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44篇
  免费   3655篇
  国内免费   4249篇
耳鼻咽喉   770篇
儿科学   239篇
妇产科学   246篇
基础医学   4717篇
口腔科学   6155篇
临床医学   8920篇
内科学   3067篇
皮肤病学   366篇
神经病学   1127篇
特种医学   28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896篇
综合类   20210篇
预防医学   6520篇
眼科学   1290篇
药学   11955篇
  102篇
中国医学   3738篇
肿瘤学   2120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515篇
  2022年   1492篇
  2021年   1666篇
  2020年   1834篇
  2019年   1620篇
  2018年   847篇
  2017年   1353篇
  2016年   1817篇
  2015年   2039篇
  2014年   3407篇
  2013年   3452篇
  2012年   4625篇
  2011年   5406篇
  2010年   4601篇
  2009年   4553篇
  2008年   5462篇
  2007年   4878篇
  2006年   4480篇
  2005年   4823篇
  2004年   3724篇
  2003年   3435篇
  2002年   2979篇
  2001年   2656篇
  2000年   2185篇
  1999年   1693篇
  1998年   1436篇
  1997年   1361篇
  1996年   1154篇
  1995年   1073篇
  1994年   835篇
  1993年   555篇
  1992年   489篇
  1991年   442篇
  1990年   415篇
  1989年   440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系统通过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激活普遍存在的蛋白酶纤溶酶来调节细胞外基质重塑。系统组分包括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uPA受体(uPAR)。uPA系统在乳腺癌发生和进展中非常活跃,其异常调节导致癌细胞转移和病情恶化。体内外研究表明,uPA、PAI-1和uPAR的过度表达不仅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且在临床和病理学角度可以作为本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的新靶标。本综述阐述uPA系统对乳腺癌症预后的预测作用,总结了其在本病转归中的效应,探讨其作为乳腺癌预后生物标记物和靶向治疗新靶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中国卒中学会于2019年5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国脑血管病圆桌会议第三次全国会议(血管性认知障碍专题)。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共同讨论了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可防可治战略目标研究框架,形成本专家共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1],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2],且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3]。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比较CAD/CAM氧化锆桩核与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上颌前牙区修复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2)应用CAD/CAM氧化锆桩核进行修复,研究组(n=52)应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术后1年内咀嚼功能优良率、抗折裂强度、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0. 38%,显著高于对照组75. 00%(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咀嚼功能优良率为96. 15%,显著高于对照组82. 69%(P 0. 05)。治疗后,2组的抗折裂强度指数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的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比于CAD/CAM氧化锆桩核,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上颌前牙区修复患者中的修复成功率更高,患者咀嚼功能优良率更高,抗折裂强度指数水平及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水平均更好。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平顶山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法。对两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定功能评分,牙菌斑与牙周袋指数,并发症发生率,修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73.47%(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咀嚼、语言、固定功能评分较高,牙菌斑和牙周袋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修复体脱落、牙齿疼痛、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6.12%(3/49)、8.16%(4/49),低于对照组的26.53%(13/49)、30.61%(15/49)、38.78%(1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定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保护牙周健康,提高修复满意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结肠癌中的关键基因,为结肠癌分子生物研究及早期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中选择编号为GSE10950、GSE74602和GSE110224的基因芯片,利用R语言下载评估芯片质量,对样本进行规范化处理并筛选出差异基因(DEG),通过TCGA下载结肠癌的表达数据,验证DEG的准确性,通过DAVID在线网站对DEG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STRING在线网站得到DEG的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枢纽基因(hub基因),Oncomine数据库从基因层面验证hub基因的表达,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hub基因在结肠癌中的突变情况,最后通过UALCAN及TCGA数据库评估hub基因在结肠癌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通过GEO数据库共筛选出结肠癌132个DEG,经TCGA数据库验证后最终得到131个DEG,其中表达下调DEG 78个,表达上调DEG 53个,通过STRING、Cytoscape筛选出10个hub基因,选取排名靠前的DTL等4个hub基因进一步分析,最终证明了DTL、CCNA2、BUB1、KIF23基因在结肠癌中的高表达并可能作为早期诊断结肠癌的标志物。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筛选出结肠癌的关键基因,并证明蛋白编码基因DTL、CCNA2、BUB1、KIF23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结肠癌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表观遗传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检索摘要中包含"表观遗传"或"miRNA"或"DNA甲基化"或"组蛋白修饰",并含"证"的文献,检索数据库为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19年3月12日。采用Citespace进行作者和机构的共现分析;Notexpress导入文献题录并提取信息,再利用EXCEL 2016进行描述分析,包括各年份发表文献数量、文献类型、发表期刊、表观遗传机制内容、所涉及证候、证素及疾病名称、研究方法。结果:证候的表观遗传研究从2009年开始逐年递增,近3年发文量达到高峰;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是王阶、苏式兵团队;发文量较多的核心机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发文数量最多的是中华中医药杂志;涉及的主要表观遗传机制是miRNA、DNA甲基化;研究最多的证候是血瘀证;涉及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和肿瘤;研究方法以临床试验为主。结论:基于表观遗传机制的证候本质研究虽然是热点问题,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尚无法作为精确判断证候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