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75篇
综合类   496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77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Zika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发的虫媒病毒,伊蚊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Zika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轻症症状。2015年起,Zika病毒在拉丁美洲及南美洲多个国家流行,并且Zika病毒感染患者不仅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还发现Zika病毒病的流行与婴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毒性脑膜炎病例的发生相关。不仅如此,Zika病毒感染还可以通过性途径传播。因此,从病毒感染症状的复杂性来看,目前流行的Zika病毒已经与1947年刚发现时的Zika病毒完全不同,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病毒”。 本文系统地梳理总结了Zika病毒感染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Zika病毒及其感染是对虫媒病毒传染病的新挑战的概念。  相似文献   
82.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83.
我国新分离虫媒病毒及其传播媒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由吸血昆虫传播的病毒,其特点是病毒可在昆虫体内繁殖,但昆虫本身不发病,昆虫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畜引起疾病,因此虫媒病毒可以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虫媒病毒曾经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虫媒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使成千上万人患病或死亡,牲畜的患病或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虫媒病毒仍然在世界各地引发严重传染病的流行,因此虫媒病毒不仅是病毒学家的研究课题,也是与公共卫生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虫媒病毒调查,了解乙脑主要流行区蚊虫及其虫媒病毒的分布状况,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08年在调查点蚊虫孳生高峰期采集蚊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并用BHK细胞分离病毒,连续3代观察细胞病变情况;收获细胞病变阳性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MEGA3.1生物学软件完成氨基酸序列和病毒进化树分析。结果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为乙脑流行区优势种群,分离11株虫媒病毒,其中8株经IFA和RT-PCR鉴定为乙脑病毒(JEV),均属于基因Ⅰ型JEV。E基因区段核苷酸和氨基酸比较发现,8株病毒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1%~100.0%和99.7%~100.0%;与2004年四川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8%~99.6%,氨基酸同源性在99.3%~100.0%。另外3株病毒在BHK细胞上出现病变时间较JEV快,用20种不同种属的虫媒病毒免疫腹水IFA鉴定和相关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四川省乙脑流行区有5种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种群,乙脑病毒由三带喙库蚊携带,其E区核苷酸和氨基酸相对保守,有利于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同时,分离出3株不能鉴定的虫媒病毒,提示为我国不常见种型或尚未发现的新毒种,其生物学特性和对人类的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 为确定江西省除鼬獾外夜行肉食类野生动物黄鼬是否携带狂犬病病毒,对该地区黄鼬和鼬獾进行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其感染状况。方法 在江西部分地区采集黄鼬和鼬獾脑组织样品,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样品中狂犬病毒抗原,小鼠颅内接种实验(MIT)分离病毒,RT-PCR扩增其核蛋白和糖蛋白全基因进行测定,并与我国其他地区狂犬病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黄鼬脑组织样品FAT结果阳性率为0(0/1 102),鼬獾阳性率为1.9 %(4/210)。经MIT分离到4株狂犬病病毒之间N基因和G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6%~100%和99.7%~100%,与浙江和江西其它鼬獾狂犬病病毒分离株同源性为96.0%~99.3%和98.7%~99.1%,与浙江和福建犬源分离株(ZJ-QZ,D01,FJ008,FJ009等)同源性为88.2%~88.8%和87.6%~87.7%。结论 采样地区黄鼬样品中未发现狂犬病病毒感染,而鼬獾感染狂犬病病毒阳性率较高,说明其种群内存在狂犬病的流行;犬与鼬獾狂犬病病毒株同源性较低,二者交叉传播或溢出的可能性较低;黄鼬和鼬獾尽管同属夜行动物,但二者交互感染的可能性很低。有必要对该地区野生动物狂犬病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1950-2007年内蒙古乙脑报告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950-2007年间内蒙古共报告乙脑病例485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9/10万,1969-1984年为内蒙古乙脑高流行时期,报告乙脑病例数42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5/10万,1985-2007年乙脑报告病例数为4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8/10万,特别是进入2000年后,2000-2007年乙脑报告病例数显著减少,为26例,年均发病率仅为0.01/10万,每年乙脑报告病例数低于10例。赤峰和通辽市在58年间共报告乙脑病例4117例,占内蒙古乙脑报告病例总数84.89%。结论近20年来内蒙古乙脑呈低水平流行,发病具有一定地域性,赤峰和通辽市为内蒙古乙脑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88.
目的调查山西和河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方法对采集的血清标本按1:10,1:20,1:40,1:80四个稀释度稀释后进行乙脑病毒中和试验,结果判定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方法并结合ELISA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测标本中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以临猗县最高(87.6%),其次是栾川县(58.2%)和万荣县(51.4%)。经χ2检验,临猗县与万荣县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2,P=0.000),临猗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高于万荣县,栾川县与万荣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6,P=0.226)。两个年龄组(≤40岁和40岁)中和抗体保护率比较显示,临猗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811),万荣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5,P=0.019),栾川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9,P=0.145)。结论三个县健康人群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不同,这可能与当地乙脑的流行状况以及疫苗的接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89.
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当代医学生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践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观点等,指出当代医学生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践行存在不足,对未来的发展观点各异,这些问题呼唤我们关注并加强对医学生的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当代医学生应从各方面积极学习中医药文化,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精确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这样对于培养中医药人才及传承和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MRI显示的垂体腺瘤大小以及视交叉高度与患者视力、视野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MRI冠状位影像测量肿瘤垂直高度(表示肿瘤大小)和视交叉中央高度,采用德国眼科协会提出视力损害评分(VIS)评估视力、视野改变。结果 垂体腺瘤大小与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截断点为2.15 cm时,曲线面积为0.782(95%可信区间为0.664~0.900,P<0.01),此时尤登指数取最大值,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647。视交叉高度与垂体腺瘤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程度的roc曲线显示截断点为1.4 mm时,曲线面积为0.675(95%可信区间为0.540~0.809,P<0.01),尤登指数取最大值,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529。肿瘤大小和视交叉高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视交叉高度(mm)>结论 垂体腺瘤的视力、视野损害与肿瘤大小有一定相关性;术前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可为患者视力视野损害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提示肿瘤大于2.15 cm或视交叉高度小于1.4 mm时,会导致明显视力视野损害,建议手术,以防止患者视力视野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