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26篇
  免费   1082篇
  国内免费   364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98篇
口腔科学   223篇
临床医学   3104篇
内科学   28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6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047篇
综合类   7916篇
预防医学   1094篇
眼科学   311篇
药学   2564篇
  33篇
中国医学   1300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545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748篇
  2014年   1614篇
  2013年   1540篇
  2012年   1925篇
  2011年   2101篇
  2010年   2055篇
  2009年   1728篇
  2008年   1857篇
  2007年   1791篇
  2006年   1528篇
  2005年   1699篇
  2004年   1536篇
  2003年   1496篇
  2002年   1277篇
  2001年   1176篇
  2000年   1110篇
  1999年   873篇
  1998年   748篇
  1997年   636篇
  1996年   581篇
  1995年   469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夏圆元  赵继 《河南中医》2020,40(2):317-320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主要方法有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手法治疗、综合疗法治疗等,其中针灸治疗包括电针治疗、其他针具治疗、灸法治疗;中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服治疗与中药外用治疗;手法治疗是采用不同推拿手法改善颈部肌肉紧张状态;综合疗法为电针、推拿、艾灸、中药熏蒸等相结合,为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目前,中医治疗CSA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样本量较小、无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设计欠科学、观察指标简单、无远期疗效观察等;大部分研究手法及中药治疗缺乏安全性、规范性探讨。因此未来临床研究本病应扩大样本量,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模式,细化研究指标,并将安全性、规范性纳入研究范围,制定手法量学标准,为CAS的实际推广治疗本病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邵丰博 《光明中医》2020,(3):371-37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多针内固定辅以化瘀接骨汤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使用闭合复位多枚克氏针内固定,并口服化瘀接骨方用以辅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闭合复位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比较2组的肿胀消退时间、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在手术后第4周、第6周和第10周拍摄X射线片,对骨痂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手术后3个月通过Garlang-Werlery腕关节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第4周、第6周观察组患者骨折端骨痂生长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0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arlang-Werler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7.78%(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多针内固定辅以化瘀接骨汤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简版:正文: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临床表现主要是突然发生单耳或双耳听力骤然下降,伴有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超声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价值,并以放射学检查结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疑似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确诊为160例。按照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观察组(83例)实施低强度超声治疗,对照组(77例)实施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治疗。评估超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价值,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54.3±4.9)d,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9.5±3.9)d,两者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均达骨性愈合后行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7.59%,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快速促进骨折愈合,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耳石复位与药物联合仰卧位摇头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S-BPPV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仰卧位摇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首次治疗成功率、中转手术治疗率、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首次治疗成功率明显增高,中转手术治疗率与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共18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彻底消失;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平均复发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走路不稳与情感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石复位与药物联合仰卧位摇头法治疗S-BPPV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临床疗效与动态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5例。手法治疗前后均行量化X线测量,评估临床疗效与动态X线影像改善情况,对功能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改善与影像学改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与动态影像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评分改善与动态影像学改善有相关性(P0.05)。结论: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疗效满意,疗效与动态影像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57例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患者,男14例,女43例;年龄46~79岁(61.8±12.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5~36.8年(17.5±3.7年),诊断RA后出现上颈椎相关症状时间为1.5~19.4年(8.9±2.4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颈部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20例,E级22例;JOA评分4~14分(8.7±1.8分),VAS 4~10分(7.4±1.5分)。寰椎前向脱位44例,其中寰齿前间距(anterior atlantodental interval,AADI)>10mm者8例;寰椎后向脱位9例;寰椎前后向脱位4例。6例合并下颈椎不稳,10例合并枕颈部其他畸形。13例枕寰关节先天性融合及骨性融合无枕寰关节活动度者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A组);44例有枕寰关节活动度的患者采用寰枢椎融合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16例寰枢椎脱位牵引不能复位的患者先行前路经下颌下寰枢椎关节松解术再一期后路行寰枢椎融合术治疗(B组),28例寰枢椎脱位牵引能复位的患者直接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组)。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18.2±13.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190.5±42.8ml);B组手术时间180~240min(221.4±20.3min),术中出血量100~260ml(157.3±36.1ml);C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09.4±12.1min),术中出血量100~200ml(124.1±32.7ml)。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复查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齿状突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无压迫,术后AADI为2~3mm(2.4±0.4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84个月(34.4±10.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2例ASIA分级B级患者恢复至C级,C级患者6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9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其余患者无变化;JOA评分改善至10~17分(14.6±3.5分),VAS评分降至1~5分(3.6±1.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植骨块发生自发性部分吸收,随访1年半时植骨块吸收停止并部分融合,未再次行植骨术;其余患者植骨均融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脱位、失稳现象。结论:RA累及上颈椎时会造成寰枢椎脱位导致脊髓受压,依据枕寰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8.
关节弹响是人们熟悉却又不常注意的现象,有关节病症状的患者常将其作为主诉之一。临床医生在进行推拿手法时常出现的"咔哒"声响,多被认为是手法整复过程中的标志,但这与手法治疗成功、患者症状缓解的临床意义不尽相同,在临床操作中主要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和习惯,使临床推拿手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间接复位技术联合微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法(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间接复位技术联合LPHP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VAS评分、Constant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0,6. 67%)明显低于对照组(8/30,2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间接复位技术联合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明显的微创、安全优势,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术。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