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前感染现状,通过主动性监测早期发现新生儿院前感染的病原体,同时分析新生儿院前感染的危险因素,避免多重耐药菌(MDRO)的定植和感染。[方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1778例新生儿进行院前感染主动监控,掌握NICU院前感染发生率,及时发现NICU住院患儿定植菌分布,并做感染病原学统计。[结果]1778例新生儿中348例发生院前细菌定植,发生率为19.1%;290例发生院前感染,发生率为16.3%。新生儿发生院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入院日龄、分娩方式顺产、患儿母亲产前感染、患儿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0.05)。入院后有细菌定植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于无细菌定植者(P<0.05)。[结论]对NICU患儿院前感染进行主动监测、明确NICU患儿个体细菌的定植情况将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并对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提供参考,预防和控制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NICU救治危重新生儿的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是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救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注射血液制品、药物、血液净化及全肠外营养等领域。但该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容易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到原发病的治疗,甚至还可能延长新生儿住院的时间,使新生儿病死率呈现增长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1]。由于早产儿各种神经反射尚未完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2]。虽然管饲营养和肠外营养能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现况,为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所综合性儿童医院NICU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院环境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各医院NICU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8.87%,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78‰和1.63‰,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没有相关性。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51.56%~67.19%。结论 NICU医院感染应更注重目标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加强,多中心调查可为全国范围内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在某儿科医院发生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对策。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三个重症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247例有效记录,其中27例(10.9%)共发生33次非计划性拔管,按例次计算得出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1.2%,按置管日计算拔管率为1.77次/100个置管日,新生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66.7%,普通患儿组的重新置管率为88.9%。当班护士年资、护理人力配置、患儿年龄、肢体约束情况、镇静剂的使用为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评估和预见能力、增加护理人力配置、合理使用镇静剂、有效的肢体约束均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出院后袋鼠式护理(PKMC)知识、态度和实践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5日—2022年10月31日选取我国23个省市、38所三级甲等医院、48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普通病房、新生儿过渡病房和家庭病房的45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行编制新生儿科护士PKMC知识、态度和实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455名新生儿科护士的PKMC知识得分为(9.26±2.14)分,态度得分为(42.54±4.53)分,实践得分为(27.69±4.46)分。不同培训背景的新生儿科护士PKMC知识、态度、实践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科护士PKMC知识得分较高、态度积极、实践水平较高,但知识不够全面,有必要开展PKMC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65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进行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疗效、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例患儿100%顺利完成换血,换血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强,换血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是顺利有效换血的关键,换血过程中对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维持出入量平衡则是保证换血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NICU全面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和生命质量。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搭建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逻辑关系,结合我国医院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NICU建设管理标准,参考儿童、成人和危重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新生儿疾病特点,初步建立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定义,咨询专家以咨询计分法采取不记名2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问卷咨询,提出删除、拆分、添加、修改和合并的意见,取第2轮问卷咨询指标赋分值,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结果 来自中国9省市12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或儿童专科医院48名专家应邀参与了问卷咨询,2轮问卷咨询均得到了100%的回复。根据“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并定义了67个评价指标(结构19个,过程18个,结果30个),第1轮问卷咨询中,删除8个、拆分1个、添加4个、修改4个、合并2个指标;第2轮问卷咨询中,删除5个指标,无拆分、添加、修改和合并指标,对3个一级、14个二级、58个评价指标(结构16个,过程18个,结果24个)权重和组合权重计算结果显示,一、二和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6~4.9、4.1~4.9和3.7~5.0,满分频率分别为60.4%~88.6%、25.6%~90.7%和6.3%~97.9%,呈现一、二和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频率范围值逐渐宽泛的趋势。一、二和三级指标一致性系数均<0.1,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论 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基础搭建的58个三级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取得了咨询专家一致的认同,为更深入的相关研究鉴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背景 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的组配方案的系统评价报道较多,而筛查的最佳窗口期和适宜的筛查机构也同样值得关注。 目的 评估在不同筛查窗口期和筛查机构中进行新生儿危重症CHD(mCHD)筛查的诊断准确性和假阳性率。 设计 诊断准确性研究的Meta分析。 方法 本文文献检索和筛选是在新生儿CHD筛查(NCHDS)指南中实现的。筛查金标准:筛查阳性婴儿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mCHD,或随访出现CHD症状和体征后经心脏超声或手术或心脏导管介入术证实为mCHD。 以QUADAS-2量表对纳入文献行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等诊断准确性参数。 主要结局指标不同筛查窗口期和筛查机构的筛查准确性。 结果 ①关于筛查窗口期的16篇文献中,筛查窗口期在生后≤24 h 9篇, ~48 h 7篇, ~72 h 3篇,6~72 h 3篇,筛查新生儿mCHD的敏感度分别为0.788(95%CI:0.600~0.921)、0.579(95%CI:0.378~0.757)、0.586(95%CI:0.369~0.775)和0.897(95%CI:0.836~0.937),特异度分别为0.985(95%CI:0.946~0.996)、0.998(95%CI:0.994~0.999)、0.996(95%CI:0.987~0.999)和0.994(95%CI:0.983~0.998),假阳性率分别为0.015 (95%CI:0.004~0.057)、0.002(95%CI:0.001~0.006)、0.004(95%CI:0.001~0.016)和0.006(95%CI:0.002~0.019);生后≤24 h、~48 h、~72 h和6~72 h筛查新生儿mCHD的AUC分别为0.916、0.973、0.939和0.973。②关于筛查机构的20篇文献中,产院15篇、NICU 2篇、社区2篇、产院+NICU 1篇,筛查新生儿mCHD的敏感度分别为0.701(95%CI:0.576~0.802)、0.797(95%CI:0.675~0.881)、0.571(95%CI:0.230~0.856)和0.821(95%CI:0.555~0944);特异度分别为0.995(95%CI:0.990~0.998)、0.885(95%CI:0.778~0944)、0.993(95%CI:0.988~0.996)和0.916(95%CI:0.189~0.998);产院和NICU筛查新生儿mCHD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06 (95%CI:0.003~0.011)和0.030 (95%CI:0.001~0.636),AUC分别为0.960和0.757;产院生后≤24 h亚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7和0.996,生后>24 h亚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0和0.996。 结论 追求筛查的高敏感度、接受高假阳性率时可以选择生后6~24 h内进行筛查;追求低假阳性率时可选择生后24~72 h之后筛查,应选择在产院开展筛查mCHD,准确性高、假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长三角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的现状,为临床中该类群体喂养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1月—12月,采用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情况调查表,回顾性收集长三角地区5所三级甲等医院NICU胎龄≤35周且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获得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的情况,同时比较纯母乳喂养组和亲母母乳不足时使用配方奶补足组患儿喂养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共收治极/超低出生体重儿830例,最终纳入667例。其中仅接受亲母母乳喂养82例(12.3%),仅接受捐赠母乳喂养5例(0.8%),接受亲母母乳+捐赠母乳喂养65例(9.8%),以上3种方式统称为纯母乳喂养,共计152例(22.9%)。接受捐赠母乳+配方奶喂养34例(5.1%),仅接受配方奶喂养75例(11.2%),接受亲母母乳+配方奶喂养333例(49.9%),接受亲母母乳+捐赠母乳+配方奶喂养73例(10.9%)。使用纯母乳喂养组肠外营养天数少于配方奶补足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迟发性败血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三角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情况不容乐观,亲母母乳不足时以配方奶进行补足喂养仍然不如纯母乳喂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