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44篇
  免费   3124篇
  国内免费   2145篇
耳鼻咽喉   366篇
儿科学   924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1284篇
口腔科学   1047篇
临床医学   8486篇
内科学   6695篇
皮肤病学   321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13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5290篇
综合类   15671篇
预防医学   4531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8071篇
  53篇
中国医学   8525篇
肿瘤学   1081篇
  2024年   362篇
  2023年   1243篇
  2022年   1307篇
  2021年   1566篇
  2020年   1571篇
  2019年   1599篇
  2018年   880篇
  2017年   1378篇
  2016年   1561篇
  2015年   1886篇
  2014年   3292篇
  2013年   3069篇
  2012年   3972篇
  2011年   4349篇
  2010年   3865篇
  2009年   3695篇
  2008年   4099篇
  2007年   3801篇
  2006年   3581篇
  2005年   3486篇
  2004年   2467篇
  2003年   2166篇
  2002年   1604篇
  2001年   1406篇
  2000年   1143篇
  1999年   821篇
  1998年   762篇
  1997年   659篇
  1996年   615篇
  1995年   481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按照益生菌进行治疗的具体作用展开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合计为50例,为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所接诊,取组中25例,以常规方式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25例则辅以益生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结合对两组整体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辅助以益生菌展开治疗,在保障对该类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存在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120例脾肾阳虚性结肠炎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温针灸+温肠汤保留灌肠)与对照组(温针灸)。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10.281,P=0.000),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6.982,P=0.008);②治疗后,研究组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4.272、4.066,P=0.000、0.000)。结论脾肾阳虚性结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温针灸与温肠汤保留灌肠,可改善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个体35例作为对照组。从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平均红细胞比容和血沉几个方面对血常规进行检验,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以重度患者为例)的平均红细胞比容(81.81±12.21)fL,血红的蛋白浓度(102.57±13.97)g/L,平均血小板体积为(8.46±2.86)L,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157.64±20.56)109L,C反应蛋白为(11.22±5.86)mg/L,血沉为(17.44±4.05),均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综上所述,健康人群和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将血常规检验作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防止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观察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ECOPD 150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各50例,A组给予AECOPD常规治疗,B组在AE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组在AE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B组明显高于A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应用于AECOPD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骆驼刺提取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水液代谢和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模型组(生理盐水)、骆驼刺提取物高剂量组(400 mg·kg~(-1))、低剂量组(200 mg·kg~(-1))和阳性对照组(曲美布汀60 mg·kg~(-1))采用传统束缚应激刺激联合高乳糖饮食建立D-IBS大鼠模型后再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每日给药1次。用药7 d后,计算粪便含水率;用药10 d后,进行腹部收缩反射(AWR)评分,并统计24 h内粪便粒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 5-羟色胺(5-HT)、 P物质(SP)和胃动素(MTL)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粪便含水率、 AWR评分、 VIP、 5-HT、 SP和MTL水平均显著增加(P <0.01),大鼠24 h内粪便粒数明显减少(P <0.01)。与模型组相比,骆驼刺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粪便含水率与AWR评分, 5-HT、 SP、 MTL水平均降低(P <0.05),大鼠24 h内粪便粒数明显增加(P <0.01)。其中,骆驼刺提取物低剂量组VIP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降低(P <0.05),骆驼刺提取物高剂量组的VIP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骆驼刺提取物可改善D-IBS大鼠肠道高敏感性和腹泻,其作用可能与降低VIP、 5-HT、 SP、 MTL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鲁山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3例。A组患者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B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周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3周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36%、94.34%。A组和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9%、3.77%。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
浮郄穴首载于《黄帝针灸甲乙经·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浮郄,在委阳上一寸,屈膝得之。刺入五分,灸三壮。"[1]202并在后文中言:"不得卧,浮郄主之"[1]531。寥寥数语,道出浮郄穴定位、取穴体位、刺灸法及治疗病症,但所治病症属于中医何证型及其治病机制并未言及。关于浮郄的临床应用后世医家则少有提及,仅是在《针灸甲乙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层面发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基于脑肠肺轴理论的通腑泻浊法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中药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控制血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等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通腑泻浊法中药方剂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及生活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并评估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两周后,两组部分炎症因子(血清IL-6、IL-8、TNF-α)、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组高于常规组(P<0.05); 生活自理能力(FIM、MBI评分)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中药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1.92%与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脑肠肺轴中西医理论的通腑泻浊法治疗ACI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炎性水平,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