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73岁.因"腹痛、腹胀3 d,加重并停止排便排气1 d"于2005年12月2日入院.患者自诉既往多次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于外院诊断为肠梗阻,经住院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有多年便秘及消化不良史,无腹部外伤史、手术史、长期药物服用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光闭合曲张静脉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124条下肢),采用激光闭合曲张静脉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有足靴区皮肤溃疡的患者,观察术后皮肤溃疡及色素的恢复情况。结果124条肢体腔镜下可见2—6条交通支病变,术后浅静脉曲张消退,术后1个月和1年超声随访示交通支均已闭合,静脉性皮肤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减轻。结论通过激光闭合曲张静脉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恢复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开窗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应用体外开窗技术在TEVAR中重建LSA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6例,年龄41~76(63±5)岁。67例中,B型主动脉夹层50例、胸主动脉瘤11例、壁间血肿4例、主动脉溃疡2例。观察患者TEVAR后的内漏发生率,主体和分支支架的位置、完整性和通畅性,以及患者手术相关死亡率。结果 67例患者中,有66例成功采用体外开窗技术重建LSA,技术成功率达98.5%;另1例因术中对位不准确转为烟囱技术重建LSA,术后均获随访(3~48个月)。术后即刻造影提示存在少量Ⅰ型内漏3例,未予处理,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提示内漏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上肢乏力,其中1例伴头晕,均在随访过程中逐渐恢复,无肢体缺血坏死。随访中所有患者分支支架及主体支架均通畅并保持着良好的完整性,无主动脉覆膜支架移位、内漏等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患者。结论 体外开窗技术为TEVAR中重建LSA提供了技术支持,方法简单有效,短、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耻骨肌孔空间分离在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汉中市勉县医院进行TEP手术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腹腔镜下结合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法行TEP,对照组实施单纯腹腔镜TEP,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试验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中的表达和血清中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的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2、4.601、12.306、5.235,均P<0.001);试验组术后慢性疼痛、感觉神经异常、阴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2、1.523、4.987,P=0.017、0.016、0.041);两组均无切口感染;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为优的百分比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6,P=0.019)。直疝型MMP-2表达较斜疝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斜疝型相比,直疝型Ⅲ型胶原含量增加,Ⅰ型胶原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4.936、5.374,P=0.041、0.021、0.031)。 结论腹腔镜下观察TEP手术空间解剖结构,在耻骨肌孔区域建立4个空间,临床手术疗效好、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MMP-2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胶原的降解作用与成人腹股沟疝的形成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腑清下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清下汤。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免疫指标(IgA、IgG、IgM)以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病人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免疫指标(IgA、IgG)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清下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奚海林  李睿  牛建华  冷政伟  陶凯雄 《肿瘤》2012,32(11):880-885
目的:探讨肝肠-钙黏连蛋白(liver-intestine cadherin,CDH17)过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CDH17基因过表达的BGC-823细胞株;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PCR,R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CDH17后,BGC-823细胞中CDH17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CDH17基因过表达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CDH17基因过表达对BGC-82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RF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CDH17的BGC-823细胞中CDH17mRNA及蛋白均过表达;CDH17过表达能明显提高BGC-82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P<0.05)。结论:CDH17基因在BGC-823细胞中过表达能提高胃腺癌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并促进胃腺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外科动物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手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对教学方法 、手段、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改进和完善,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为学生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提高外科学动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动物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手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改进和完善,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为学生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脾外伤的治疗由首选脾切除术转变为有选择性的保脾术式,是当今脾外科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随着介入影像学的发展,使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通过介入的方法寻求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我科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通过选择性脾动脉造影进行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2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诊断性腹腔穿刺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穿刺术作出诊断的98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的阳性率高达93.88%。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操作简单安全,在腹部创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