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6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528篇
内科学   395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10篇
综合类   1208篇
预防医学   416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369篇
  4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评价以蒙医辨证动态施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的疗效。方法:将146例缺血性脑卒中(萨病)患者,依据平行对照原则分为蒙西医结合治疗组111例和西医常规治疗组35例。蒙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口服蒙成药和传统疗术治疗。随访记录发病至90天时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萨病蒙医症侯疗效评价量表症侯评分。结果:BI评分和NIHSS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蒙医症侯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恢复期症侯改善情况蒙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结论:以蒙医辨证动态施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可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及蒙医症侯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面神经监测在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作用并细化其监测方法,探讨满足小儿面神经监测的麻醉方案。方法20例行电子耳蜗植入术的婴幼儿和20例行鼓室成形术的成人患者,术中行面神经实时监测,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滴注维持。根据直视下面神经暴露程度,分为面神经暴露组和未暴露组2个亚组,测定面神经诱发肌电位的电刺激阈值。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诱发面神经肌电位反应,且术后面神经功能均未见异常。电子耳蜗组面神经水平段的刺激阈值:暴露组为(0.38±0.10)mA,未暴露组为(1.21±0.32)mA;垂直段的刺激阈值:暴露组为(0.40±0.14)mA,未暴露组为(0.91±0.17)mA。电子耳蜗组各亚组刺激阈值均显著高于鼓室成形术组(P值均<0.05)。结论电子耳蜗植入术中面神经监测有助于定位与保护面神经。定位未暴露的面神经时,先用1.0 mA刺激,再用1.5 mA探寻;面神经暴露时,用0.3 mA开始刺激。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可以满足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面神经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研究不同的手术方式在剥除子宫肌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院行保子宫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1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26例、B组(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1年后的随诊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135.00±14.43)min长于B组(84.00±15.70)min,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出血量(232.07±26.47)mL多于B组(138.29±43.81)m L,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高热发生率低于B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于B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宫腔穿透、术后输血、术后1年复发、术后慢性盆腔痛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但需结合手术者技术及病情综合评估来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95.
996.
韩现红  鲁丰华  娄小平   《护理与康复》2020,19(10):69-71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阶段,回顾性分析某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护理质量指标数据上报缺失率、重复率和错误率情况,发现采集指标数据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和相关因素,采取改善采集流程并制定监控机制措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实施后,全院每日/月护理质量指标数据上报缺失率0.50%/1.86%、重复率0.29%/0.70%和月报表错误率1.83%,均较实施前的日/月护理质量指标数据上报缺失率1.06%/4.81%、重复率0.75%/1.17%和错误率3.68%降低。六西格玛管理法可优化信息系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指标数据上报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病人术后1周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使用正中神经电刺激监测SSEP,分析N13、N20波形分级,5~6级为波形分级良好。术后1个月采用GCS评分评估意识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GOS评分评估预后,GOS评分4~5分、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N13、N20分级与术后1个月GC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0、0.687;P<0.05),与术后6个月GO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322;P<0.05)、mRS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7、-0.444;P<0.05)。N13、N20分级良好与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14、0.247;P<0.05)。N13、N20分级良好预测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的阳性率为65.0%、55.6%。结论 相较于GCS评分,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术后1周内SSEP检测N13、N20分级,有更好的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 研究血清Tau,高迁移率组蛋白B1(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联合检测判断急性脑损伤(acute brain injury,ABI)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0年4月咸阳市中心医院168例A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记录认知障碍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au和HMGB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ABI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清Tau和HMGB1联合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 168例患者中36例发生认知障碍,为观察组,另13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血清Tau和HMGB水平分别为347.84±75.51pg/ml和6.79±2.29μg/L,对照组分别为298.67±80.16pg/ml和4.96±1.08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6.84,均P<0.05)。不同血清Tau和血清HMGB1水平ABI患者文化程度、脑损伤程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CT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34.30,6.74~50.60,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脑损伤程度、脑挫裂伤、血清Tau及血清HMGB1是A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Y1=1.03-0.75X1+0.46X2+0.56X3+0.62X4+0.81X5(X1=文化程度,X2=脑损伤程度,X3=脑挫裂伤,X4=血清Tau,X5=血清HMGB1)。Y2=1.03+0.62X4+0.81X5。Y1与Y2预测模型判断ABI患者并发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5和0.84,两种预测模型判断认知障碍风险的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au和血清HMGB1联合检测对判断ABI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及白介素6(IL-6)血清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及COPD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患病情况将其分为单纯COPD组(A组,n=56)及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B组,n=40)。另选取20例健康研究对象作为健康组。采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评价各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HMGB1、TNF-a、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HMGB1、TNF-a、IL-6水平与肺功能、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B组肺动脉压明显高于A组和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B组的FEV1%及FEV1/FVC%均低于A组和健康组,且A组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的HMGB1、TNF-a及IL-6均高于A组、健康组,且A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TNF-a、IL-6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与FEVI%、FEV1/FVC%呈负相关。HMGB1与TNF-a、IL-6呈正相关。结论 HMGB1、TNF-a、IL-6介导了COPD全身炎症反应,这些细胞因子在COPD、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