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中医思维角度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模式的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中医思维应该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基石。文章从思维的角度提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应该运用中医的原创思维,认为"正向思维"是西医、中医判定临床疗效的主要依据,"反向思维"是中医判断临床疗效的重要思维,并从取象思维角度探索了中医临床疗效判定主要根据是医患共同体察病人的七种能力、医患共同勘对五种生命条件、医患共同检验精、气、神三宝。  相似文献   
92.
探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时代背景,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的作用、问题作一阐述,以作为如何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参考。笔者认为目前疾控机构是一公共组织,最高管理者的地位与作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尤其突出,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质量管理体系中汲取管理精华,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明确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3.
放射治疗前后血清VCA—IgA抗体水平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清EB病毒壳抗原的IgA抗体(VCA-IgA)检测已用于鼻咽癌的辅助诊断,然而,其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特别是近期疗效的关系,尚未见前瞻性研究。为此,我们对54例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血清VCA-IgA抗体水平进行了追踪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一、健康教育在“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受益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力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健康教育则是这种卫生保健服务中的投资最少、影响面最广、意义最深远的服务之一。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的《阿拉木图宣言》确定四个方面、八项内容都涉及健康教育,因此健康教育是搞好初级保健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动员群众自己  相似文献   
95.
α-氯醛糖的化学名称为:1,2-0-(2,2,2-三氯乙叉基)-α-D-呋喃葡糖,是一种使温血动物迅速降低体温而导致死亡的急性杀鼠剂。过去曾用于杀灭小家鼠,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解其对森林害鼠的杀灭效果,我们做了室内毒性实验和现场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马鞭草具有以下特点:用量多为5~50 g,常用剂量为15~3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为10~30 g;清热活血、化瘀利尿治疗甲状腺腺瘤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原发性胆汁瘀积性肝硬化等免疫系统疾病,为15~3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常配伍车前草、黄芩、鱼腥草等;清热活血、化瘀利尿常配伍莪术、三棱、秦艽等.  相似文献   
97.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蝉蜕具有以下临床应用特点:汤剂剂量范围为1.5~25 g,临床常用剂量3~10 g;丸、散剂用量范围为0.03~8.88 g.结合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最佳剂量,如疏散风热、利咽用3~15 g;明目退翳常用6~10 g;散热透疹用1.5~15 g;发汗祛风,化痰通络,蝉蜕入汤剂常用6~15 g,入散剂常用1.5 g;解痉通络,常用10~25 g,散剂用量6.66~8.88 g;祛邪固本常用10~15 g,散风解表治疗时感高热急危症,入丸剂常用0.03~0.2 g.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蝉蜕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疏散风热、利咽时常配伍僵蚕、葶苈子等;明目退翳时常配伍丹参等;散热透疹常配伍荆芥等;发汗祛风,化痰通络常配伍川芎等;解痉通络常配伍全蝎;祛邪固本常配伍乌梅等;散风解表常配伍大黄等.  相似文献   
98.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金银花具有以下量效特点。1)临床用量多为6~90 g。2)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发挥泄热和胃、化瘀通络功效,治疗消化性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平滑肌痉挛、带状疱疹等,为10~15 g;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治疗暑温病、高热不退等,为15~30 g;解毒化痰、软坚散结,治疗慢性咽炎、外寒内热证、急性盆腔炎、热毒炽盛之脱疽等,为6~90 g。3)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泄热和胃、化瘀通络配伍知母、生石膏、滑石,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配伍杏仁、大青叶、连翘,解毒化痰、软坚散结配伍代赭石、生牡蛎、葱白。  相似文献   
9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白芷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为3.75~50 g,常用剂量为3~10 g,散剂常用量为0.53~4.6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祛风止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耳鸣、脑外伤后遗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头痛、面瘫),为3.75~50 g(汤剂),0.53 g(散剂);通窍排脓治疗五官科疾病(鼻渊、角膜炎、口舌生疮、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腺样体肥大、颈部淋巴结炎),为5~12 g(汤剂)、4.6 g(散剂);消肿排脓治疗骨科疾病(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皮肤科疾病(痤疮、白癜风等),为6~15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祛风止痛常配伍桂枝、羌活、川芎、细辛等;燥湿止带、固涩常配伍当归、苦参、泽泻、土茯苓等;通窍排脓常配伍鱼腥草、生黄芪、辛夷等;消肿排脓常配伍党参、白术、皂角刺等。  相似文献   
100.
王欢  卫若楠  朱向东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665-1668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灶心土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为4.14~800 g,常用剂量为10~30 g,煎汤代水剂量为60~120 g,丸、散剂常用量为1.44~2.5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行气通便治疗消化科疾病(小儿便秘),为10g;调理中气、降逆止咳、升降气机治疗消化科疾病(胆汁反流性胃炎)、呼吸科疾病(咳嗽)等,为10~30 g(汤剂)、2.5 g(丸剂);温中燥湿止泻治疗消化科疾病(小儿泄泻)、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等,为10~300g(未说明服用时长及配伍注意事项);温胃止呕治疗消化科疾病(小儿呕吐、妊娠呃逆等),为10~300g(未说明服用时长及配伍注意事项);温中摄血治疗消化科疾病(便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等),为10~300 g(未说明服用时长及配伍注意事项);温经止血治疗妇科疾病(经间期出血、崩漏等),为4.14~500g(未说明服用时长及配伍注意事项)、1.44g(散剂);平肝降火,降气止血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肺癌并发咳血),为800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行气通便常配伍甘草;调理中气、降逆止咳、升降气机常配伍木香、大黄等;温中燥湿止泻常配伍肉豆蔻、诃子、肉桂等;温胃止呕常配伍柴胡、藿香等;温中摄血常配伍肉桂、白术、大黄等;温经止血常单用或配伍赤石脂、肉桂、干地黄等;平肝降火,降气止血常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