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27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101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13篇
  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  测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现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提供对策。方法  以上海市3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研。采用杰斐逊共情量表-医学生版(JSPE-S)和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分别评估医学生的共情和人格特质。结果  共发放问卷2 02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58份,有效率为96.93%。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总分均值为(103.24±14.35)。共情能力总分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4~0.406, P<0.01),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75, P<0.01)。分层回归结果表明:“共情重要性”和“大五人格”量表的5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人格因素占可解释方差变异量的16.2%(P<0.01)。结论  我国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低于国外医学生,重视人格特质的塑造有助于提高其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的深入,大脑和食管感觉及胃排空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胶质瘤干细胞内在自我更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胶质瘤干细胞内在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方法 观察原代胶质瘤细胞在单纯改良Eagle/F12培养液(DMEM/F12)中胶质瘤干细胞球的形成,并检测其CD13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MAP2)、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表达。通过二代球体形成、细胞增殖测定、分化实验分析其自我更新、增殖、多能分化能力。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所分离细胞球细胞与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差异。结果 在单纯DMEM/F12培养液中形成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CD133,不表达分化标志GFAP、MAP2,少数细胞表达MBP。分离出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可在单纯DMEM/F12培养基中增殖,并能形成CD133阳性的二代细胞球,可分化为GFAP、MAP2、MBP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裸鼠成瘤实验显示其成瘤能力显著高于原代胶质瘤细胞。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能在无血清、无外源性细胞因子培养基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胶质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不依赖于外源性生长因子,它可能拥有自我更新的自身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piRNA(Piwi—interacting RNA)是2006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小RNA,长度约24到30个核苷酸,其作用与Dicer酶无关.与Piwi蛋白家族成员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目前研究piRNA的功能都基本限定在生殖细胞中,近来研究表明piRNA对于生殖细胞功能的很多环节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生殖支持细胞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了进展。本文就piRNA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可行性,并初步观察静脉回流规律。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取耳静脉血0.ImL,分离RBC并用FITC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已标记的RBC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动物双侧后肢内侧分别建立4cm&#215;3cm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模型(n=10)和顺行岛状皮瓣模型(n=10),血管蒂长3cm。将一侧后肢随机设定为实验组,皮瓣制备后注射已标记的RBC悬液5pL;对侧为对照组,不注射示踪剂。实验组按顺行和逆行皮瓣分成两组,即顺行皮瓣组和逆行皮瓣组,每组10个;再根据注入示踪剂途径不同,分为动脉和静脉2个亚组,每亚组5个皮瓣。注射示踪剂5S后取下皮瓣立即冷冻,取连续的3张冰冻切片(5~7pm),其中2张行HE染色和GENMED染色,另]张不染色直接压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FITC标记的RBC阳性率在99%以上,荧光强度均≥10。;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标记的RBC呈均匀分布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均匀、稳定。冰冻切片显示实验组皮瓣蒂部均出现荧光,对照组未见荧光。顺行岛状皮瓣组荧光主要分布在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逆行岛状皮瓣组荧光分布在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结论荧光示踪剂可用于静脉回流研究,顺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回流;逆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的“迷宫式途径”回流。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某区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时点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调查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基本流行学资料。方法采用梅奥心理服务问卷,主要内容为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测定等。在上海市某公安分局内进行截断面时点调查。结果1共调查警员1611人,男性91.5%,女性8.5%,年龄28.8±17.5岁。2GHQ的平均得分:1.5±2.31,存在可能心理障碍倾向者比例15.3%,可能存在重度心理障碍者比例2.9%。3SCL-90总分大于160分者比例17.2%;单项分大于2分比例最高的是强迫症状因子(19.5%),睡眠饮食因子次之(12.8%),躯体化症状因子(12.6%)第3位,敌对因子(12.4%)处于第4位。4健康变化、总体健康感、心理健康和生命活力得分是相对最低的维度。结论1在警察群体中存在心理障碍者比例远高于一般市民,生活质量一些维度相对较差;2建立长效机制是维护和保证警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住院抑郁症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症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析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3年内的抑郁症出院病例为研究对象,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7年)观察血糖和血脂的动态变化,了解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48例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为27例,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9%;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脂血症、伴发躯体疾病数目和抑郁症发病诱因;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高脂血症、伴发躯体疾病数目和抑郁症发病诱因。结论: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9%,高脂血症、伴发躯体疾病数目和发病诱因是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动脉瘤瘤颈大小测量中的价值,并与常规DSA(2DDSA)进行比较,为动脉瘤的栓塞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准确的信息。方法对在2DDSA检查中发现的14例动脉瘤的瘤颈进行常规测量,又分别将进行旋转血管造影和3DDSA成像后对动脉瘤的瘤颈进行测量。结果3DDSA与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DDSA比较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显示上有更多的角度显示的更加清晰,测量数据更加丰富。结论3DDSA比2DDSA能够显示动脉瘤更多的瘤颈,尤其是动脉瘤的最大颈,对介入手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MUC-1基因在胃癌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MUC-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和外周血中MU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56例胃癌病例中MUC-1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2%,MU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6%,临床分期中I和II期病人阳性表达率MUC-1 RNA为33.3%,MUC-1蛋白为40%,而-Ⅲ期病人则分别高达65.4%和69.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外周血的癌细胞MUC-1高表达,阳性率为73%,结论:MUC-1是一种较好反映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性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icrowave endometrial ablation,MEA)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4例,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例,子宫肌瘤16例。结果34例患者术后完成随访3-24个月,闭经19例(55.88%),明显改善7例(20.59%),改善7例(20.59%),月经未改善1例(2.94%),术后随访3月月经过多症状消失,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2年后仍达93.3%。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并发症少。避免了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液体灌注、手术中出血以及子宫穿孔的危险,并取得与之相似甚至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