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22篇
  免费   12183篇
  国内免费   7145篇
耳鼻咽喉   1335篇
儿科学   1602篇
妇产科学   1573篇
基础医学   6448篇
口腔科学   3165篇
临床医学   24274篇
内科学   12812篇
皮肤病学   2553篇
神经病学   1750篇
特种医学   35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8428篇
综合类   51171篇
预防医学   13866篇
眼科学   1274篇
药学   24089篇
  151篇
中国医学   68517篇
肿瘤学   4775篇
  2024年   613篇
  2023年   2120篇
  2022年   2350篇
  2021年   3095篇
  2020年   3382篇
  2019年   3700篇
  2018年   1895篇
  2017年   3990篇
  2016年   4908篇
  2015年   6031篇
  2014年   10409篇
  2013年   9973篇
  2012年   13646篇
  2011年   15046篇
  2010年   14303篇
  2009年   13285篇
  2008年   15617篇
  2007年   13192篇
  2006年   12165篇
  2005年   12245篇
  2004年   9950篇
  2003年   9209篇
  2002年   7671篇
  2001年   7492篇
  2000年   5697篇
  1999年   4603篇
  1998年   4235篇
  1997年   4008篇
  1996年   3591篇
  1995年   3057篇
  1994年   2499篇
  1993年   1377篇
  1992年   1437篇
  1991年   1261篇
  1990年   825篇
  1989年   740篇
  1988年   443篇
  1987年   368篇
  1986年   285篇
  1985年   245篇
  1984年   161篇
  1983年   107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后牙关系的变化趋势,分析可能影响后牙关系复发的因素。方法 选取采用拔牙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29例,其中男12例,女17例。根据ANB角进一步分为牙性Ⅱ类14例,骨性Ⅱ类15例。分别对其正畸治疗前、后进行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结果 所有患者的Ⅱ类磨牙关系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仅有少量复发。牙性Ⅱ类患者治疗后下磨牙近中移动量(4·52±2·15) mm,大于上磨牙移动量(3·62±2·62)mm,而骨性Ⅱ类患者上下磨牙近中移动量相似,但ANB角由治疗前的(6·27± 1·08)°明显减小为(4·64±1·17)°。随访时两类错患者上下颌磨牙均近中移动,且上颌磨牙移动量大于下颌磨牙。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下颌骨水平向生长和上前牙不齐指数与磨牙关系复发有关。结论 Ⅱ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后磨牙关系较为稳定。牙性Ⅱ类错磨牙关系的解除有赖于上下颌磨牙相对移动调整,骨性Ⅱ类错则依靠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的改变。有利的下颌生长型和上颌前牙不齐程度等与磨牙关系的保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牙周病变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牙周组织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了12例慢性龈炎,13例单纯性牙周炎,9例健康对照,采用DTNB显色法测定酶的活性,对其病变龈组织做GSH-PX测定,并分析了临床指标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1.龈炎组,GSH-PX含量为293.74±121.70,牙周炎组为242.97±110.59,对照组781.25±113.39,龈炎组、牙周炎组的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龈炎组与牙周炎组GSH-PX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龈炎组牙龈指数与GSH-PX活性成负相关(r=-0.7225,P<0.005),牙周炎组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量与GSH-PX活性成负相关(r=-0.7653,r=-0.8578,P<0.0025)。结论:牙周病变组织GSH-PX活性降低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牙周病是细菌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由于细菌的存在,局部自由基生成增多对GSH-PX消耗增大;其二是由于全身因素的影响局部GHS-PX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术前正畸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患者,分别在术前正畸完成前后检查并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测量髁突各径值(d)、髁突高度(h)、不同角度下关节间隙(L)、双侧髁突间距(R)及各髁突角度值,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症状无明显改变;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各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术前正畸不会对患者TMJ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恒牙初期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特征,分析硬组织改变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恒牙初期正常[牙合]、安氏Ⅱ类错[牙合]青少年各50名,确定22项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指标和9项硬组织测量指标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除3项软组织测量值和2项硬组织测量值外,其余软硬组织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判别分析筛选出5项主要软组织指标。软硬组织测量指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Ⅱ类错[牙合]青少年软组织侧貌明显异常,B’Li-FH、NsLs-FH、LiNsPg’、Li—E、CmSnLs是最敏感、最能体现Ⅱ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异常的5项软组织指标。正畸临床中可有针对性地纠正硬组织异常来改善软组织不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矫治生长期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作用机制,矫治器戴用时间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处于生长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Ⅱ类1分类错[牙合]20例,使用肌激动器矫治。按患者合作程度分为两组,A组:全天(至少20h)戴用矫治器,B组:仅夜间(戴足12h)戴用矫治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矫治结束后,磨牙及尖牙均达到中性关系,覆殆覆盖正常,下颌骨及下颌支长度增加,髁突生长改建,下颌位置前移,上下后牙牙槽高度增加,下颌向前上旋转,Ⅱ类骨面型得以改善。两组之间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但12h组疗程明显比20h组长。结论:早期应用肌激动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牙合],无论全天戴还是仅夜间戴(戴足12h)都可有效地抑制上颌骨发育,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he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1例青春发育期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错he利用Twin-block结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磨牙和尖牙Ⅰ类关系和较好的侧貌。ANB角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青春发育期安氏Ⅱ类错耠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正畸摇椅弓打开咬合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畸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和安氏Ⅱ类2分类错合畸形的过程中,经常要遇到纠正深覆合,即打开咬合的问题,其目的是要改正下颌过陡的Spee氏曲线和上颌的反补偿曲线,最终达到上下颌牙列的补偿曲线和Spee氏曲线正常,使前牙覆合覆盖关系协调,而摇椅弓是临床矫治中经常应用的打开咬合的方法之一,效果较好,现介绍一下摇椅弓打开咬合的体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髁突形态与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不同年龄组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比较各组间髁突形态特点。结果:高角患者中:升支高度(RH)值在不同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成人组>青少年组>儿童组(P<0.05);髁突上部高度(h)值、h/RH值、H/W值在不同年龄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成人组分别大于青少年组和儿童组。均角患者中:h值、RH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成人组分别大于青少年组和儿童组;h/RH值、H/W值在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角患者中:h值、RH值在各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成人组分别大于青少年组和儿童组;h/RH值在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W值在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儿童组和成人组分别大于青少年组。结论:髁突形态在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他们不同的生长型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口外颈牵引装置对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He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侧位X线头影测量,对15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上颌骨向前生长受到抑制,下颌骨生长得到充分表达,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得以改善。上颌第一恒磨牙伸长并向远中移动,上颌切牙唇倾角度减小,第一恒磨牙关系恢复至中性He,覆He、覆盖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同时发现,腭平面角、殆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口外颈牵引装置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He有明显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探讨牙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的临床可行性、技术特点并评估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从1999年3月至2003年12月间,共24例患者行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3例无牙颌患者在下颌前部各植入4个专用种植体,1周内完成种植体支持的连杆式上部结构覆盖义齿修复;21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30个种植体,均于1周内在种植体上部完成树脂单冠或联冠修复,4-6个月后行种植体烤瓷冠修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12个月,之后每12个月复查1次。结果 24例共42个种植体即刻负重。平均负重28个月(最短3个月,最长49个月),种植体无脱落、无感染,种植体周围未出现X线透影,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特殊设计的种植系统,应用改良的种植外科和修复技术对一些牙列缺损及无牙颌患者行种植即刻修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