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常[牙合]者瞳孔间距(Interpupillary Distance,IPD)与咬合垂直距离(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OVD)的关系。方法:对116名福建籍青年正常[牙合]者测量其OVD与IPD,并进行两者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总样本的OVD均值为65.35mm±4.70mm,IPD均值为63.98mm±3.26mm,男性正常[牙合]者OVD均值为68.16mm±4.23mm,IPD均值为65.46mm±2.96mm,女性正常[牙合]者的OVD均值为63.22mm±3.86mm,IPD均值为62.86mm±3.05mm;总样本的IPD与OVD的相关系数r=0.633,男性样本的IPD与0VD的相关系数r=0.563,女性样本的IPD与OVD的相关系数r=0.531。结论:IPD与OVD间存在显著相关性,IPD可以作为需咬合重建患者确定其OVD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咬合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重建患进行义齿修复,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是重要一步,它为恢复患理想的脸部外形和正常的口He功能奠定了基础。上下颌间距离正常,面部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器官、组织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系统能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反之,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本对近年来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的研究包括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性及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活动、He力、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面部软组织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咬合重建又称为重建,是通过修复的方式,使垂直距离适当恢复,改正颌位,使正常的关系重建。使颞下颌关节和颌面部肌肉的解剖生理相适合,消除异常导致的口颌系统紊乱,使其正常功能得到恢复。有效重建咬合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是否能够使垂直距离恢复正常,建立正常的关系[1]。由于咬合重建修复,使原有的咬合状态和低垂直距离出现变化,新的咬合关系和颌位重建,患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常需要使用过渡性的垫,严密观察患者的咀嚼系统反应,调整新的垂直距离,如果没有不适,则进行永久修复。评价咬合重建的效果,通常观察患者发音、咀嚼、咬合等功能的改善情况,面下1/3高度的恢复情况,肌肉关节症状的缓解情况[2,3],这些都是非客观描述性指标。T-Scan咬合力计和肌电图仪,是评价咬合重建修复的客观性指标,能够对咬肌群的功能活动、咬合中心点位置的改变、咬合力进行准确记录,客观反映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探究咬合重建修复中咬合力及咀嚼肌群肌电变化,特选取我院15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熊倩  吴珺华 《口腔医学》2021,41(7):608-613
目的 分析Ⅰ、Ⅱ、Ⅲ类颌骨关系患者面部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差异,为咬合重建或无牙颌患者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9月至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患者,共计329例。根据ANB大小分为Ⅰ类(2°~5°)、Ⅱ类(>5°)和Ⅲ类患者(<2°);根据下颌平面角(FH MP)大小分为高角型(>32°)、均角型(22°~32°)和低角型(<22°)。对其进行面部软、硬组织高度、角度及比例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①总人群中Ⅰ、Ⅱ、Ⅲ类患者共有22个测量值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前下面高(ANS Me)满足Ⅲ类患者>Ⅰ类患者>Ⅱ类患者。②在高角型、均角型和低角型中,Ⅰ、Ⅱ、Ⅲ类患者仍有11个测量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ANS Me与其余测量值均具有相关性,其中患者关节点到髁顶点的距离(Ar Gn)与ANS Me的相关系数|r|Ⅰ=0.839,|r|Ⅱ=0.732,|r|Ⅲ=0.806,均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Ⅰ、Ⅱ、Ⅲ类颌骨关系患者的面部测量值具有差异性,修复治疗时应该把颌骨关系作为考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上下颌牙列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及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为临床邻面去釉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19年6—10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行CBCT检查患者50例,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测量条件的牙齿145颗,运用Invivo软件测量每颗牙齿邻面接触区的釉质厚度及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结果    从切牙至第一磨牙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大多数牙位的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大于近中(P < 0.05),仅有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颌左右侧同名牙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上颌中切牙-侧切牙、上下颌侧切牙-尖牙邻面接触区外,其余相邻牙齿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上颌邻面接触区平均釉质厚度大于下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颌近远中邻接点到牙合面的垂直距离均小于到釉牙骨质界的垂直距离(均P < 0.05)。结论    不同牙位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不同,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也不同,临床邻面去釉时不同牙位去釉量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应结合CBCT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丁艳美 《甘肃医药》2015,(4):290-291
目的:观察拔牙用于高角病例对颌面部垂直方向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6例正畸拔除前磨牙矫治的高角病例,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平片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牙、颌面部垂直方向结构的变化,观察拔牙是否造成高角病例颅颌面垂直向结构的改变。结果:拔牙后,46名高角病例ANS-Me、L6-MP、N-Me、U6-PP均明显增加(P<0.05),Ul-PP、MP-SN、MP-PP、PP-SN、Y-axis、L1-M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拔牙用于高角病例矫治前后,下颌平面角及生长方向并未显著改变,但磨牙高度明显伸长,因此额外支抗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Qi B  Luo W  Zhang JL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3):337-339
目的:观察适当降低垂直距离对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法和降低3mm垂直距离法,为40例老年患者分别制作完成2副全口义齿。适应3个月后,测定咀嚼效能和压痛点。采用SAS6.04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降低3mm垂直距离制作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与传统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压痛点显著少于传统法(P<0.05)。结论:降低3mm垂直距离法是临床上可行的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咬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操作对照组,依据处死时间每组再平均分为3、10、30、60d的四个亚组.采用人为降低大鼠牙冠高度的方法降低实验组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处死后取深层咬肌检测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值改变.结果: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后大鼠咬肌组织的Na^+-K^+-ATPase活性有所降低,在实验第30d时活性下降明显,但在实验第60d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已无显著性;Ca^2+--ATPase活性则显示出与Na^+-K^+-ATPase活性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可引起咬肌组织的能量代谢障碍,但随着低位咬合状态持续时间的延长,能量供应可得到恢复,过度的能量消耗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0.
眶下神经管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并测量眶下神经管,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对105例成年人头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以显示眶下神经管;测量眶下神经孔至眶下缘距离、眶下神经至正中平面距离、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直径;观察眶下神经管的CT表现.结果 眶下神经孔至眼眶下缘垂直距离平均(8.3±2.7)mm;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平均直径分别为(24.6±3.0)mm、(2.1±1.0)mm;眶下神经孔至正中线距离平均为(27.0±1.7)mm;双侧眶下神经孔基本对称.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三维重组技术可多方位显示眶下神经管,并可进行形态学测量,熟悉其正常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诊断和术前评价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