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银汞粘接的剪切力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玻璃离子水门汀增强银汞充填体与牙体之间的粘结作用。取新鲜离体人磨牙制成3mm厚的牙块,在其中央制备直径3mm的圆柱形洞,分别以玻璃离子、银汞粘结剂涂于洞壁,再充填银汞合金,另设空白对照组。两周后测各组的剪切力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离子与银汞粘结剂组的剪切力比空白对照组大,并有显著差异;说明玻璃离子与银汞粘结剂均有相似的增强银汞修复体与牙体之间粘结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洞形与抗剪切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盒型洞两侧的余留牙体组织与底面不同移行方式时抗剪切能力的关系。方法:将新鲜离体牙的一部分制备成符合要求的两组试件。第一组试件的两侧壁轴向加载,第二组试件两侧壁侧向加载,分别记录两侧不同形状侧壁的抗剪切力值。结果:轴向加载,不同形状的侧壁抗剪切力无显著性差异(P〉0.5);侧向加载,不同形状的侧壁抗剪切力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01)。结论:两侧壁受到轴向负载时,其抗剪切能力与洞形无关,受侧向负载时,其抗剪切能力与洞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搏动灌注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流剪切力(FSS)及血管内皮糖萼(VEG)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名,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及平流灌注组,每组患者20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指标、FSS、VEG及炎症反应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硫酸乙酰肝素及趋化因子C-C型配体2(CCL2)],分析血管壁峰值剪切力(PWSS)与VEG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在主动脉开放前、停机后两个时间点,搏动组患者的PWSS均较平流组显著较高(P<0.05);搏动组患者停机后syndecan-1及CCL2的水平较低(P<0.05);搏动组患者在主动脉开放前、停机后硫酸乙酰肝素水平较低(P<0.05);PWSS与syndecan-1及硫酸乙酰肝素的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搏动灌注有利于维持体外循环期间FSS,对于VEG的保护及缓解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是位于内皮细胞表面的一层多糖蛋白复合结构,在内皮细胞表面形成选择性通透屏障。在对糖萼进行概述后,主要针对在流动剪切力作用下,糖萼与物质传输,尤其是与大分子物质如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关系展开论述。其关系体现为:一方面,糖萼的厚度和完整性影响LDL的浓度极化及跨内膜输运;糖萼中的硫酸肝素蛋白聚糖参与残余脂蛋白代谢的全过程。另一方面,LDL的氧化产物ox-LDL会破坏内皮细胞糖萼层的主要成分硫酸肝素。研究糖萼与脂蛋白的关系,将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并为将糖萼作为新的防治靶点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变应力对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和猪髋动脉内皮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基质联合培养形态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对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单纯培养组,小肠黏膜下基质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组均施与40×10-5N/cm2的剪切应力,持续12h,两组均每隔30min记录细胞图像,计算定向角。结果单纯培养组:第1小时可见有明显的细胞脱落,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第4小时,细胞脱落已不明显,细胞由多角形逐渐变圆;第8小时,看不到明显的细胞脱落,细胞由第4小时时的类圆形向长梭形发展,细胞变得细长,局部可见细胞沿流场方向排列;第12小时,细胞变得更加细长,细胞沿流场方向排列趋势更为明显;定向角第12小时时与剪切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联合培养组:第1小时有少数细胞脱落,但不如单纯培养组第1小时细胞脱落明显;第2小时后看不到明显的细胞脱落;定向角在12h内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40×10-5N/cm2的脉动剪切力对猪髋动脉细胞的形态和排列在12h内产生影响;但对与猪小肠黏膜下基质复合培养的内皮细胞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血流剪切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流剪切力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力声像仪测量2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3±10.6)岁;同时测量该处血管的血流剪切力(τm),具体计算公式如下:τm=η×4×Vm/D。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判定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剪切力的关系。结果2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平均血流剪切力为(16.3±4.6)dynes/cm2,明显低于于正常对照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下降的血流剪切力与增厚的内中膜厚度呈明显负相关(r=-0.74,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血流剪切力显著下降,下降的血流剪切力可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对预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在动脉血栓形成的初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值得注意的“剪切依赖”机制通过一对受体与配体(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和vWF因子)诱导了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行为。本文综述了有关这些机制的最新认识,为防治动脉血栓性疾病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