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4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初步评价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住本院青光眼病区资料完整的 2 7例 (2 7眼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 ,19例为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8例为继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 3个月~ 4年 ,平均 (19± 1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35± 0 19,明显好于术前 0 11± 0 0 7(配对秩和检验 ,P<0 0 5 ) ;眼压 (2 0 3± 0 72 )kPa及联合使用不同类抗青光眼药物的种数 (0 87± 0 4 2 )种 ,较手术前的 (4 0 9± 1 6 1)kPa和(2 6 7± 0 2 4 )种药物减少 (配对秩和检验 ,P <0 0 5 ) ;前房深度也由术前的 (1 2 5± 0 5 6 )mm加深到术后的 (2 4 3± 0 6 7)mm(配对t检验 ,P <0 0 5 ) ,原来狭窄的房角增宽 ,关闭的房角部分开放。【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的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e fibf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白内障术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中添加bFGF,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增生情况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bFGF浓度为10^-1-10^-2ng/ml对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有促进作用,且以10ng/ml浓度作用最佳。结论 bFGF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与白内障术后后囊浑浊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手术技术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46例患者(61只眼),年龄38-78岁,平均57岁。在表麻下行颈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并对后囊下混浊斑块行剥离吸除、环形撕后囊或剪除混浊的后囊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51只眼后囊膜完整,其中6只眼有后囊膜混浊;在10只后囊膜破裂眼中,4只眼有玻璃体脱出需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并有1只眼晶状体皮质软壳沉入玻璃体腔引起葡萄膜炎及继发性青光眼需再次行后段玻璃体切割。58只眼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3只眼睫状沟固定。结论:对后极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时,谨慎处理后囊下混浊斑块,可以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眼科学报2003;19:92-94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正常透明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基因表达差异,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提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人晶状体和正常透明晶状体前囊中央上皮细胞RNA,分别用cy3、cy5标记,再与含 8 064 个基因点的芯片杂交,筛选两个样本间表达差异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初步功能分析。按不同功能类型分别选择9个存在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基因芯片可靠性。 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前囊中央上皮细胞中有72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438个表达下调基因和286个表达上调基因。进行初步功能分类分析发现这些表达差异基因主要涉及晶状体结构蛋白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基因、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应激反应等方面。 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透明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存在基因表达差异,其中多数基因呈表达下调。表达下调基因功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导致晶状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形成白内障。  相似文献   
9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浅前房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防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浅前房所引起的眼部损害的方法。方法:对1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浅前房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其原因及处理方法,其中17例为老年性白内障,1例为先天性白内障,术中通过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前房的深浅、视力及眼压变化。结果:18例浅前房中,9例为切口漏水。8例为瞳孔阻滞,1例为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切口漏水组须再次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丙烯酸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作用.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960例白内障患者(964只眼),Sensar组310只眼,Acrysof三片组332只眼,Acrysof一片组322只眼,术后定期随访18~28个月,观察视力、后发性白障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4月时,发生1级以上后囊膜混浊SensarIOL组的发生率(13.5%),明显高于Acrysof一片式IOL组及Acrysof三片式IOL组的发生率(7.5%,3.7%).经卡方检验,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而Acrysof三片式IOL组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较Aerysof 一片式IOL组高,P<0.05.结论 AcrySof丙烯酸式一片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在三组中最低.可以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降低Nd:YAG激光的使用率,提高手术效果,是现代白内障手术可选择的理想的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97.
儿茶素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在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过程中, MEK/ERK1/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MAPKK, MEK;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protein kinase, JN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方法: 实验按EGCG浓度分50、100和200 μmol/L 3组。预先分别加入25、50 μmol/L的ERK活性拮抗剂PD980059孵育1 h;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比色法)测定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用蛋白质免疫沉淀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及JNK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1)PD980059能明显增强EGCG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2)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磷酸化的ERK基础水平高。加入EGCG后其活性升高,随后逐渐回降,但始终高于基础水平;ERK的活化水平也随EGCG浓度的增加而增高。(3)细胞内JNK的54 kD亚型磷酸化的基础水平较低而46 kD亚型的较高;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 结论: EGCG可能部分通过调节ER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而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8.
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散光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位置角膜切口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手术源性散光值(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大小及其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37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人(60只眼)分成两组(每组30只眼),手术采用陡峭轴角膜切口(On-axis clear corneal incision, OCCI)或颞侧角膜切口(Temporal clear corneal incision, TCCI),于术后1wk和术后3mo进行角膜曲率的测量,计算两组的SIA值,并分析两组的角膜散光的改变.结果:在术后1wk时,OCCI组和TCCI组的平均SIA值分别为0.61±0.30D 和0.60±0.26D(t=0.120,P=0.905),在术后3mo时,分别为0.62±0.26D 和0.53±0.23D(t=0.928,P=0.362).术后早期和晚期观察,OCCI组角膜散光较术前减少,由术前的1.62±0.31D降至1.28±0.19D(t=3.585,P=0.001)和1.35±0.30D (t=2.552,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TCCI组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加,由术前的1.41±0.35D增至1.50±0.38D(t= -0.889,P=0.383) 和1.50±0.33D (t=-0.987,P=0.333)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CCI切口较TCCI切口产生相对较大的SIA值,有减少术前角膜的散光的作用,但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99.
人工晶体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的术中控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应用手术角膜镜、Terry手术角膜计在术中分别对29只和34只人工晶体术眼测量角膜散光,调整缝线结扎的张力。术后2周手术产生的角膜散光分别为3.50±1.70和2.56±1.60D,术后2个月角膜散光≥2.00D的比例分别为55.17%和38.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性。结果表明,术中应用角膜镜和Terry角膜计可减少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100.
多焦点和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拟调节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单焦点和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拟调节力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合适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0例32只眼,植入Allergan Array SA-40NB^TM多焦点人工晶体,平均随访时间为9.4个月。Ⅱ组:30例32只眼,植入Allergan SI40单焦点人工晶体,平均随访时间为15.7月。所有病例均由同一眼科医师行标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采用试镜片法测试拟调节力。结果:植入MIOL患者的视远及视近使人工晶体的作用更接近于生理性晶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