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探讨掺镁微弧氧化钛表面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含钙、磷电解液微弧氧化处理钛表面(MAO)为对照组,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镁构建低镁(Mg-1)和高镁(Mg-2)含量微弧氧化处理钛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面相貌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DS)分析材料表面化学元素,MTT法检测钛表面大鼠BMSCs细胞代谢活性,细胞骨架染色观察钛表面细胞生长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半定量分析细胞ALP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涎蛋白(Bsp)、骨桥蛋白(Opn)等成骨分化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OCN蛋白的表达.结果:BMSCs在MAO、Mg-1、Mg-2三组钛表面生长状态均良好,Mg-2组BMSCs增殖代谢活性最佳(P<0.05);与MAO组相比,Mg-1组和Mg-2组提高了材料表面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和ALP、OCN蛋白的表达,其中Mg-1组促进Runx2、Alp基因和ALP蛋白表达的作用更佳,Mg-2组上调Ocn、Bmp2、Bsp、Opn基因和OCN蛋白表达更明显(P<0.05).结论:镁离子掺入微弧氧化钛表面具有良好生物学相容性,可促进大鼠BMSCs增殖活性,显著提高钛表面的成骨分化性能,具有潜在的促骨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凝胶注模氧化锆陶瓷浆料颗粒级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配制凝胶注模法成型氧化锆陶瓷浆料,研究颗粒级配的混合氧化锆颗粒粉末配制凝胶注模氧化锆浆料后素坯的收缩和预烧结后的尺寸变化。方法:采用不同的颗粒粒径,制作氧化锆浆料,分为纳米组H1(26 nm);亚微米组H2(300 nm);混合组H3(1μm+300 nm+26 nm)。测试浆料的固含量与收缩率。结果:H1,H2,H3组的固含量分别为60.11 wt%,81.58 wt%,82.36 wt%;素坯的收缩率分别为0.87%,0.26%,0.29%,致密化收缩率分别为26.1%,23.1%,22.4%。结论:采用颗粒级配的混合组H3(1μm+300 nm+26 nm)的氧化锆浆料具有最高的固含量及最低收缩率。并获得最适合玻璃渗透的预烧结程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上中切牙冠修复体在口内环境下的色差容忍度(包括察觉度和接受度),为提高配色技术成功率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使用专业牙科比色仪器ShadepilotTM,测定66例单侧上颌中切牙冠修复体与对应天然牙的色差数据△E,以及各色度参数差△L*、△C*、△a*、△b*,根据每个患者在修复体戴入口腔后对其色差的主观感受,将病例分成三组:A组:不存在色差,效果满意;B组:存在色差,但效果满意;C组:存在色差,效果不满意。C组修复体在进行外部染色后再次进行色差测定,数据归入A组或B组,总色差与各参数色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色差察觉度和接受度。结果:口腔环境中,上中切牙冠修复体色差察觉度约为1.6(△E单位),色差接受度平均为4.06(△E单位);当修复体的明度L*及饱和度C*高于天然牙时,其色差容忍度相对较高,而修复体明度L*及饱和度低于天然牙时,色差容忍度较低;色调差异△a*的存在对色差容忍度的影响均比较显著。结论:口腔修复体的色差容忍度,不仅与肉眼观察生理特征相关,与心理因素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若能充分了解人们对修复体色彩的审美倾向,将色差容忍度定量运用于比色技术中,将对提高修复体配色成功率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nHA/BG)涂层与Bio-Oss骨粉在种植体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选取6只Beagle犬,拔除两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预备种植窝,同时颊侧制造裂隙状骨缺损(2.25 mm×3 mm×4 mm)。按照分组植入种植体和骨粉,A组为nHA/BG+Bio-Oss,B组为nHA/BG+血凝块愈合,C组为微米级HA+Bio-Oss。术后2周、处死前2周和3 d分别进行四环素、钙黄绿素和茜素红荧光标记。术后8周和16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骨-种植体结合率(BIC)在8周时分别为30%、18%、21%,16周时分别为61%、53%、46%;缺损区新骨面积(RA)在8周时分别为(2.1±0.6)mm3、(1.4±1.0)mm3、(0.6±0.1)mm3,16周时分别为(4.2±0.7)mm3、(2.2±1.2)mm3、(1.2±0.6)mm3。各组8周与16周的BIC和RA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8周时,A、C 2组的BIC和R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16周时,A、B 2组的R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种植体周围2.25 mm骨缺损区,nHA/BG涂层能促进种植体-Bio-Oss替代骨-骨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固定桥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双重牙列修复这三种保守修复方法在唇腭裂患者口腔修复中的初步临床体会。方法:结合100例唇腭裂患者保守修复的治疗经验,讨论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结果:唇腭裂患者的保守修复治疗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咀嚼功能和颌面外观,修复口鼻瘘,改善发音,同时获得心理康复等。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选择好适应症后,保守性修复治疗是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物功能性全口义齿在各向咬合状态时下颌牙槽骨的应力分布。方法:标准无牙颌模型翻制环氧树脂模型,制作生物功能性全口义齿,分别在正中、前伸、侧向咬合时进行三维光弹应力分析。结果:正中牙槽骨内最大应力出现在第一磨牙区牙槽嵴舌侧;侧向牙槽骨内最大应力值出现在双侧第二磨牙区,工作侧最大应力出现在牙槽嵴唇颊侧,平衡侧最大应力出现在牙槽嵴舌侧;前伸牙槽骨内最大应力出现在第二磨牙区舌侧。结论:生物功能性全口义齿在各向咬合状态时下颌牙槽骨的应力分布基本与平衡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三维光弹模型。方法:选取标准下颌无牙颌模型,在双侧尖牙区植入两枚种植体,以硅橡胶为模具翻制环氧树脂模型,表面覆盖厚2mm的硅橡胶牙槽黏膜模拟层,制作全口义齿,分别连接球帽、磁性、杆卡附着体制成各型种植覆盖义齿光弹模型,垂直加载,应力冻结切片,观测应力条纹图样。结果:模型均质透明无初始应力,具有良好的冻结性能,为应力测试提供了清晰的图像。结论:实验建立的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三维光弹模型可定性分析功能状态下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氮化钛膜对临床用钴铬(Co-Cr)合金抗菌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钴铬合金,制作成10mm×10mm×3mm规格的试件,采用电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其表面沉积一层厚为2.5μm的TiN涂层。将涂层前后的试件分别置于有变形链球菌或黏性放线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共同培养,以单纯培养基作为对照。24h后,运用电化学实验对所有试件进行极化曲线分析。结果:塔菲尔极化曲线图形显示,未镀膜的Co-Cr合金与变形链球菌或黏性放线菌共同培养后,自腐蚀电位更负,钝化区间变短。而镀膜后合金与细菌共同培养,极化曲线的变化不明显,细菌对合金的腐蚀作用与镀膜前相比显著减弱。结论:氮化钛膜使Co-Cr合金能耐受细菌的作用,提高材料的抗菌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钛为基底含银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中银离子的缓释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钛基羟磷灰石涂层试件.实验组为含5%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对照组为纯羟基磷灰石涂层.将试件浸入小牛血清,37℃厌氧恒温避光保存.以小牛血清作空白对照.1、7、14d观察期末进行原子能吸收光谱检测,并计算银离子浓度.结果:实验组于观察1、7、14d末银离子含量分别为250、425和417ng,银离子释放速度随时间推移而变缓.第7~14天,银离子释放量基本稳定,第14天银离子含量略有下降.对照组银离子含量可忽略不计.结论:含银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中银离子释放量少,第7天银离子释放达到稳定,第14天可能有银离子再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