT在HBsAg清除前节点明显升高,可能系机体免疫被激活表现,而CD4+CD25+Treg比率同步升高可使机体维持保护性免疫,避免激发过度的免疫反应所致的肝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分娩前后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比较分娩后不同ALT水平组孕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52例,妊娠28周给予替比夫定(telbivudine, LdT)抗病毒干预,分别于LdT干预前(基线)、分娩前(2周)及分娩后(6周)进行生化、血清学及病毒学检测,同步留取相应时间点外周血标本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并分析分娩前后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特征。结果 52例患者分娩后6周ALT水平均值明显高于LdT干预前和分娩前,其中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ULN)者达28.8%(15/52例);与LdT干预前相比,分娩前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平均降幅达(3.68±0.79) lg IU/ml;HBsAg和HBeAg水平在分娩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分娩后ALT<2倍ULN组相比,ALT≥2倍ULN组的IFN-γ水平在LdT干预前呈低水平表达,分娩后呈高水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84,P=0.022;Z=2.223,P=0.026);2组间IL-2、IL-4、IL-6、IL-10、TNF-α在LdT干预前、分娩前及分娩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分娩后部分患者ALT明显升高,结合分娩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提示分娩后可能出现免疫功能增强并打破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这或许有利于分娩后的抗病毒治疗,但仍须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eP-CHB)HBV前C/BCP突变/准种及其与HBeAg、HBV DNA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断面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20例eP-CHB患者进行前C/BCP突变检测,其中24例患者进行前C/BCP区扩增、克隆,同步检测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分析前C/BCP突变/准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HBeAg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 结果220例eP-CHB患者中,HBV前C/BCP总突变率为70.0%(154/220),前C/BCP共同突变率为18.2%(40/220),前C突变率为30.9%(68/220),BCP突变率为57.3%(126/220)。HBV DNA≥ 5 lgIU/ml患者上述4种突变检出率均高于HBV DNA< 5 lgIU/ml者,其中前C/BCP总突变和BCP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09、P = 0.016,χ2 = 5.081、P = 0.024)。HBeAg水平越低(< 500 COI、500~1 000 COI和> 1 000 COI共3组患者比较),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738、17.291、16.263、22.164,P均< 0.001)。HBV DNA≥ 5 lgIU/ml患者中,HBeAg水平越低,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503、19.654、16.727、29.119,P < 0.001)。准种检测中,前C区高突变组患者HBeAg水平低于低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0、P = 0.017),前C、BCP高突变组与低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24、P = 0.462,t = 0.893、P = 0.317)。 结论eP-CHB患者中仍存在广泛的前C/BCP突变。高HBV DNA、低HBeAg表达者,前C和BCP突变的发生率较高;前C区突变株在准种中比率高者更影响HBeAg的表达。推测前C/BCP突变可能是eP-CHB出现低HBeAg、高HBV DNA,并导致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易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据医学空间网3月29日报道(原载C1in Infect Dis2005:40:800—806),单用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军团杆菌性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