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72篇
内科学   27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32篇
外科学   411篇
综合类   837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155篇
  1篇
中国医学   263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应用标准分级管理指导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降低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临床不良事件,保证危重病人转运安全。方法:本研究将2016年6月至9月在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病人20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转运方法;2017年6月至9月收治的危重病人209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通过实施标准分级管理转运方案,对危重患者病情进行标准分级管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为各级患者制定转运人员及物品管理,优化转运流程。评价实施危重病人转运方案后,两组转运平均时间、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运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标准分级管理转运方案可以降低转运时间,减少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2.
脑梗死后远隔部位小脑皮层Nogo-A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远隔部位小脑皮质的动态表达。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只)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组(n=30只),每组分为1、3、5、7和10 d五个不同的亚组;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HE染色观察小脑皮质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脑皮质Nogo-A蛋白的表达。结果 Nogo-A蛋白免疫反应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小脑皮层少突胶质细胞(OLG)构成的髓鞘区域,主要位于OLG(胞体小、胞浆少和突起少)的细胞浆,并于脑缺血后第5 d、7 d和10 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第1 d和3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远隔部位小脑皮层Nogo-A主要由OLG表达且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骨盆肿瘤切除后带血管蒂股骨上段翻转重建髋关节的可行性.方法 1)选取10具骨盆标本,测量骨盆重建所需股骨截骨长度,并测量50例股骨干标本滋养孔位置,将截骨长度与滋养孔位置进行比较,确定股骨干滋养动脉在截骨长度内能否得到保留.2)对34具尸体标本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主要分支的分布、外径、长度以及臀上、下动脉起始处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进行解剖学观测,比较供、受区血管长度和外径,确定合适的吻合血管. 结果 1)股骨近端第1滋养孔和第2滋养孔均在截骨范围外,不能作为移植骨的供血管.2)臀上动脉出孔处分别与旋股内、外动脉起始端吻合后总长度比臀上动脉起始处到耻骨联合下缘分别长出1.74~2.23 cm和2.39~2.57 cm;臀下动脉出孔处分别与旋股内、外动脉起始端吻合后总长度比臀下动脉起始处到耻骨联合下缘分别长5.87~6.44 cm和6.51~6.83 cm,能够满足吻合需要,且血管吻合后张力不大.臀上、下动脉出梨状肌孔处、旋股内、外动脉起始处外径相仿,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骨盆肿瘤尤其是髋臼部位肿瘤切除后利用带血管蒂自体股骨上段翻转移位重建骨盆环、再造髋臼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FN-г、IL-5、IL-6、IL-12P70和P40水平,探讨其与患者血清ALT水平、HVC RNA载量、HCV基因型及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2、IFN-г、IL-5、IL-6、IL-12P70和P40的含量,比较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无应答组之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及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血清ALT水平、HCV基因型、HCVRNA载量等的关系。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应用ELISA法,HCV基因分型应用直接测序法,HCVR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IL-5和IL-12P40明显生高;血清IL-6含量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与RNA载量呈负相关;HCV基因型1型患者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2型,其他基因型和亚型之间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干扰素治疗的持续应答率为46.7%,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应答组治疗结束时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失衡与丙型肝炎的慢性化和肝脏炎症活动相关;干扰素治疗前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与干扰素治疗效果无关,不能对疗效进行预测,干扰素诱导的Th1细胞优势反应与持续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85.
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在气管套管口安放一个单向通气阀,用于改善吞咽和说话功能的装置,称为说话瓣膜[1].说话瓣膜有不同的品牌,其中Passy-Muir说话瓣膜(Passy-Muir speaking valve,PMV)是目前美国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说话瓣膜.患者配戴说话瓣膜后,能够即刻不同程度恢复发声、言语交流功能.说话瓣膜在美国等西方围家应用普遍[2-5],但在中国大陆还鲜见相关应用的报道.此项技术在我院已有1例患者使用,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 方法手足口病后继发脑干脑炎患儿3例和小脑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WHOⅠ)切除术后患儿1例,均留置气管套管,伴吞咽障碍,吞咽造影检查显示环咽肌失迟缓、隐性误吸,经综合评估后佩戴美国产Passy-Muir吞咽说话瓣膜,同时进行球囊扩张术、呼吸训练、感觉刺激及电刺激等综合性吞咽训练。 结果4例患儿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后,恢复说话功能,经平均(36.50±35.63)d的综合性吞咽训练,4例患儿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最终拔除气管套管和鼻饲管,完全经口进食。 结论气管切开后伴吞咽障碍、发音不能患儿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后结合吞咽训练可减少误吸,改善环咽肌开放程度,恢复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87.
主要由交通意外引起的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工业化国家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致死和致残原因。在美国,每年估计有140多万人遭遇颅脑外伤,有8—9万人遭受脑外伤后出现持久的功能障碍[1]。临床研究已表明,轻度颅脑外伤患者有10%—15%存在长期的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中度颅脑外伤患者至少有50%存在长期的损伤相  相似文献   
88.
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且病变局限于单侧大脑或脑干的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部位分为3组,其中单侧脑干病变29例(纳入单侧脑干组),左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37例(纳入左侧半球组),右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26例(纳入右侧半球组)。入院后所有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记录并对比各组患者口腔运送、吞咽启动、残留、渗漏、误吸、咳嗽反射及环咽肌开放等指标结果。 结果 3组患者在口腔运送(χ2=0.712,P=0.918)、吞咽启动(χ2=1.564,P=0.458)、渗漏(χ2=5.615,P=0.060)、咳嗽反射(χ2=5.882,P=0.053)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会厌谷、梨状窦残留(χ2=6.508,P=0.011)和误吸(χ2=7.803,P=0.005)方面与左侧半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环咽肌开放方面与左侧半球组及右侧半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555和24.630,均P<0.05)。 结论 单侧脑干较单侧大脑半球卒中更容易发生咽期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残留、误吸及环咽肌开放异常等方面,两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特点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采用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方法采集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组)的VFSS影像资料,每例受检者按要求1次性吞咽浓流质5ml,每例完成2次吞咽。分析的参数包括口腔运送时间(OTT),吞咽反应时间(SRT),舌骨运动时间(HMT),食道上括约肌开放时间(UOT),喉关闭时间(LCT);同时采用8分制渗漏误吸量表(PAS)评估患者误吸严重程度,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的OTT[(3.091±1.803)s]、HMT[(1.498±0.550)s]、LCT[(0.651±0.186)s]与健康组比较,均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RT与误吸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40,P=0.032)。 结论 脑干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碍表现涉及口腔期及咽期。OTT、HMT、LCT等参数可用于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评估,SRT可用于预测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预防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3例行PEG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PEG前、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痰液微生物检查结果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与PEG术前相比,PEG术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临床诊断发生率:90.7% vs 53.5%,P<0.05;影像诊断发生率:70.4% vs 18.5%,P<0.0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较术前下降(37.2% vs 62.8%,P<0.05);PEG术后痰标本铜绿假单孢菌的检出率较术前增加(72.7% vs 31.8%,P<0.05)。 结论 PEG术可减少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增加下呼吸道铜绿假单孢菌的定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