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变异或其他原因导致枕颈胚节出现异常可造成先天性上颈椎畸形。新近研究发现,先天性上颈椎畸形的发病可能归因于Homeobox基因的变异。先天性上颈椎畸形包括骨性异常和神经性异常两部分。骨性畸形复杂多变,可单独发生,也可以为全身多系统先天畸形的表现之一。骨性畸形常伴随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或功能障碍,如肾脏和心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徐虎  胡蕴玉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7):411-413,I002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8(IL-8)关异种骨移植局部的表达及定位。方法:将牛松质骨载体植入小鼠股部股肉内。于术后4、7、14和21天取材,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植骨局部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定位。结果:术后4、7、14和21天,植骨局部均有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mRNA主要定位于载体周边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部分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也有阳性表达。免疫组  相似文献   
93.
廖炳辉  丁明  甄志雷  上官磊  王迎春  张春礼  徐虎 《骨科》2019,10(4):303-306,313
目的 评估肩关节镜下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锚钉固定位置、跨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前瞻性纳入47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病人,关节镜下使用3枚Lupine锚钉固定撕裂的盂唇。术后第2日常规复查肩关节三维CT,以表盘上的时间刻度描述锚钉位点及跨度。采用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手术前后关节功能。使用丹麦健康与医疗管理局(Danish Health and Medicine Authority)满意度评分表评估病人满意度。分析锚钉固定位置、跨度等因素与Constant-Murley评分的关系。结果 47例病人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的NR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人满意度评分为(8.2±1.3)分。锚钉跨度越大,Constant-Murley评分越低(F=21.714,P<0.001);锚定位置越高(越接近12点钟位置),Constant-Murley评分越低(F=13.752,P=0.006)。结论 锚钉固定前下盂唇可有效改善病人肩关节功能,有利于肩关节稳定性重建,且锚钉固定的位置及跨度与肩关节术后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94.
功能磁共振与皮层电刺激定位感觉运动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与皮层电刺激做点对点的比较,以判断fMRI对感觉运动区定位的精确性,从而评价其在功能定位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EEG示异常放电部位位于感觉运动区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采用双手握拳-伸缩运动任务进行血氧依赖水平(BOLD)扫描,运用BOLD技术的fMRI定位皮质感觉运动区.皮层电极植入术后给予头颅连续无间断CT扫描获取电极与颅骨的对应关系,通过神经导航仪将CT、fMRI影像与导航序列MRI图像融合后,得出含有皮层激活区和电极的融合图像建立三维立体图像,与皮层电刺激.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fMRI定位皮质感觉运动区的准确性.结果 14例fMRI可见激活部位主要分布于对侧中央区、辅助运动区和小脑.其中11例成功完成皮层电刺激,结果显示fMRI与电刺激的吻合率为91.7%.结论 BOLD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率,对感觉运动区定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析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8/40),关节活动优良率92.9%(39/4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7.5%(31/40),VAS疼痛评分(2.8±0.5)分、HAMD抑郁评分(18.4±2.3)分和HAMA焦虑评分(14.5±1.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9±1.1)分、(45.2±5.9)分和(39.3±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熏洗与关节松动术配合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情绪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6.
