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14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化疗的所有老年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结果共收治老年患者(≥65岁)134例,占所有患者的31.2%。其中49例在2008年化疗期间出现过肝损害,发生率为36.6%。年龄范围65~84岁,中位年龄70岁。出现肝损害与未出现肝损害的老年患者在性别比和年龄结构比方面无明显差异。出现肝损害的患者中10.2%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21例(42.9%)伴有肝脏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患者的14.1%。肝功能损害出现在不同的化疗周期,大多出现在化疗前2个周期(占37.8%)。肝损害表现为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41例,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28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27例,白蛋白(ALB)降低10例,总胆红素(TBIL)升高9例。多为1~2度,有4例(占全部老年患者3.0%)出现3度肝功能损害。出现肝功能损害后,其中19例患者未予特殊治疗,30例接受积极的保肝治疗。45例肝功恢复正常,2例肝功恶化,2例肝功无改善。结论肝功能损害与年龄/分期无明显相关,但出现肝脏转移可能是肝损害的易感因素;老年患者化疗后的肝损害一般预后较好,无需减量或延迟化疗。  相似文献   
99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过去十年迅速发展,并成为最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之一。但ICI打破了机体的免疫平衡,降低了T细胞耐受性,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IRAE可以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内分泌、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系统等,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尚无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预测因子出现。轻度的IRAE...  相似文献   
993.
背景与目的 PET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监测、治疗后评价、随访.但PE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尚不是十分明确.本研究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中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最高SUV(标准化摄取比)对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病灶最高SUV为(6.3±3.2),全部转移病灶最高SUV为(4.3±3.1),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最高SUV为(4.6±3.4).原发灶最高SUV≥7组和<7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26.1个月和38.7个月(P=0.02).淋巴结转移灶最高SUV≥5和<5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17.0个月和28.9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SUV、淋巴结转移灶SUV、肿瘤分期、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接受手术治疗、转移器官个数、PET发现淋巴结转移、PET发现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ET检查时是否发现转移病灶,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以及肿瘤病理高分化是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PET检查中原发灶最高SUV、转移淋巴结最高SUV可以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社区持证残疾人康复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社区持证残疾人的普查评估,分析其生存现状、生活质量及康复需求.方法 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对社区108名持证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评定和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结果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2.0%,中等文化程度56.5%,低文化水平者31.5%;具有稳定收入能自给者75%,缺乏稳定收入需他人或社会资助者25%;肢体残疾、视力与听觉语言残疾69%;精神与智力残疾31%.在致残等级评定中,多重残疾占4.6%,一级残疾8.3%,二级残疾31.4%,三级残疾42.6%,四级残疾3.7%.生活自理程度评定中,能够完全自理者55.6%;需要他人帮助者42.6%.焦虑评分结果为(44.26±5.21),高于50分者10%;抑郁评分结果为(43.59±4.65),高于50分者7%.结论 社区的残疾人群存在着受教育水平低,生活贫困,残疾等级重,情绪不稳,康复需求达不到满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5.
赵林 《中国校医》2012,26(10):724-726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 487个大学新生采用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及总分原始分(恐怖均分)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和谐家庭氛围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类家庭氛围的学生。不同家庭结构、家庭收入与生源地的学生在总分原始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部分因子均分上,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与农村家庭的学生得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家庭氛围的影响比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和生源地的影响更大,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食管异物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做胸透或食管吞服钡棉检查.对于透X线异物,以上两种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不但能明确异物的大小及位置,而且可以清楚显示异物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5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呈巢状、旋涡状和席纹状排列,细胞边界不清,呈合体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点彩状或空泡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常混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CD21、CD23、CD35阳性。结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较困难,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须依赖于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用DSA参数性成像评价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前后脑灌注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筛选单侧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狭窄率均在75%以上.术前术后分别行双侧颈动脉后前位造影,成像相关参数术前术后一致.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对图像进行脱机处理,感兴趣区(region ofinterest,ROD分别选在脑组织,颈内动脉及静脉窦的上矢状窦区,求得时间-灰度曲线,从此曲线上分别提取支架侧颈动脉术前术后脑组织的最大灰度值,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o time,MTT),对比剂峰值出现的时间,对比剂的达峰时间及对比剂变化的最大斜率值以及脑循环时间.成像速度为7.5帧/s.应用配对设计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狭窄侧脑组织感兴趣区内对比剂峰值、时间-灰度曲线的最大斜率值、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脑循环时间术前分别为108.20±5.58、1.23±0.37、(4.78±0.24)s、(8.20±0.42)s、(4.92±1.03)s,术后分别为114.20±7.58、2.01±0.36、(4.14±0.40)s、(3.55±0.56)s,(4.18±0.89)s,上述参数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7、8.00、0.21、10.12、10.12、4.14,P值均<0.05).感兴趣区峰值出现时间术前(5.39±0.24)s,术后(5.37±0.78)s,术前术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值0.21,P值均>0.05).结论 DSA参数性成像技术术前术后所得参数变化能够反映出术前术后脑灌注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9.
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脑动脉瘤形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截取1081份正常MRA图像定义为一般国人脑血管形态学类型,按颈内动脉供血范围进行分型,将一侧颈内动脉只供应同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定义为标准均衡型,将一侧颈内动脉不仅供应同侧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同时还供应对侧全部或部分大脑前动脉,而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明显变细(管径<对侧1/2)、发育不良或未发育定义为一侧优势型,将一侧大脑后动脉主要由同侧颈内动脉通过胚胎大脑后动脉供血定义为前循环优势型进行分析.对175例动脉瘤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一般国人脑血管形态学类型进行对照,研究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49例前交通动脉瘤中一侧优势型占87.76%(45例),与正常国人一侧优势型和标准均衡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其中左侧优势型(33例)约为右 侧优势型(12例)的3倍,与一般人群左侧优势与右侧优势型 比(11.19%/3.98%)无显著性差异(P=0.952).而且左右侧前交通动脉瘤数目构成与临床一般人群一侧优势型左右侧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544).58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中前循环优势型(21例)与标准均衡型(27例)构成与正常国人脑血管类型前循环优势型(224例)及标准均衡型(762例)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8).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多发动脉瘤中脑血管类型异常比例均与正常国人脑血管类型异常比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M1远端分叉处动脉瘤脑血管类型异常比例与正常国人脑血管类型异常比例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侧优势型供血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相关,造成前交通动脉瘤左右侧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一侧优势型发育左右侧存在差异.Willis环的变异是Willis环上动脉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 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目的: 对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别、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6-01/2010-03),以"mesenchymal stem cell"为检索词;同时检索CNKI数据库(1979/2010-02),以"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分化"为检索词.结果与结论: 共收集400篇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和分化的文献,中文86篇,英文314篇.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3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虽然有多种方法,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细胞分化诱导的机制仍不清楚,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