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433篇
  免费   14300篇
  国内免费   7404篇
耳鼻咽喉   624篇
儿科学   3492篇
妇产科学   776篇
基础医学   7475篇
口腔科学   1066篇
临床医学   47293篇
内科学   29010篇
皮肤病学   995篇
神经病学   6036篇
特种医学   77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9篇
外科学   13143篇
综合类   97689篇
预防医学   24737篇
眼科学   1381篇
药学   46243篇
  477篇
中国医学   32177篇
肿瘤学   4599篇
  2024年   1384篇
  2023年   4969篇
  2022年   5577篇
  2021年   7187篇
  2020年   8316篇
  2019年   8604篇
  2018年   3805篇
  2017年   7633篇
  2016年   8098篇
  2015年   9154篇
  2014年   16576篇
  2013年   15953篇
  2012年   19093篇
  2011年   20409篇
  2010年   18551篇
  2009年   17454篇
  2008年   19551篇
  2007年   17926篇
  2006年   16023篇
  2005年   17153篇
  2004年   14979篇
  2003年   15554篇
  2002年   10932篇
  2001年   9387篇
  2000年   6996篇
  1999年   4986篇
  1998年   4354篇
  1997年   3633篇
  1996年   2697篇
  1995年   2129篇
  1994年   1526篇
  1993年   952篇
  1992年   864篇
  1991年   790篇
  1990年   538篇
  1989年   557篇
  1988年   258篇
  1987年   170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表达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AICVD患者103例进行临床实验,视作实验组(A组),选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5例志愿者对照,视作对照组(B组),将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基线数据等纳入SPSS21.0软件处理,ox-LDL和PAPP-A表达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者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A组入院后24h的ox-LDL、PAPP-A表达均分别高于治疗后7d、15d,A组ox-LDL、PAPP-A表达较B组均更高(P 0.05);②不同病理改变下颈动脉斑块组的oxLDL、PAPP-A表达水平较IMT增厚组、IMT正常组更高(P 0.05),易损斑块组的ox-LDL、PAPP-A表达水平较稳定斑块组更高(P 0.05);③从不同病理改变下的ox-LDL、PAPP-A表达水平比较来看,NIHSS评分等级越高,ox-LDL、PAPP-A表达水平越高。Spearman分析检验,ox-LDL与PAPP-A水平呈正相关(r=0.836,P 0.05)。将是否存在AICVD和神经功能缺损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ox-LDL与PAPP-A等作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等级与ox-LDL、PAPP-A呈正相关(OR=2.512,1.12 95%CI 3.74;OR=1.312,1.10 95%CI 2.72,P 0.05)。结论 AICVD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发生、发展与ox-LDL、PAPP-A表达高低呈正相关,神经缺损越严重ox-LDL、PAPP-A表达越高,故可推断ox-LDL、PAPP-A表达在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可将其视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2.
993.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神经科杂志主办的第九届脑血管病规范诊疗高级培训班于2019年11月16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的近22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苏明教授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范诊治技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何志义教授就“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诊治技术”、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武剑教授就“脑血管病一级规范预防技术”、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新教授就“脑出血规范诊治技术”、解放军总医院蒲传强教授就“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规范诊治技术”做了精彩报告,并和与会者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m,β2-M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1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2例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另选取同等数量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非脑卒中个体作为对照,比较血清β2-MG水平及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暴露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风险。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β2-MG水平、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OR(95%CI)分别为6.74(3.92~11.61)、1.77(1.00~3.09)、3.43(2.00~5.89)、2.04(1.11~3.71),P均<0.05]。此外,血清β2-MG水平的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χ2=48.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β2-M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OR(95%CI)=6.11(3.46~10.77),P<0.05]。结论 血清β2-MG水平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基底节(basal ganglia,BG)/半卵圆中心(central semioval,CSO)-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扩大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4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基底节(BG)梗死262例,半卵圆中心(CSO)梗死214例,根据影像学手段评估BG/CSO-VRS扩大严重程度; 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BG/CSO-VRS扩大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基底节和半卵圆中心梗死V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BG-VRS轻度扩大和重度扩大患者性别、高血压病比例、收缩压及BMI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CSO-VRS轻度和重度扩大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及BMI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和BMI均是BG-VRS扩大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BMI也是CSO-VRS扩大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病和BMI与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VRS扩大密切相关,其中合并高血压病和BMI降低是导致BG-VRS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降低也是CSO-VRS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y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S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低氧指数等;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检测2组患者血清HIF-1和Ngb水平; 