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医院网络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成为临床系统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医院有线局域网的补充,无线局域网络有效克服了有线网络的弊端。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来提高医院网络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让医院的信息系统随时随地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医院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索海洋来源的拟诺卡菌(Nocardiopsis sp.) SCSIO 11492的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 方法 采用硅胶、凝胶、ODS等色谱分离方法对海洋来源的拟诺卡菌SCSIO 11492的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次生代谢产物的核磁数据及相关的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最后利用活性测试发现活性成分。 结果 从海洋拟诺卡菌SCSIO 11492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脱氧腺苷(2''-deoxyadenosine,1)、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 deoxythymidine,2)、2''-脱氧尿苷(2''-deoxyuidine,3)、尿嘧啶核苷 (uridine,4)、1-O-棕榈酰基-3-O-β-D-半乳糖基甘油酯(1-O-hexadecanoyl-3-O-β-D-galactopyranosylglycerol,5)。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对RAW264.7显示出较好的生长抑制活性(IC50=10.9 μmol/L)。 结论 从海洋拟诺卡菌SCSIO 11492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可能是该菌抗肿瘤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3.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研制了输卵管避孕器材料D, L-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依据国内《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材生物学评价技术要求》规定,植入体内的组织工程材料必须进行生物安全评价和细胞相容性实验。 目的:观察D, L-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①内毒素实验:在鲎试剂中分别加入聚合物浸提液、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溶液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②致敏实验:在昆明小鼠肩胛骨内侧分别注射聚合物浸提液+弗氏完全佐剂+生理盐水、弗氏完全佐剂+生理盐水,通过皮内诱导、局部诱导和激发阶段,观察动物激发部位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程度。③急性毒性实验:分别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100%,50%,25%聚合物浸提液及生理盐水。④细胞增殖MTT实验:直接法为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聚合物膜、聚乳酸与玻璃片上;间接法为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聚合物浸提液、丙烯酰胺溶液及1640培养液。 结果与结论:D, L-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无细菌污染状况,符合生物安全标准,无致敏性及毒性,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94.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医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水平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队伍,需要正确的管理导向,良好的教师管理措施,首先需要摸清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成就感来源.但是影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成就感的各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因而较难对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成就感的影响因素做出简单明确的概括.本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影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成就感的因素:近3年获得的优秀教师称号、近3年平均授课时数、近3年学历学位提高层次、近3年评为学术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近3年发表的论文和年收入进行主成分分析,初步确定出影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成就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调查湘潭市老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并构建其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于2021年7月至11月通过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湘潭市老城区5个社区(新四村、新五村、泉心塘、雷公塘、芭塘社区)≥6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肌少症患病率的筛查。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仪InbodyS10检测肌肉质量,采用握力计检测肌肉力量,测量四肢围度、6m步行速度,采用简易肌体功能评估量表评估躯体功能,采用现场调查问卷收集基本信息和可疑危险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肌少症的相关因素。采用R4.2.2 软件和RMS程序包制作肌少症患病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共556例老年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76例,女性280例。肌少症患者87例(15.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1,95%CI 1.088~1.201)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OR=0.732,95%CI 0.627~0.852)、大腿围度(OR=0.899,95%CI 0.832~0.961)、小腿围度(OR=0.871,95%CI 0.761~0.992)是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根据这4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 湘潭市老城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增龄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越大、大腿围度、小腿围度越粗是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预测模型对肌少症患病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6.
探讨关联规则挖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采用Apriori算法,通过设置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对冠心病病例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出的关联规则揭示了冠心病与它产生的可能因素之间潜在的、有价值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李俐颖  关莹  彭坤 《当代医学》2021,27(33):85-87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EE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E峰、E/A、LVEDD及LVPW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E峰、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及LVPW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CP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轻心功能障碍程度与机体炎症反应,利于提升预后.  相似文献   
98.
可降解血管支架结构设计及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降解血管支架具有完全可吸收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避免永久性支架易导致血管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面临迟发性支架内血栓等的问题,引领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代”革新。然而,可降解支架服役过程中表现出支撑力不够、降解过快等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使其距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针对这个问题,支架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是提高支架支撑性能、延长可降解支架服役时间的有效方法。支架的结构设计及优化也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平衡、血流动力学以及腐蚀过程中支架支撑性能变化等问题。综述可降解支架结构设计及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可降解支架结构设计及优化研究面临的挑战,展望可降解支架结构设计及优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使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得到纠正,其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疗效确切,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早搏数>30次/h(50例),或早搏成联律,连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血管支架在真实狭窄血管模型中不同扩张阶段的形变与受力特性,为支架的介入治疗与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方法 利用三维建模方法构建患者颈动脉血管模型以及斑块模型,利用Pro/E软件构建1种I型血管支架;在ABAQUS/Standard软件中分析支架在真实狭窄血管模型中径向扩张(第1阶段)和径向收缩(第2阶段)的扩张过程,同时建立斑块与血管为一体的对比实验。结果 在第1阶段,支架发生径向扩张,支架与斑块和血管内壁接触面积最大,支架、斑块、血管壁所受应力最大值分别为515.000、2.482、1.053 MPa;在第2阶段,支架发生径向收缩,形成“狗骨效应”,支架与血管壁之间形成较多的间隙,支架、斑块、血管壁所受应力最大值分别为464.500、0.954、0.316 MPa。在对比实验中,狭窄血管与支架在第2阶段所受应力最大值分别为0.9、414.1 MPa。结论 相对于对比实验,区分血管组织成分的模型更符合狭窄血管的真实情况,更能真实反映血管与支架的受力情况;在第1阶段支架对于斑块及血管内壁造成的损伤最大,在第2阶段支架的“狗骨效应”是造成支架与斑块、血管间产生空隙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支架在介入治疗中的选择与支架的改进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