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05篇
  免费   19735篇
  国内免费   19120篇
耳鼻咽喉   2535篇
儿科学   3280篇
妇产科学   2838篇
基础医学   27702篇
口腔科学   5960篇
临床医学   32987篇
内科学   28559篇
皮肤病学   4702篇
神经病学   5676篇
特种医学   74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7篇
外科学   16739篇
综合类   79622篇
预防医学   12808篇
眼科学   3742篇
药学   28548篇
  274篇
中国医学   17654篇
肿瘤学   28646篇
  2024年   1415篇
  2023年   4793篇
  2022年   5828篇
  2021年   6577篇
  2020年   6862篇
  2019年   7507篇
  2018年   4338篇
  2017年   6592篇
  2016年   7660篇
  2015年   8392篇
  2014年   12133篇
  2013年   12376篇
  2012年   16909篇
  2011年   18769篇
  2010年   17259篇
  2009年   17848篇
  2008年   20339篇
  2007年   18320篇
  2006年   17002篇
  2005年   17645篇
  2004年   14306篇
  2003年   12083篇
  2002年   9661篇
  2001年   8652篇
  2000年   6930篇
  1999年   5558篇
  1998年   4431篇
  1997年   3795篇
  1996年   3251篇
  1995年   2779篇
  1994年   2412篇
  1993年   1551篇
  1992年   1484篇
  1991年   1335篇
  1990年   1083篇
  1989年   1153篇
  1988年   337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206篇
  1985年   128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分化为睾丸Leydig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探讨BMSCs定向分化为Leydig细胞的适宜方法。方法:将经纯化鉴定的SD大鼠BMSCs第3代细胞接种于6孔板,随机分为对照组(A)、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 CG)+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组(B)、h CG+PDGF+5.0 ng/ml b FGF诱导组(C)、h CG+PDGF+10.0 ng/ml b FGF诱导组(D)、h CG+PDGF+20.0 ng/ml b FGF诱导组(E),分别于第7、14、21天进行形态学观察、培养液睾酮水平及3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免疫荧光检测。结果:B、C、D、E组细胞诱导后体积变大,互相连接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贴壁生长,核大、较圆,符合Leydig细胞的特点。随着时间和b FGF浓度的增加,B、C、D、E组睾酮水平逐渐升高,3β-HSD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增多,C、D、E组与B组,D、E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 FGF在大鼠BMSCs向Leydig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隐丹参酮对DU145细胞中异黏蛋白(MTDH)表达及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分别作用DU145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及作用不同时间对DU145细胞中MTDH蛋白的表达影响;RT-PCR技术检测隐丹参酮分别作用DU145细胞12、24、48 h后细胞中MTDH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隐丹参酮作用DU145细胞48 h后细胞中MTDH、AKT、p-AKT、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隐丹参酮能够明显抑制DU145细胞增殖,且抑制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以10μmol/L隐丹参酮作用DU145细胞24、48、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42±4.51)%、(55.07±5.67)%和(70.84±4.66)%,明显高于对照组(3.1±2.48)%(P0.05)。Western印迹和RT-PCR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下调MTDH的表达(P0.05),抑制AKT信号通路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TDH表达,抑制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京尼平对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的抑制作用是否参与到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的能量代谢中。方法:培养PC-3细胞并分别使用40、80、160μmol/L京尼平干预48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细胞内UCP-2 mRNA的表达水平;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随着京尼平浓度的升高,PC-3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内UCP-2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逐渐下降,即随着京尼平对UCP-2抑制的增强,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随之降低。结论:京尼平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方式参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参与方式可能与抑制UCP-2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手机频率电磁辐射雄性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辐射组、六味地黄丸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不辐射,辐射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每天暴露于900 MHz手机频率辐射4 h共18 d;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每日灌胃六味地黄丸悬液(1 ml/100 g体重),其他组大鼠每天灌胃等量纯净水。实验结束后腹腔麻醉取材处死大鼠,分别取睾丸组织固定和冷冻,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睾丸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度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辐射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细胞结构松散,精母细胞层数减少,内有空洞出现;睾丸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0.36±0.07)μmol/g prot vs(0.25±0.06)μmol/g prot,P0.05],GSH水平显著降低[(42.10±5.08)mg/g prot vs(52.29±4.16)mg/g prot,P0.05];辐射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强(0.91±0.10 vs 0.21±0.01,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弱(0.18±0.07 vs 0.70±0.94,P0.01)。六味地黄丸组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接近正常,与辐射组比较,睾丸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0.30±0.05)μmol/g prot,P0.05],GSH含量无明显变化[(45.34±5.21)mg/g prot,P0.05],睾丸生精细胞bax蛋白表达(0.41±0.05)明显减弱(P0.01),bcl-2蛋白表达(0.27±0.08)明显增强(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改善手机频率电磁辐射造成的大鼠睾丸组织结构损伤,降低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减少睾丸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5.
