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5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355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78篇
口腔科学   194篇
临床医学   1305篇
内科学   120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444篇
特种医学   4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281篇
综合类   3407篇
预防医学   1240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1334篇
  16篇
中国医学   1405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96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682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625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我科采用钱氏七味白术散加味配合妈咪爱散治疗56例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对48例Ⅱ、Ⅲ度直肠前突的患者采用经阴道修补术治疗,依据Longo ODS便秘问卷调查,观察术前、术后2周及6个月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周总有效率为96%,术后2周及6个月主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纠正了直肠阴道隔薄弱区,加强了直肠的支撑作用,针对性强,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3.
李甜  林泉  郭晶东  瓮洁  张舵 《中国美容医学》2014,(22):1871-1874
目的:探讨自体真皮脂肪瓣在修复陈旧性外伤性鼻根凹陷伴眉弓凹陷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以自体真皮脂肪瓣作为填充材料的10例鼻眶筛骨骨折后鼻根部及眉弓处塌陷患者。切取自体腹部真皮脂肪瓣(面积7.0cm×5.0cm×1.0cm到3cm×2cm×1cm不等)沿2处眉上切口填充于凹陷处并固定。随访观察时间平均4.3个月。结果:9例患者眉弓及鼻外形改善满意,1例过度充填致眉弓局部略凸出,但效果较修复前凹陷较好。10例患者术后移植组织存活良好,切口均I期愈合,痕迹不明显。吸收率约为22.2%~46.5%。结论:自体真皮脂肪瓣修复陈旧性外伤性鼻根凹陷伴眉弓凹陷,恢复速度较快,预后较好,排异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采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该类混合痔65例(观察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5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在平均单个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水肿发生例数、术后出血评分、术后尿潴留例数、疼痛评分、术后1年复发例数方面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可缩短单个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且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及术后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尿潴留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治疗Ⅱ、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时可优先选择RPH联合外痔切除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改良型股骨假体应用于初次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入院,由同一位主任医生完成的初次后稳定型全膝关置换术病例,共156例.61例使用改良型股骨假体,男7例,女54例,平均年龄(68.34±5.41)岁;95例使用普通股骨假体,男14例,女81例,平均年龄(69.92±5.11)岁.观察并记录15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Insall-Salvati指数、假体型号、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率、术后下肢力线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随访45.31周(36~56周),记录每例患者随访时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分).结果:改良型股骨假体组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率为0,低于普通股骨假体组的11.48%,且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10.98±10.32)°,优于普通股骨假体组(107.05±8.61)°.术后随访4次,在术后21~28 d改良型股骨假体组膝关节评分129.79±9.63,优于普通股骨假体组126.85±7.79.结论:采用改良设计的新型股骨假体能降低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率,并获得更好的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3月~2013年3月腹腔镜手术治疗55例食管裂孔疝,腹腔镜下完成食管裂孔疝的还纳及修补之后,进一步行胃底折叠术。结果5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在食管裂孔修补基础上辅以不同的胃底折叠术,其中Nissen胃底折叠术17例,Toupet 胃底折叠术19例,Dor胃底折叠术19例。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Nissen术式(69.6±13.0)min,Toupet术式(68.0±8.2)min,Dor术式(63.8±10.1)min;3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Nissen术式(20.0±5.8)ml,Toupet术式(20.6±9.5)ml,Dor术式(21.7±5.0)ml,无一例输血;3种术式的术后拔管时间:Nissen术式(3.1±1.1) d,Toupet术式(2.7±0.7) d,Dor术式(2.3±1.1) d;3种术式的术后住院时间:Nissen术式(9.1±4.9)d,Toupet术式(8.4±2.6)d,Dor术式(7.6±1.5)d。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无围术期死亡,3例(5.4%)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胃排空障碍,1例吞咽困难,治疗后均缓解。55例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6~60个月),口服钡餐造影或胃镜等检查无食管裂孔疝复发,无食管狭窄和食管憩室发生。结论腹腔镜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安全有效,可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胃底折叠术。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三角吻合的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eopie—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2013年1—6月我科32例三角吻合TLDG与32例传统腹腔外吻合的LADG临床资料。结果64例手术均获成功。LADG组1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2%(2/32)。TLDG组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出血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三角吻合的TLDG组三角吻合耗时(30.0±12.8)min。与LADG组相比,TLDG组手术时间[(177.9±37.9)minvs.(186.7±39.1)min,t=-0.914,P=0.364]、清扫淋巴结总数[(33.4±11.8)枚VS.(31.8±12.1)枚,t=0.536,P=0.594]、进流质食时间[(3.5±1.8)d vs.(3.7±1.7)d,t=-0.457,P=0.649]均无明显差异,但住院时间[(8.2±2.4)dVS.(12.7±2.6)d,t=-7.194,P=0.000]、肛门排气时间[(2.0±1.2)dVS.(3.5±1.3)d,t=-4.796,P=0.000]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中位数40ml(15~96m1)vs.中位数98ml(50~158m1),Z=-2.388,P:0.017]明显减少,且术后患者VAS评分[术后第1天:(3.04-1.2)分vs.(6.0±1.6)分,t=-8.485,P=0.000;术后第3天:(1.7±0.7)分vs.(4.2±0.8)分,t=-13.304,P=0.000]和需要的止痛剂剂量[(1.6±0.8)支vs.(3.7±2.8)支,t=-4.079,P=0.000]明显减少。结论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评估JPG3单克隆抗体Dot-ELISA在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吡喹酮(50mg·kg-1,顿服)治疗血吸虫病人后,采用JPG3单抗Dot-ELISA方法,追踪检测治疗后半年、1年和2年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g),并计算其阴转率。结果治疗后半年、1年和2年病人血清中CAg阴转率分别为70.63%、80.40%和84.34%,与抗体检测方法(IHA)的阴转率分别为15.38%、27.24%和49.23%,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比较不同感染度、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CAg的阴转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JPG3单抗Dot-ELISA在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