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CAT1组、LPCAT1+FH535组和FH535组。运用CCK-8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通过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LPCAT1、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Vector组相比,LPCAT1组SiH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sh-NC组相比,sh-LPCAT1组Hel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中Wnt4(1.18±0.05 vs 0.80±0.06)、β-catenin(1.05±0.08 v...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tor-alpha,TNF-α)、p53在翼状胬肉的表达及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9例(102只眼)翼状胬肉组织进行bFGF、TNF-α、p53表达检测,并与32只眼正常结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bFGF、TNF-α、p53在翼状胬肉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膜(χ2=42.33,P<0.001;χ2=104.66,P<0.001;χ2=110.11,P<0.001);bFGF、TNF-α在翼状胬肉进行期组表达明显高于静止期组(χ2=18.78,P<0.001;χ2=20.09,P<0.001),p53在翼状胬肉进行期组与静止期组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χ2=.56,P=0.45).结论 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可能与bFGF、TNF-α、p53的异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6个月内有无再发缺血事件,将入选的118例PCI患者分为缺血事件组22例与非缺血事件组96例,计算两组患者经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缺血事件组与非缺血事件组患者相比较,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降低(P<0.01),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对氯吡格雷的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84.
RNA干涉又称为RNA干扰,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在转录后mRNA水平关闭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是生物体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美国《科学》杂志将这一新发现评为2002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本文简要介绍RNAi的基本原理、生物学意义和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在眼部相关疾病本质揭示和防治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
介绍杨巍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经验。认为其多因湿热之邪引起,活动期为湿热蕴肠,致肠脂血络受损,可清热祛湿、行气止痛;缓解期为阳气受损、湿热之邪留恋,可清热祛湿、培元固本。分别运用实炎方及虚炎方。  相似文献   
86.
耿琪  陆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92-3693
目的:分析将有创血压监测运用于急诊PCI术后观察的效果。方法:对有创血压监测在73例急诊PCI术后患者病情观察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IBP与NIB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时,有创血压监测能迅速准确反映血压的变化,为判断病情和评价药效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7.
背景:肝性脊髓病是肝病晚期引起的脑脊髓损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肝移植可作为从病因上治疗该疾患的一种尝试,但有关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的远期疗效罕有报道.目的:进一步探讨肝移植对肝性脊髓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8/2004-09于解放军第三○九医院行原位肝移植的2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8,43个月,对肝移植后2例患者下肢肌力的恢复进行严密观察.结果与结论:两例患者肝移植后4周全身情况恢复良好,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获得明显改善,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指标全部正常,移植肝功能正常.于移植后6周出院.患者1于移植后6个月可下床长时间站立,12个月手扶参照物缓慢行走,移植后43个月手无扶物可缓慢行走,下肢肌力4级:肝功能正常.患者2:移植后6个月双下肢可在床上移动,18个月手扶参照物可缓慢移动,下肢肌力3级;肝功能正常.说明肝脏移植可有效控制肝性脊髓病的发展并明显有利于双下肢肌力的恢复;肝移植对肝性脊髓病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总结的肝移植治疗肝脊髓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短,其疗效有待于进一步多方面评估.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利钾尿肽(KP)、心房钠尿肽(ANP)水平的影响。方法84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益心舒组(对照组治疗药物+益心舒胶囊),随访12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KP、ANP水平,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脏指数(CI)。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外周血中KP、ANP水平、心功能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而KP水平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能影响CHF患者内分泌因子的激活,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9.
陆宏  贾飞  朱浩  党洁  赵君利  霍正浩 《解剖学报》2014,45(1):124-127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指纹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了宁夏汉族男性群体272例(冠心病患者136例,正常对照人群136例)指纹类型的出现频率,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冠心病患者组双手斗型纹(W)出现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斗型纹(W)出现频率递减顺序均为ⅣⅠⅡⅢⅤ;冠心病患者组斗型纹(W)6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斗型纹(W)出现频率可能是冠心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0.
联苯双酯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代谢及肝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肝炎药联苯双酯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代谢和肝毒性的影响.方法大鼠po联苯双酯300 mg*kg-1*d-1, 连服3 d后ip黄曲霉毒素B1 1.5 mg*kg-1.给黄曲霉毒素B1 16 h后测定血清ALT和AST水平,观察联苯双酯对黄曲霉毒素B1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体外代谢的影响.结果联苯双酯(300 mg*kg-1*d-1,连服3 d)可明显降低黄曲霉毒素B1引起的大鼠血清转氨酶升高,增加低毒代谢产物AFM1的生成.联苯双酯还可增加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总量和胞浆GSH含量,诱导P450 2B1介导的PROD和GST的活性.此外,联苯双酯对P450 3A介导的红霉素脱甲基酶和P450 1A介导的EROD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结论联苯双酯可通过增加大鼠肝脏对AFB1代谢的解毒功能起到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