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3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19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1088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2897篇
预防医学   55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345篇
  4篇
中国医学   5286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735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最终结局大都会导致中风或心梗,还会诱发2型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突然猝死。因此,高血压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沉默的杀手”。高血压治疗除服用降压、调脂等药物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诸如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减压等综合措施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加减方口服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肌电图检查相关指标、面部神经功能分级的变化,测定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92.59%、75.93%,以观察组临床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闭目、抬眉、鼓颊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电图结果RI潜伏期低于对照组,CMAP波幅高于对照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GDN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肌电图指标,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推断其起效可能与通过调控血清中TNF-α、GDNF、IL-17等水平以减轻患者神经病变的炎性反应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绵莎 《新中医》2019,51(7):250-252
引《黄帝内经》《难经》等重点篇章和后世学者的论述,对中医经典中的针刺调气思维和选穴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刺是通过调气来治疗临床疾病,以脉诊测气机,定得气,准确取穴是实现调气的关键步骤,可使用四时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来选经择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吴门调脂颗粒对大鼠平滑肌细胞(VSMCs)的自噬在细胞、蛋白质、基因等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调脂颗粒含药血清、6-氨基-3-甲基嘌呤(3-MA)、雷帕霉素(Rapamycin)诱导处理VSMCs,通过MTT检测调脂颗粒含药血清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自噬小体的数目变化,Real time 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调脂颗粒含药血清处理VSMCs后,细胞生存率无明显改变,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相对表达上调,自噬小体数量增多,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上调(P0.05)。雷帕霉素联合调脂颗粒含药血清处理VSMCs后,细胞生存率下降,较雷帕霉素组LC3-Ⅱ的相对表达下降,自噬小体数量显著减少,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下调(P0.05或P0.01)。结论:吴门调脂颗粒可以通过多个层面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及过度自噬,促进平滑肌细胞适度自噬。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系统评价泽苓调脂茶治疗痰浊阻遏型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稳定性,为中医药临床综合治疗血脂异常提供依据与实践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签约本院家庭医生的凌桥本地居民中符合痰浊阻遏型血脂异常患者120例,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给予自拟泽苓调脂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疗效;治疗0周、12周、24周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影响;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肾功能检测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泽苓调脂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痰浊阻遏型血脂异常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对肝肾功能无不良作用,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10.
体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并且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其中气郁质的表现多与心理性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由于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危机和压力使年轻人成为气郁质的高发人群,因此探究气郁质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所发表的气郁质相关文献进行总结,重点从气郁质的人群分布调查研究、体病相关研究、调体干预研究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研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最后对目前关于气郁质的研究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思考,并提出气郁质研究应在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或临床干预调体研究,揭示气郁质的本质和其量化诊疗标准,丰富气郁质的理论数据支持,促进中医体质学与多学科的交互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