丁明  上官磊  廖炳辉  王迎春  张春礼  徐虎 《骨科》2020,11(6):480-484
目的 观察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行手法松解后的关节镜下表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为(52.68±6.54)岁,均行一期麻醉后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检查并肩袖修复术,观察手法松解后的关节镜下表现,比较松解损伤病人和未损伤病人之间的性别、患侧、肩袖撕裂程度差异,分析患肩关节疼痛时间、肩关节活动受限病程和实施手法松解时间与手法松解损伤的相关性。收集病人的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丹麦健康与医疗管理局(Danish Health and Medicine Authority)满意度评分。结果 共16例(23.53%)发生手法松解损伤,其中单一损伤者12例,两种及以上损伤者4例,损伤类型为前关节囊撕裂(3例,18.75%)、下关节囊撕裂(6例,37.50%)、盂肱中韧带撕裂(7例,43.75%)、盂肱下韧带肱骨端撕裂(humeral avulsion of the glenohumeral ligament, HAGL)(3例,18.75%)、前盂唇撕裂(2例,12.50%)。松解损伤病人和未损伤病人之间的年龄(P=0.431)、性别(P=0.893)、患侧(P=0.673)、肩袖撕裂程度(P=0.723)、患肩关节疼痛时间(P=0.813)、肩关节活动受限病程(P=0.250)、实施手法松解时间(P=0.125)均未见显著差异。松解损伤组和松解无损伤组术后NR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手术前后的NRS评分、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病人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行麻醉后肩关节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可能导致单一或合并的镜下损伤表现,年龄、性别、患侧、肩袖撕裂程度、患肩关节疼痛时间、肩关节活动受限病程、实施手法松解时间等因素与发生手法松解损伤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前十字韧带移植重建后移植物撞击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双源CT三维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移植重建后的移植物和骨隧道,分析移植物撞击症。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双源CT对134例ACL移植重建后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扫描,三维重建股骨和胫骨隧道、ACL重建移植物等。其中单束重建118例,男83例,女35例;年龄15~64岁,平均32岁。观察重建术后移植物是否受到撞击、撞击来源并进行分类;分别测量股骨、胫骨隧道的相对位置,并对有撞击与无撞击组患者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基于双源CT移植物重建,根据ACL移植重建后移植物是否受到撞击分组,无撞击组39例(33%,39/118),有撞击组79例(67%,79/118)。存在撞击者再根据撞击部位分为髁间窝出口撞击组77例(占总数的65%,占撞击组的97%)和髁间窝顶中途撞击组2例(占总数的2%,占撞击组的3%)。进一步根据撞击来源不同,再对髁间窝出口撞击组分为3个亚型,即鸟喙撞击10例(3%,10/77)、胫骨平台撞击46例(60%,46/77)、钳夹撞击21例(27%,21/7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鸟喙撞击、胫骨平台撞击、钳夹撞击各组与无撞击组的股骨、胫骨隧道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基于双源CT三维重建ACL术后移植物扫描发现3种新的移植物撞击类型, 即髁间窝顶中途撞击、胫骨撞击和钳夹撞击。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的印迹技术,尝试建立适用于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定位及测量系统,为临床实现个体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0名志愿者,对其双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内侧壁三维模型,观察、圈画、标定ACL股骨止点双束印迹,定位股骨远端与股骨外髁滑车相交点O点;尝试测量ACL印迹长、短轴,两束中心点距离与股骨干之间夹角,双束中心点距离及印迹边缘至股骨髁软骨缘的距离等. 结果 采用DSCT技术再现的ACL股骨止点印迹为一凸起、平坦、形态不规则、灰度一致但与周围不同的区域;在股骨外髁三维模型上,成功建立了适用于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的“三点两角”定位系统.印迹长轴平均为(16.5±1.8) mm,印迹短轴平均为(8.0±1.3)mm,印迹角度平均为8 3°±4.9°,双束中心点距离平均为(7.8±1.0)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远端最近距离平均为(1.6±1.5)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后缘最近距离平均为(1.7±0.9)mm. 结论 采用DS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重建ACL股骨印迹;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形态、位置存在个体化差异,“三点两角”定位法更适用于关节镜下定位,实现ACL解剖个体化重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测量双束止点印迹,为临床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 对55名志愿者双侧共110个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其中男32名,女23名;年龄20~ 50岁,平均28岁.64排工作站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印迹,测量并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膝关节侧别印迹角、长短轴、印迹边缘至周围软骨的距离,以及双束中心点距离等.结果 110个膝关节的印迹角平均为6.8°±4.6°,印迹长轴平均为(16.8±1.7) mm,印迹短轴平均为(7.5±1.4)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后缘最短距离(DPCM)平均为(1.9±1.0)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远端最短距离(DDCM)平均为(1.5±1.3) mm,双束中心距离平均为(8.0±1.0)mm.男性左、右侧膝关节印迹角、印迹长轴、印迹短轴、DPCM、DDCM及双束中心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左、右侧膝关节印迹角、印迹长轴、印迹短轴、DDCM及双束中心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右侧DP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膝关节印迹角、印迹短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女性印迹长轴、DPCM、DDCM及双束中心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对正常人群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的测量结果可靠,具有代表性.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角、双束中心点距离以及与印迹至周围软骨距离等形态、位置参数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