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7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04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72篇
综合类   1299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9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回顾分析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填充儿童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表现。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对29例良性骨肿瘤患儿采用病灶刮除,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修复骨缺损,22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骨缺损大小0.12~47.58 cm~3。采用临床和影像学结合的方式评估人工骨降解、骨愈合等情况。结果随访1~4年,除1例单纯骨囊肿复发,避免肢体持重外,其余患儿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均在3个月内恢复日常生活及娱乐活动。术后1年X片可见材料降解及松质骨化,随时间延长呈向心性模式,松质骨化速度滞后于降解。11例在4年内完全降解。10例可见骨皮质增厚现象。结论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可安全、有效填充青少年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应用定制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38.5岁,股骨上端5例,股骨远端14例,胫骨上端7例,股骨下端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肿瘤进行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包括综合性治疗及定制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置换后1年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显示股骨远端患者(15.5~28.0)分,平均23.5分;股骨上端0.5~29.0分,平均23.5分;胫骨近端10.5~29.0分,平均22.4分。其中优9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18个月后肺转移死亡,1例在术后13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现象而截肢,1例在术后8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单纯行瘤体切除。在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人工假体断裂、松动现象。结论在骨肿瘤患者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性治疗,在对肢体功能加以保留,与其他重建方法相比,具有肢体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快、使用期长的优点,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是骨肿瘤保肢治疗的较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3.
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良恶性病灶诊断和处理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良恶性病灶诊断和处理决策的影响。方法:对全身骨显像难于确诊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74个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2名经过放射学培训的核医学科医师对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独立分析,评价病灶性质(恶性、良性),意见不一致时共同讨论后得出一致意见。同时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的诊断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影响。所有病灶均以病理、磁共振结果或一年以上的随访为最终诊断结果。结果:62例患者的74个病灶中,恶性病灶24个,良性病灶50个。19例患者经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为恶性病变,采用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良恶性病灶诊断和处理决策有明显影响,应当成为肿瘤骨转移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4.
陈秀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46-7247
目的探讨PICC在恶性骨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或化疗前1 d行PICC导管留置前后精心护理与观察。结果本组PICC导管留置患者治疗过程中5例发生静脉炎及药物渗漏,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滑脱,其余24例PICC置管患者静脉化疗药物都可以由此注入。结论对做好恶性骨肿瘤手术患者行PICC导管留置前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长时间使用符合肿瘤患者多次化疗的需要,同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骨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诊断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观察46例骨肿瘤患者,记录其声像图的表现.结果 骨肉瘤和骨软骨瘤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良性骨肿瘤血供少,动脉血流速低;恶性骨肿瘤血供丰富,动脉血流速高.结论 超声能有效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近年有关人工植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现状。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8-01/2010-10。检索关键词:骨充填材料,骨缺损,骨肿瘤,骨病,骨组织工程。纳入与各种人工植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有关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共15篇文献符合标准纳入结果分析。结果:人工植骨材料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组合了前两者的优势,具备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力学性能。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或骨肿瘤刮除后于骨缺损处植入人工骨,明显加速骨骼愈合过程.降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人工植骨材料在促进骨愈合、椎体融合效果接近自体骨,无排异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MRI对四肢肌肉骨骼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四肢肌肉骨骼肿瘤40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CT检查及MRI扫描,比较X线平片、CT图像和MRI对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I准确显示病变形态特征、判断肿瘤内多种组成成分及坏死或出血、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及其他重要特征, MRI对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 (38/ 40) 显著高于X线平片70% (28/40)和CT图像75% (30/40)(P〈0.05).[结论]MRI可全面、准确地显示四肢肌肉骨骼肿瘤特征,有助于四肢肌肉骨骼肿瘤的准确诊断,是最佳的四肢肌肉骨骼肿瘤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GlyT2 siRNA 慢病毒载体(LV-GlyT2 siRNA)对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形 成的影响。方法 将骨癌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 组)、阴性对照病毒组(LV-NC 组)和阳性 病毒组(LV-GlyT2 siRNA 组),每组10 只。骨癌痛第7 天,3 组大鼠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病毒 (LV-NC)及GlyT2 siRNA 慢病毒载体(LV-GlyT2 siRNA);骨癌痛第9 天开始大鼠均鞘内注射吗啡,连 续7 d。分别于癌细胞接种前及接种后7 d 测量大鼠术侧后肢机械缩足阈值(MWT);注射吗啡后1 d、3 d、 5 d、7 d 测量大鼠甩尾潜伏期,并计算%MPE 值;注射吗啡第7 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脊髓GlyT2 蛋白 的表达。结果 3 组大鼠癌细胞接种前及接种后7 d 的术侧后肢MWT 在不同时间上有差异(P <0.05),不同 组间及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3 组大鼠接种后7 d 的MWT 较接种前下降(P <0.05)。3 组大鼠注射吗 啡后1 d、3 d、5 d、7 d 的%MPE 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注射吗啡后5 d 和 7 d,LV-GlyT2 siRNA 组大鼠%MPE 值较其他组升高(P <0.05)。LV-GlyT2 siRNA 组GlyT2 蛋白相对表达 量低于LV-NC 组和NS 组(P <0.05)。结论 下调GlyT2 表达可缓解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9.
李永昊  肖玉周  汪万英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187-1189,F000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3(Flt4),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5例骨肿瘤组织中的VEGF-C、Fh4的表达,并对其中85例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病理分级及I临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肉瘤中VEGF-C、Flt4的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阳性表达率(P〈0.01)。在骨肉瘤临床分期中1Ib期、Ⅲ期明显高于I期、1Ia期(P〈0.01),并随着病理分级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且在软组织浸润和转移组中VEGF-C、Flt4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1)。结论VEGF-C、Flt4的蛋白及mRNA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VEGF—C、F1t4的蛋白及其mRNA高表达尤其在骨肉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前针对骨肿瘤的治疗多种多样,不外乎外科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随着当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治疗方法均获得了长足的改进.假体植入材料的研发、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手术技巧的进步,更使得外科手术治疗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