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血管外周脂肪组织释放血管舒张因子功能的改变及他汀类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SHR 10周龄后,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50 mg/kg·d,血脂康 2 400 mg/kg·d干预16周。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组(SHR-A)、血脂康干预组(SHR-X)、对照SHR组和WKY组的血压(SBP)变化;于26周龄,把各组大鼠的相邻的两段胸主动脉环分为血管外周脂肪亚组和裸血管亚组,予10-6 mmol/L苯肾上腺素(PHE)刺激,比较两亚组血管收缩力的差异;用液体转移的方法,观察孵育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的培养液对裸血管张力的影响。结果:① WKY组、SHR-A组、SHR-X组SBP实验前后无显著变化,SHR组的SBP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实验开始时;② WKY组、SHR-A组、SHR-X组血管外脂肪亚组的收缩力低于裸血管亚组的收缩力,而SHR两血管亚组的收缩力无差别;③ 把WKY组,SHR-A组,SHR-X组孵育的血管外脂肪的培养液转移到裸血管均诱发其快速舒张,而SHR组则无显著血管舒张反应。结论:WKY的血管外周脂肪组织释放一种可转移性血管舒张因子,降低血管对苯肾上腺素的反应性,调节血管功能而SHR的血管外周脂肪组织这种血管调节作用减弱;血管外周脂肪组织这种功能异常可能是高血压血管功能异常的病理基础之一他汀类药物治疗在修复SHR血管外周脂肪组织这种功能异常的同时,还能减缓SHR血压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4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纯降糖治疗组(降糖组)和降糖治疗加血脂康组(血脂康组),并以20例人作正常对照(对照组)观察各组血糖、血脂、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血脂康组和降糖组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血脂康组CEC、ET-1、TC,TG,LDL-C明显降低,NO,HDL-C明显升高,与降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调节脂代谢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4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原降糖措施的基础上加服血脂康,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6周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含量,并测定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指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总胆固醇(TC)(6.81±1.52)vs(4.46±1.05)mmol/L(P<0.05),甘油三酯(TG)(4.68±1.16)vs(2.31±0.74)mmol/L(P<0.01),空腹血糖(9.63±1.54)vs(7.34±1.44)mmol/L(P<0.05),餐后2 h血糖(12.86±1.96)vs(9.57±1.34)mmol/L(P<0.05),血浆比黏度(1.78±0.18)vs(1.27±0.56)mPa.s(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4.89±0.71)vs(3.48±0.62)(P<0.05)、纤维蛋白原(4.14±0.52)vs(3.25±0.36)g/L(P<0.05),且8周、16周各项指标无反复,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血脂康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及血黏度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血脂康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DM)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DM并血脂异常患者89例,分A组(血脂康组)及B组(辛伐他汀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TC、TG、LDL—C都较服药前降低,HDL—C水平较服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A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较服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B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服药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都较服药前提高,但A组较明显(P〈0.05),B组不明显(P〉0.05)。结论 血脂康与辛伐他汀都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血脂康还有协助降糖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lowering of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in individuals at high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 Xuezhikang has a marked impact on lipids.

Methods. In this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parallel-group clinical trial, a total of 2704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previous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were assigned either to placebo (n = 1341) or to Xuezhikang (0.6 g twice daily, n = 1363) for an average of 4.5 years.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recurrent coronary events; the secondary end-point was all-cause mortality and other clinical events, including adverse effects.

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Xuezhikang and placebo group in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Xuezhikang treatment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events by 43.0% (P = 0.02), deaths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by 30.0% (P < 0.01), and all-cause mortality by 35.8% (P = 0.001).

Conclusions. Thi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demonstrated that long-term Xuezhikang therapy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in Chinese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previous MI in a safe manner.  相似文献   
6.
Lipid-lowering therapy using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statins) has been shown to assist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many clinical trials[1-3]. Statins may also have an abundance of pleiotropic effects[4-7]. C-reactive protein (CRP),…  相似文献   
7.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   总被引:112,自引:13,他引:112  
目的判定在与西方人群相比血清胆固醇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国冠心病患中,通过血脂康调整血脂能否降低各种冠心病相关事件的危险性,并判定对各种原因死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长期随访临床试验,研究时间从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65家临床协作医疗中心,对4870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4.40~6.47mmol/L(170~250mg/d1)之间、年龄在18~75岁,有明确心肌梗死史的中国冠心病患进行了平均4年的随访观察,以比较血脂康胶囊0.6g,2次/d与安慰剂的作用。主要终点为冠心病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死亡,次要目标为能否减少非心血管病事件如肿瘤、脑卒中、自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需求以及总死亡。结果主要终点在血脂康治疗组的发生率为5.72%,安慰剂对照组为10.41%,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45.1%(P=0.0000),其中冠心病死亡治疗组为3.19%,对照组为5.49%,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31.0%(P=0.0048),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治疗组为1.93%,对照组为4.92%,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60.8%(P=0.0000)。次要终点(脑卒中、肿瘤、PCL/CABG的需求)的发生率治疗组为69.2例次/1000人,对照组为100.4例次/1000人,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31.1%(P=0.0004),其中PCI和(或)CABG的需求,治疗组为30.1例次/1000人,对照组为45.1例次/1000人,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33.3%(P=0.0097)。各种原因的死亡在治疗组为5.19%,对照组为7.74%,治疗组相对危险降低33.0%(P=0.0003),其中肿瘤死亡在治疗组降低54.7%(P=0.0138)。在临床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安慰剂比较,血脂康胶囊治疗能显降低冠心病患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死亡的发生率。能显减少对PCI和(或)CABG的需求,能显减少肿瘤死亡和各种原因的总死亡。表明中国冠心病患服用血脂康胶囊调整血脂可获得明显益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6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口服,疗程为2个月,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肝酶升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9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引起肝酶升高3倍以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32例患者,A组停阿托伐他汀;B组阿托伐他汀减半;C组更换为血脂康。总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转氨酶(ALT)。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心源性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MI)、非致死性MI、猝死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ALT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C组患者ALT水平下降较B组患者更显著,与B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C组之间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治疗4周后TC、LDL-C、TG、hs-CRP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TC、LDL-C、TG、hs-CRP水平下降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患者治疗后比较,C组患者TG、hs-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MACEs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9.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引起肝酶显著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换用血脂康安全有效。本研究入选患者病例数较少,有待更多的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BSCO host、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查时间为2013年10月之前。纳入标准为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脂康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22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脂康组较安慰剂组TC、TG、LDL-C显著降低[(WMD=-1.15,95%CI:-1.67~-0.64,P0.001)、(WMD=-0.51,95%CI:-0.83~-0.20,P=0.002)、(WMD=-0.99,95%CI:-1.38~-0.59,P0.001)],HDL-C明显升高(WMD=0.21,95%CI:0.05~0.38,P=0.01);血脂康组较单纯常规治疗组TC、TG、LDL-C显著降低[(WMD=-1.19,95%CI:-1.45~-0.93,P0.001)、(WMD=-1.19,95%CI:-1.45~-0.93,P0.001)、(WMD=-1.00,95%CI:-1.27~-0.73,P0.001)],HDL-C显著升高(WMD=0.17,95%CI:0.05~0.29,P=0.007)];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相比TC、TG、LDL-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有效调节血脂,与他汀类药物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