患者女 ,5 9岁。查体 :双肾未触及 ,无叩痛 ,血压 15 .0 /11.0kPa。CT :右肾上极见直径约 2 .0cm突向肾外的低密度影 ,边缘较光滑 ,肾周脂肪清晰 ,增强扫描可见均一强化。考虑右肾上极实性占位 ,新生物不除外 (图 1,2 )。MRI:右肾上极背侧皮质内见类圆形低T1、高T2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肿瘤-基质交互作用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前列腺癌旁基质细胞和良性前列腺基质细胞分别与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分隔共培养(并设空白对照),之后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IGF-1 mRNA(半定量RT-PCR)和p-AKT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癌旁基质细胞共培养组IGF-1 mRNA表达有所上调、p-AKT蛋白表达有所上调,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基质细胞共培养组IGF-1 mRNA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前列腺癌细胞IGF-1 mRNA与p-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良性前列腺基质细胞通过水溶性因子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IGF-1及其下游因子表达,前列腺癌旁基质细胞则丧失了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炎、抑酸、坐浴熏洗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12例,6例中有2例在术后半年复发、4例在术后1年复发;痊愈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肛周克罗恩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误诊延误病情治疗,诊断该病主要依靠细致的病史采集、临床表现、以及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是治愈肛周克罗恩病,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在确定星形细胞肿瘤边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低、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各16例和14例行DTI检查,测量肿瘤周围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值(FA),比较其均值差异。结果脑星形细胞肿瘤周围区域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之间ADC、FA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2,9.94;P值均&lt;0.0001);FA图在高、低级别组表现不同;6例星形细胞肿瘤周围区域FA图表现异常者,活检证实有肿瘤细胞生长。结论DTI在肿瘤周围区域的测量有助于脑星形细胞肿瘤的分级,对确定肿瘤边界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 NGF)对癫痫(EP)幼鼠海马金属硫蛋白Ⅰ/Ⅱ(MTⅠ/Ⅱ)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日龄19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P组,m NGF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日予生理盐水注射;EP组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d),连续21 d;m NGF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等剂量戊四氮21 d后,分别予m NGF 500 AU/(kg·d)、1 000 AU/(kg·d)、2 000 AU/(kg·d)肌肉注射,连续7 d。观察幼鼠体质量及行为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结果对照组、EP组以及m NGF低、中、高剂量组幼鼠海马的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以及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8~105.76,P均=0.000)。两两比较发现,EP组的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明显升高,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和m NGF低、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剂量组的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高于中、高剂量组,而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剂量与高剂量组间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以及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Ⅰ/Ⅱ作为一种应激性蛋白,与Cyt C共同参与了癫痫的过程。m NGF对癫痫后的海马有保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1000.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罕见的树突细胞和网状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目前分为单系统LCH(SS-LCH)和多系统LCH(MS–LCH)。MS-LCH的预后较差,及时有效地干预是患者存活的关键。目前有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案。文章就MS-LCH相关治疗方案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