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306篇
  免费   23723篇
  国内免费   14197篇
耳鼻咽喉   7116篇
儿科学   1576篇
妇产科学   4340篇
基础医学   16478篇
口腔科学   3434篇
临床医学   54377篇
内科学   24363篇
皮肤病学   1526篇
神经病学   3703篇
特种医学   172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6篇
外科学   40674篇
综合类   95853篇
预防医学   16124篇
眼科学   1804篇
药学   30347篇
  327篇
中国医学   13022篇
肿瘤学   72365篇
  2024年   1004篇
  2023年   4622篇
  2022年   5669篇
  2021年   6667篇
  2020年   7443篇
  2019年   7792篇
  2018年   4500篇
  2017年   7058篇
  2016年   8624篇
  2015年   9294篇
  2014年   14625篇
  2013年   14944篇
  2012年   20404篇
  2011年   22294篇
  2010年   21912篇
  2009年   22492篇
  2008年   22796篇
  2007年   21344篇
  2006年   19759篇
  2005年   19683篇
  2004年   17865篇
  2003年   13685篇
  2002年   12893篇
  2001年   13083篇
  2000年   10900篇
  1999年   10294篇
  1998年   10371篇
  1997年   10978篇
  1996年   9854篇
  1995年   8070篇
  1994年   6962篇
  1993年   5018篇
  1992年   4516篇
  1991年   3226篇
  1990年   1959篇
  1989年   1697篇
  1988年   285篇
  1987年   258篇
  1986年   187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经皮注射对比增强超声(CEUS)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术前定位及转移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019年5~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根据经皮CEUS示踪结果,在皮肤表面标记SLN位置及数目,根据其增强模式评估SLN转移风险,并在术中联合亚甲蓝共同确认SLN的位置及数目。以亚甲蓝染色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经皮CEUS预测SLN状态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EUS与SLN常规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2名超声科医师对SLN增强模式判读的一致性。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CEUS评估SLN结果的差异。 结果21例患者中,经皮CEUS共检出32枚SLN,亚甲蓝染色共检出71枚。经皮CEUS体表定位的SLN均为术中亚甲蓝染色的SLN,患者经皮CEUS检出(1.6±0.9)枚SLN,低于亚甲蓝染色检出的(3.4±1.4)枚(t=5.017, P<0.001)。CEUS预测SLN转移风险:判定有SLN转移患者9例(病理证实SLN有转移7例,无转移2例),判定无转移患者12例(病理证实SLN无转移11例,有转移1例)。CEUS评估SLN状态的敏感度7/8,特异度11/13,阳性预测值7/9,阴性预测值11/12,准确率85.7%(18/21)。CEUS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 =0.704,P=0.001)。2名超声科医师对CEUS中32枚SLN增强模式的判读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29,P<0.001)。不同组织学分级的患者,其CEUS预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 结论经皮CEUS是乳腺癌患者SLN术前定位及转移风险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新冠肺炎(NCP)在2019年年底暴发得令人猝不及防,这一重大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民众的神经,针对此次疫情,国家卫健委目前已提出六版诊疗试行方案,且每版诊疗方案均提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这个抗病毒药物,那么其是否适用于长期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呢?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软胶囊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SOX方案治疗,第1~14天给予注射用奥沙利铂,推荐剂量130 mg/m^2,溶于5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输注时间小于3h;第1~21天口服替吉奥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鸦胆子油软胶囊,4粒/次,3次/d。21 d为1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Karnofsky(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CB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和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KPS评分和QOL评分升高程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CEA、MMP-2和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软胶囊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期诊疗方(XGZQZLF)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等为支撑,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进一步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注释,研究XGZQZLF治疗COVID-19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XGZQZLF有效成分80个,通过调控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等208个肺炎相关靶点,以及主要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炎症和免疫相关通路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结论 XGZQZLF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为XGZQZLF治疗COVID-19的生物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COVID-19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嗜神经侵袭是肿瘤通过神经扩散与转移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与复发、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嗜神经侵袭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嗜神经发生率各不相同,故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嗜神经侵袭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针对神经侵犯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治疗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嗜神经侵袭的临床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肿瘤突变负荷(TMB)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MIBC测序数据,结合临床数据分析TMB在MIBC中的临床意义,从TMB分组中识别出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进行预后分析;另外采用非负矩阵分解CIBERSORT算法确定免疫细胞与TMB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375例MIBC患者样品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C > T是最常见的错义突变;TP53、TTN、KMT2D、MUC16、ARID1A基因的突变率较高;与低TMB组MIBC患者相比,高TMB组的患者预后较好(P < 0.01);以KIR2DL4、IL1RL1、SSTR5构建的COX回归模型中低风险组MIBC患者较高风险组预后更佳,曲线下面积(ROC)为0.71;与正常膀胱组织相比,高TMB组的CD8+ T细胞、活化的CD4+ 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表达较高,而在低TMB组中记忆B细胞及未活化的肥大细胞表达比例较高(P < 0.05)。结论:TMB较高的MIBC患者可能在免疫治疗中获得较好的预后,TMB具有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应用价值;还发现了不同组分的免疫细胞在TMB分组的MIBC肿瘤微环境中存在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胃肠道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例胃肠道CFT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胃肠道CFT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5岁;5例发生于胃,1例发生于回盲部;胃肠镜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性病变,黏膜面光滑;组织学表现为大量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其内可见稀疏分布的梭形细胞,散在及灶状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营养不良性钙化和砂粒体形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不表达CD117、DOG-1、CD34、Actin、Desmin、S-100,ALK、Ig G、Ig G4,Ki-67指数为0~5%;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或内镜下肿物切除治疗,随访6~31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胃肠道CF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纤维性肿瘤,容易误诊为消化道其他间叶来源性肿瘤,应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做出综合诊断。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评估基于动脉的复杂性(arterial based complexity,ABC)评分系统对预测微创肾部分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partial nephrectomy,MIPN)临床相关结果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161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MIPN治疗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腹部增强CT图像行ABC评分,分为1、2、3S和3H级。评价ABC评分系统的可重复性,分析ABC评分与患者病理特征、手术相关变量、术后并发症及肾功能的关系。  结果  1、2、3S、3H级的患者分别占20.5%(33/ 161)、60.2%(97/161)、11.8%(19/161)、7.5%(12/161)。医师评分结果的平均Kappa值为0.523,平均精确匹配百分比为70.2%。ABC评分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肿瘤大小有显著性相关(均P < 0.001),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eGFR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结论  ABC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对MIPN的复杂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