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修复方法对深型楔状缺损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门诊患者因正畸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颗作为研究样本,通过Micro-CT扫描并联合应用4种软件模拟重建下颌第一前磨牙深型楔状缺损模型,模型分别用复合树脂和瓷嵌体两种材料修复,洞形制备分为有倒凹和无倒凹两种方法。加载200 N垂直载荷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牙颈部楔状缺损修复后其颈部牙体组织等效应力显著降低,其中采用全瓷嵌体修复缺损的模型颈部牙体组织等效应力降低最多。各模型修复体位移和颊尖位移均无明显差异。Ⅲ度楔状缺损各修复模型中,单纯采用树脂修复模型的修复体等效应力和最大应力均低于其他两种模型。Ⅳ度楔状缺损各修复模型中,采用全瓷嵌体修复模型的修复体等效应力和最大应力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模型,采用树脂修复的两个模型其修复体等效应力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修复治疗可缓解楔状缺损牙缺损区的牙体硬组织应力集中。Ⅲ度楔状缺损可采用树脂修复;Ⅳ度楔状缺损推荐优先选择全瓷嵌体修复,树脂修复则建议增加固位倒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牙周袋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分布的基线信息,探讨其分布与牙周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运用古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菌斑标本,PCR产物连接TA载体,挑选多个克隆测序.其结果使用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随机采集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标本,按照牙周袋深度分组(A、B、C、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菌斑中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为古细菌.临床标本中牙周袋较深组(C组和D组)的古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组(A组和B组).结论 古细菌的检出率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古细菌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3种不同的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疗效。方法 163例共179颗患牙随机分组分成3组。A组为iRoot SP糊剂组(60颗),B组为AH Plus糊剂组(60颗),C组为碘仿糊剂组(59颗)。常规根管预备后即刻根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组根管糊剂根管充填术后7 d疼痛发生率:i Root SP糊剂组低于AH Plus糊剂组和碘仿糊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2年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Root SP糊剂组和AH Plus糊剂组的成功率均高于碘仿糊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SP糊剂组成功率略高于AH Plus糊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iRoot SP糊剂疗效略优于AH Plus糊剂和碘仿糊剂,是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经不同功率的铒,铬:钇钪镓石榴石(erbium, chromium:yttium scandium gallium garnet,Er,Cr:YSGG)激光照射后,牙釉质表面经唾液再矿化效果的差异。方法将正畸拔除的66颗第一前磨牙去除牙根后切开牙冠为颊舌两侧,制成132个样本,按照Er, Cr:YSGG激光照射功率不同分为6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以及B组(0.5 W)、C组(0.75 W)、D组(1 W)、E组(1.5 W)和F组(2 W)5个实验组。各实验组经过相应功率激光照射后,颊侧样本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备用,舌侧样本浸泡于唾液中进行再矿化处理,2周后比较各组样本经唾液再矿化前后显微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差异。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各实验组经过2周浸泡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再矿化,其中以D组再矿化效果最明显。显微硬度分析显示,除A组外,各实验组再矿化前后的显微硬度值均有明显改变(P<0.05),其中以D组增加最明显。结论经不同功率的Er,Cr:YSGG激光照射后,牙釉质经过2周的唾液浸泡,均出现再矿化,其中以1 W功率组再矿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种植完成1年以上的患有种植体周围炎的60名患者的60个种植体,经过基础治疗(龈上、龈下洁治,牙周双氧水冲洗)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康复新液+明胶海绵组:康复新液浸润明胶海绵置入牙周袋内,每周一次)、B组(康复新液组:康复新液冲洗,每周一次)和C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组,每周一次),1个月后,检查各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 各组基线时PD、SBI和PLI值之间没有差异(P>0.05)。经过1个月的相应治疗后,PD、SBI和PLI值均有明显改变,与基线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0.01,P<0.01),说明治疗有效;各试验组间两两比较:PD、SBI值,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值A、B、C 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其作用效果和其用药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黄芪(Radix Astragali)别名黄耆、绵黄芪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ns(Fisch)Bge.和内蒙黄芪A.mongholicus Bge.的根,味甘,性温,为补气圣药,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临床用黄芪主要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水溶液在短期内对体外成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牙周袋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分布的基线信息,探讨其分布与牙周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古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菌斑标本,PCR产物连接TA载体,挑选多个克隆测序。其结果使用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随机采集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标本,按照牙周袋深度分组(A、B、C、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菌斑中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为古细菌。临床标本中牙周袋较深组(C组和D组)的古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组(A组和B组)。结论古细菌的检出率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古细菌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谢森森  李继遥 《海南医学》2014,(9):1252-1255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不同再矿化方式处理漂白后的牙釉质对牙釉质表面物理性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适当牛牙釉质块,随机分为四组。A组:人工唾液组;B组:0.09%氟化钠溶液组;C组:护牙素组;D组:含氟护牙素组。测量漂白前、漂白后即刻,再矿化一周及再矿化两周各时间点硬度(KHN)和颜色(L,a,b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漂白后各组显微硬度显著降低,再矿化处理阶段,A组显微硬度基本不变, B、C组再矿化两周,显微硬度值升高(P〈0.05),D组再矿化一周即出现差异(P〈0.05),两周时再矿化效果增加。各组ΔE值漂白后升高7.22~7.85,再矿化1周降低1.35~1.69,除C组降低值与漂白后即刻无差异外,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护牙素及含氟护牙素能减少颜色回复程度,使牙齿颜色更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