根据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夜间睡眠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低氧指数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而其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的指数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 认知障碍组视空间技能、执行技能、定向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延迟记忆)、注意力以及抽象思维7个不同的认知领域的得分以及总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 认知功能障碍组HIF-1和Ngb高水平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 认知障碍组P300潜伏期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但波幅较认知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χ2=7.428,P=0.006)、血脂血糖水平异常(χ2=9.917,P =0.002)、AHI(χ2=5.489,P=0.019)、脑梗死面积(χ2=5.857,P=0.016)、脑梗死部位(χ2=6.207,P=0.013)、HIF-1水平(χ2=29.138,P=0.000)和Ngb水平(χ2=32.385,P=0.000)是急性脑梗死合并OSAS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HI≥20次/h(OR=6.417,95% CI=2.774~14.848,P=0.000)、HIF-1高水平(OR=4.768,95% CI=2.009~11.318,P=0.000)、Ngb高水平(OR=4.477,95% CI=2.443~8.204,P=0.002)、血脂血糖水平异常(OR=3.622,95% CI=1.422~9.225,P=0.004)、脑梗死部位(OR=4.428,95% CI=1.801~10.888,P=0.027)为影响认知功能障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急性脑梗死合并OSA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是AHI≥20次/h、HIF-1高水平、Ngb高水平、血脂血糖水平异常、脑梗死部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及侧支循环代偿与转化生长因子1(TAK1)、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且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72例患者,根据软脑膜评分方法(rLMC)评分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较好组(39例)和侧支循环较差组(33例); 收集患者一般的临床数据和血清,用ELISA实验检测患者血清TLR4和TAK1水平。结果 侧支循环较好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均少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 侧支循环较好组与侧支循环较差组比较rLMC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P<0.05); 侧支循环较好组TLR4和TAK1水平均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 侧支循环较好组溶栓后24 h后NIHSS评分、30d后NIHSS评分和90d后MRS评分均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且侧支循环较好组预后良好患者的比例高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 rLMC评分与患者血清TLR4和TAK1水平呈负相关(r=-0.819,-0.701,P<0.01); 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病、TLR4和TAK1水平增加均为影响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rLMC评分与TLR4和TAK1的水平呈负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病、TLR4和TAK1的水平增加均为静脉rt-PA溶栓后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在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80例(NIHSS评分5~20分),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42例)和低剂量组(38例),于脑梗死发病4.5 h内标准剂量组患者给予rt-PA 0.9 mg/kg治疗,低剂量组患者给予rt-PA 0.6 mg/kg治疗,之后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溶栓24 h,7、30 d后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均显著下降(P<0.05); 2组溶栓后的NIHSS评分、颅内出血率、病死率及各时间点的m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低剂量组溶栓后皮肤黏膜、牙龈出血率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结论 低剂量(0.6 mg/kg)与标准剂量(0.9 mg/kg)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度-中重度)伴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低剂量溶栓治疗安全性更高,对于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138例,观察组(69例)行颈动脉穿刺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对照组(69例)行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诊治、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 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mTICI)量表评估血管再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l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 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取栓次数减少(P<0.05),观察组血管成功再通率和mTICI分级高,术后30 d内NIHSS评分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高(P<0.05); 入院NIHSS评分≥15分、侧支代偿不良、取栓次数>3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50 min均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减少取栓次数,缩短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进而提高血管成功再通率和血管再通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血脑屏障通透性与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绵阳市盐亭县人民医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且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共76例,随访3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血脑屏障通透性等。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后共有8例患者失访,其中mRs评分为良好(0~1分)共32例,为预后良好组,余为预后不佳组(2~6分)共36例; 2组患者性别、BMI、梗死部位、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脑卒中史、发病时间、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应用药物、基线NIHSS评分、Cr,BUN,HDLc,LDLc,PLT,HGB,APTT,D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 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房颤史的比例、UA水平与预后不佳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 2组患者AUC无明显差异(P>0.05); 预后良好组患者Ktrans及VP与预后不佳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 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90,P=0.026)、Ktrans(OR=1.104,P=0.005)为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VP(OR=0.556,P=0.022)为保护因素。结论 血脑屏障通透性为影响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