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30篇
  免费   3342篇
  国内免费   1976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216篇
妇产科学   628篇
基础医学   2225篇
口腔科学   756篇
临床医学   9701篇
内科学   3557篇
皮肤病学   357篇
神经病学   509篇
特种医学   26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7066篇
综合类   18468篇
预防医学   8385篇
眼科学   395篇
药学   9190篇
  73篇
中国医学   5898篇
肿瘤学   730篇
  2024年   297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1158篇
  2021年   1513篇
  2020年   1781篇
  2019年   1849篇
  2018年   856篇
  2017年   1498篇
  2016年   1669篇
  2015年   2129篇
  2014年   3378篇
  2013年   3374篇
  2012年   4480篇
  2011年   4460篇
  2010年   3934篇
  2009年   3458篇
  2008年   5943篇
  2007年   4569篇
  2006年   3234篇
  2005年   4673篇
  2004年   2742篇
  2003年   2063篇
  2002年   1700篇
  2001年   1611篇
  2000年   1340篇
  1999年   1057篇
  1998年   886篇
  1997年   779篇
  1996年   650篇
  1995年   614篇
  1994年   561篇
  1993年   332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超声稀释法(ultrasound dilution,UD)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管通路维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使用TCC作为血管通路规律维持性透析6个月以上,并利用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行UD评估血管通路的HD患者。记录所有TCC患者循环率(access recirculation,AR)及实际血流量。评估UD方法在TCC再循环率危险因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别,同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基于HD02监测的TCC患者再循环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TCC患者78例,UD监测分析显示:(1)组间比较结果提示,相比导管反接,导管正接的A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4%)vs. 34%(14%~42%),P0.01]。(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CC患者导管反接与AR独立相关[OR=14.754,95%CI(3.689~59.013)],而透析龄、TCC建立时间、糖尿病因素与AR的关联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反接是引起TCC患者AR的危险因素。基于UD的血管通路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管通路障碍,在HD患者血管通路维护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下一步拟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雷贝拉唑,对比两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临床预后及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并对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事件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90 d后的mRS评分为(2. 40±1. 06)低于对照组的(2. 90±1.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5. 85±4. 13)低于对照组的(7. 97±3.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对比,观察组的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 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14尿素呼吸实验阳性、CYP2C19*1/*1型基因、高入院NIHSS评分是抗栓期间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雷贝拉唑对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对于使用双联抗栓药物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用雷贝拉唑有利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特别是对于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CYP2C19*1/*1型基因、高入院NIHSS评分等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预防性应用雷贝拉唑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初步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RAS)弥散张量成像(DTI)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最近3年的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为研究对象,在颅脑创伤后的3周和5周行DTI和纤维示踪成像(DTT)检查。种子兴趣区为中脑和桥脑被盖区,目标兴趣区为丘脑板内核。分析ARAS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弥散率(MD)、纤维束量(TV),及其变异和病人颅脑创伤3月后意识状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FA、MD、TV和预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周时上行网状激动系统FA、MD和3月时的预后之间无相关性,TV和3月时的预后有统计学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 89,P 0. 001)。5周时,FA、TV和3月时的预后呈正相关性(P 0. 001),3周至5周间FA的变异与3月时的GCS评分和GOS评分呈正相关(P 0. 005,P 0. 05),TV变异和3月时GCS评分和GOS评分呈正相关(P 0. 001)。结论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3月后的意识状态和DTI所模拟颅脑损伤后5周时ARAS的FA、MD、TV及动态变化有相关性。亚急性期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纤维束的改变可以间接反映患者意识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中药灌洗负压治疗糖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及中药灌洗负压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及盐水灌洗负压治疗,疗程为21 d,观察两组患者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创面面积变化、创面缩小率、换药次数及创面局部各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近期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P0.05)。两组患者创面局部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CRP、创面面积及换药次数等观察指标分别为(5.86±1.37)×109/L、(4.59±1.10) mg/L、(5.81±2.01) cm~2、(5.33±0.92)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创面缩小率(25.06±5.9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应用中药灌洗负压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可以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换药痛苦和医护人员工作量。在治疗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方法以党参标准汤剂研究为基础,以出膏率、党参炔苷转移率等为考察指标,确定配方颗粒的提取、浓缩及干燥方法;以糊精为辅料进行制备工艺研究,确定最佳辅料用量,并对配方颗粒进行流动性及吸湿性考察,休止角为34.4°,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大于50%;同时通过指纹图谱考察药材、标准汤剂、中间体和配方颗粒的质量相关性。结果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为:取党参1 000 g,煎煮2次,第1次加水8倍量,浸泡30 min,煎煮1 h,第2加水6倍量,煎煮40 min,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Ⅲ)的浸膏,加入糊精300 g(投料量的30%),混匀,带式干燥,得干膏粉,加入糊精适量,混匀,干法制粒,制成1 000 g,即得。每1 g配方颗粒相当于饮片1.0 g。结论基于标准汤剂的研究基础,通过对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为综合利用党参药材资源,进一步开发党参配方颗粒新型饮片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用重水(~2H_2O)作为示踪剂标记大鼠股四头肌蛋白,测定赖氨酸摄入量对大鼠股四头肌蛋白合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低(0.2%)、正常(0.9%)和高赖氨酸(1.6%)饲料喂养18w。每周测量大鼠进食量、体质量。从第9 w开始,用~2H_2O标记大鼠至实验结束。分别在第9、11、13、14、18w末处死大鼠,提取股四头肌蛋白和血浆游离氨基酸,并水解、衍生,检测衍生物中的~2H-丙氨酰基和血浆游离丙氨酸中~2H的丰度。计算股四头肌蛋白的分数合成率(FSR)和合成动力学方程。结果低赖氨酸组大鼠的进食量和体质量显著小于正常赖氨酸组(P0.05),高赖氨酸组大鼠的以上两个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正常、高赖氨酸摄入状态下,大鼠股四头肌蛋白的FSR分别为:11.61%/w、12.82%/w、18.78%/w,对应的合成动力学方程为:f_t=0.1604×(1-e~(-0.1161t))、f_t=0.1575×(1-e~(-0.1282t))、f_t=0.1464×(1-e~(-0.1878t)),股四头肌蛋白FSR与赖氨酸摄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93。结论适度增加赖氨酸摄入量能促进大鼠骨骼肌蛋白的合成。[营养学报,2019,41(4):358-362]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97-1301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特异性表达补体受体c5ar1的表达。[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并经DHS内固定治疗的患者8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入院及术后6周血清c5ar1表达水平。术后6个月影像评价骨折是否愈合。术后6周应用血清c5ar1预测骨折愈合ROC曲线下面积、诊断界值以及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X线片检查示68例骨折愈合,18例骨折未愈合。入院时愈合组患者中血清c5ar1表达水平为(41.26±11.25) ng/ml,与未愈合组的(40.65±11.52)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愈合组患者中血清c5ar1表达水平为(56.32±12.54) ng/ml,显著高于未愈合组的(34.23±8.98) ng/ml(P0.05)。术后6周血清c5ar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预测骨折愈合最佳诊断界值为46.50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4%。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史、术后6周血清c5ar1水平≤46.50 ng/ml不利于术后骨折愈合(P0.05)。[结论]血清c5ar1水平可作为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治疗患者骨折愈合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