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29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720篇
预防医学   32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34篇
  4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男,69岁,因反复心慌2年,伴右侧胸部刺痛4月,意识丧失5 min入科.2006年3月始,反复出现心慌,偶有胸闷,先后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心房纤颤",不规则服用"胺碘酮(可达龙)、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药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近4个月来,反复出现右侧胸痛,疼痛为间歇性刺痛,持续约2~3 min,平均3~4 d发作1次,休息、深呼吸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无放射牵涉痛,无咳嗽、胸闷及胸前区压榨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完成儿童肝移植498例,其中94例于术后4~6年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术后肝活检的结果将受者分为纤维化组和非纤维化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临床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联合预测因子的预测值。绘制联合预测因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纤维化发生的准确性。结果94例儿童受者中有54例(57.5%)出现肝纤维化。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者在冷缺血时间(Z=-2.094)、热缺血时间(Z=-2.421)、药物性肝损伤(χ2=7.389)、胆道狭窄(χ2=4.560)、肝动脉血栓、排斥反应(χ2=6.95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冷缺血时间(OR=1.003,95%CI:1.000~1.006)、药物性肝损伤(OR=6.493,95%CI:1.615~26.101)、胆道狭窄(OR=6.451,95%CI:1.205~33.295)和排斥反应(OR=2.735,95%CI:1.057~7.077)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95%CI:0.691~0.881),临界值为0.311,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60.00%,且联合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单独诊断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57.5%,冷缺血时间、胆道狭窄、排斥反应和药物性肝损伤是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发生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对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纤维化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受各种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具有维持细胞蛋白稳定、促进细胞生存等功能,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基因转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热休克蛋白也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发现热休克蛋白存在高表达,尤其在乳腺癌中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热休克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致癌机理以及与乳腺癌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B 2组,经致死量^60Co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移植入BALB/c小鼠骨髓细胞和脾脏细胞.移植后,A组注射NS;B组注射IL-18BP.比较A、B 2组小鼠aGVHD的程度,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结果:移植后,B组小鼠较A组小鼠的aGVHD程度轻,血清IFN-γ、IL-2的浓度低,血清IL-10、IL-4的浓度高.结论:①IL-18BP可以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反应;②IL-18BP促进Th1/Th2平衡向Th2漂移,可能是IL-18BP减轻aGVHD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早期预测价值,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海南省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56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H患者发生尿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患者术后1 d的血清降钙素原(PLT)、C-反应蛋白(CRP)检测诊断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156例BPH患者中28例患者发生尿源性感染,感染率为17.95%;BPH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的发生与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清PCT(1.81±0.94)ng/ml、CRP(34.07±11.58)mg/L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血清PCT、CRP水平预测BPH术后尿源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和0.719,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0、0.992和0.607、0.727。结论 BPH术后尿源性感染的发生与糖尿病及导尿相关操作有关,尿源性感染患者术后早期可出现PCT、CRP水平的升高,两指标可用于感染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术后服用麻黄升麻汤,对照组术后给予物理降温等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体温变化、退热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术后第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发热峰值出现在术后第2天,此后各组体温均值逐渐下降,治疗组体温均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退热疗效相比,治疗组为84.8%(28/33)、对照组为50.00%(17/3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30/33)、对照组为67.6%(23/34),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降低体温峰值、缩短术后发热时间,改善患者寒热错杂的临床症状,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围术期电针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9例,年龄20~60岁,BMI 18~32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刺激组(EA组,n=25)和假电针刺激组(C组,n=24)。入室后EA组电针针刺中脘穴(CV12)、双侧内关穴(PC6)和合谷穴(LI4);C组电针针刺相应穴位旁2 cm处。电针预刺激2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手术野消毒前撤去两组CV12穴位电针,保留双侧PC6、LI4穴位电针持续电刺激至麻醉苏醒。记录术前1 d、术后1 d的40项恢复质量评分(QoR-40)、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I),记录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高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评分、补救镇痛和止吐治疗例数。
结果 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 C组QoR-40量表中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FBG、INS和HOMA2-IRI均明显升高,术后1 d EA组QoR-40量表中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术后1 d EA组QoR-40量表中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FBG、VAS疼痛评分最高分和严重PONV发生率、术后补救镇痛和止吐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围术期电针刺激CV12、双侧PC6和LI4能够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在预防术后高血糖、减轻术后疼痛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8.
急性中毒的透析(dialysis)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治疗意义在于:中毒早期使毒物及时排除,作为解救治疗,中毒后期肾功能衰竭时,作为生命支持治疗。我院自1967年2月~1981年12月经透析治疗及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32例,共治愈21例(治愈率65%),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999.
徐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662-4662
对膈下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60岁。主因突然发冷、发热伴上腹胀痛5d,恶心、呕吐、不排气入院。神清,表情痛苦,巩膜轻度黄染,上腹饱满,有压痛和肌紧张;  相似文献   
1000.
张玉健  张东坡  徐敏 《临床荟萃》2006,21(11):771-771,F0003
患者,女,43岁,已婚,农民,主因腹痛、腹胀50余天而入院.患者于50天前上腹部不适,食后不下,排气不畅,进而呕吐,呈进行性加重.近日呕吐频繁,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食物及黄绿胆汁,呕吐后感觉舒适.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清语利,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压痛.辅助检查:全消化道钡剂造影示:①胃炎征象;②空肠上段不全梗阻小肠占位.我院胃镜检查示:胃窦黏膜片样充血潮红,幽门轻度充血水肿,圆形,开闭良好(图1~4).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黏膜光滑正常.继续进镜越过十二指肠乳头17 cm处可见一向心样狭窄,肠腔缩窄至0.3 cm,局部黏膜粗糙,轻度糜烂,活检钳触之较硬,易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