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水平及其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CKD非透析患者7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LGF浓度,心脏超声评定心脏形态和结构.结果 (1)CKD患者血清PLGF显著高于对照组[3.32(2.97,19.77) ng/L比2.33 (2.27,2.49) ng/L,P<0.01];且随着肾功能的减退,PLGF水平进行性升高(P< 0.05/6).(2)CKD各期患者的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升高,射血分数(EF)下降.(3)CKD患者左心室肥厚组血清PLGF显著高于非左心室肥厚组[19.05 (3.31,21.05) ng/L比2.99 (2.60,3.32) ng/L,P<0.05].PLGF高浓度组左室肥厚发生率显著高于PLGF低浓度组(70%比18%,P< 0.01).(4)相关分析显示PLGF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iPTH)、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血红蛋白、射血分数、血尿酸是PLGF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CKD患者血清PLGF显著升高,PLGF与CK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韦格纳肉芽肿病伴脑梗死与烟雾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格纳肉芽肿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少数可表现为脑梗死 ,而呈烟雾病改变者则未见报道。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韦格纳肉芽肿病伴脑梗死与烟雾病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 ,17岁。主因发热 10d伴偏瘫 6d于 2 0 0 3年2月 17日入院。 6个月前曾参加家里室内装修及刷漆工作 ,后一直在该处居住。 2 0d前劳累后出现一过性咽痛、鼻梁肿、鼻衄与左肩、左髋关节痛 ,后干咳。 10d前发冷、发热 ,体温最高达 39℃ ,口服螺旋霉素无效。 6d前静脉滴注头孢三嗪、病毒唑、双黄连、氟美松 (剂量不详 ) 1d后 ,出现右侧偏头痛、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间断呕吐 ,…  相似文献   
4.
河北南部多中心3 141例肾活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北南部多中心3 141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6年1月3 141例因肾脏疾病而行肾活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做肾活检时的年龄6~82岁,平均(33.8±12.7)岁;男1 670例(52.3%),女1 471例(46.8%)。11~49岁患者2 544例(81%)。大多数肾脏疾病男性占优势,而狼疮性肾炎(LN)、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肾小管间质疾病(TID)女性占优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慢性肾炎综合征(IgAN)(26.0%)、微小病变(MCD)(13.2%)、膜性肾病(MN)(10.8%)、LN(7.0%)、紫癜性肾炎(HSPN)(6.8%);平均年龄分别为(30.7±11.4)岁、(31.3±6.2)岁、(40.5±8)岁、(32.8±9.9)岁(、26.9±9.8)岁。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炎综合征(CNS)(43.8%)和肾病综合征(NS)(42.2%)。C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AN(49.1%)、HSPN(15.6%)、MN(9.5%)。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MCD(32.0%)、MN(17.5%)、LN(15.5%)。结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IgAN,男性,青壮年是高发人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CNS。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借助足细胞特异标记物Wilm肿瘤蛋白,分析其与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15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肥胖相关性肾痛.借助足细胞特异标记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对肾组织病理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同时结合临床和肾组织病理有关指标的多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组5例,外科切除的且已诊断为肥胖的肾脏肿瘤标本的正常皮质组织.结果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无论临床表现为小量蛋白尿组8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 g;中等量蛋白尿组4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3.5 g,大量蛋白尿组3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 g,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均伴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密度的减少(均P<0.01),其中以大量蛋白尿组最为显著,中等量蛋白尿组次之,小量蛋白尿组最轻.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与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1).足细胞数目的 减少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相关,表现为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者其足细胞数目明显少于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症者(P<0.01),足细胞融合、微绒毛化改变较多,肾小球硬化数明显增多(P<0.05).此外,足细胞数目减少严重者肾小球硬化(r=-0.427,P<0.05)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r=-0.574,P<0.01).结论 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早期就表现出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的减少,随着病变的加重,这种变化愈发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据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不同的性格色彩特征实施相应的培训管理模式对患者依从性及腹膜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3月~2014年3月置管患者,应用乐嘉设计的性格色彩心理问卷进行性格色彩分析,根据红、黄、蓝、绿性格色彩分成性格特征匹配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由腹透护士教授7天腹透培训课程,每月门诊随访一次;实验组根据性格色彩的不同给予个体化培训同一课程,并制定考核和随访时间。观察6个月,对两组患者应用刘鹏飞等设计的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行为问卷和美国Stanford大学慢性病教育研究中心设计的自我效能量表,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容量负荷变化、血压变化、腹透相关生化指标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6.51±0.71)、(7.25±0.79)分;自我效能总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6.1±1.9)、(7.3±2.3)分;收缩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147.78±15.69)、(135.39±9.01)mm Hg,T值-3.843,P值0.000;水肿发生率对照组66.67%,实验组30.56%,χ~2值10.701,P值0.013。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色彩特征实施教育培训与随访管理,能够调动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7.
男,49岁,因肾功能异常1年.发热5d,意识不清3h人院。1年前出现恶心呕吐,化验Scr为248.6μmol/L,Hb84g/L,c-ANCA阳性,24h尿蛋白定量2.43g.肾病理为Ⅲ型新月体性肾炎,诊断为原发性小血管炎、急性肾衰竭。曾接受甲基泼尼松龙1.0g静点3d,2个疗程后改为泼尼松40mg/d口服,症状减轻出院。随访期间,  相似文献   
8.
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损害为主的多系统疾病,其中肾脏损害对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影响尤为重要.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预后个体间差异很大,为探讨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99例紫癜性肾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合并妊娠致急性肾衰竭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9岁。主因孕8 个月,肉眼血尿2d,不规律腹痛1d,发现死胎半天未见红未破水于2006-02-09入院。孕6个月时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尿如浓茶色,1d后自行缓解。2d前感冒后再次出现酱油色尿,伴腹泻、呕吐,1d前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GC)治疗对肾小球疾病患者骨代谢影响的因素。方法  2 0 7例肾小球疾病患者 ,应用常规剂量GC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隔 3~ 6个月 ,进行了 35 7例次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血钙、血磷和骨钙素浓度测定。结果 ①用GC后骨钙素浓度明显降低 (P均 <0 0 0 5 ) ,但其不能预测BMD下降。②用药 15个月后男性各部位BMD均减少 (32 2~111 5 )mg/cm2 ,以L1 4和股骨粗隆更明显 (P均 <0 0 5 ) ,骨丢失率 3 3%~ 10 3% ;女性L1 4BMD均减少(4 3 8~ 76 0 )mg/cm2 ,以L1更明显 (P <0 0 5 ) ,骨丢失率 3 9%~ 7 9%。③年龄与各部位BMD变化呈负相关 ,但不影响GC造成的骨丢失。男性各部位、女性L1 4BMD减少与GC累计剂量和GC用药时间负相关。④用GC15个月 (GC累计剂量 10g以上 ) ,男性L1 4BMD正常的比例从 3/ 4至 3/ 5 ;女性L1和L2 BMD正常者从 3/ 4减少到 1/ 2。结论 长期口服糖皮激素导致与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的腰椎和男性股骨粗隆骨丢失 ,年龄偏大和男性患者骨丢失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